维和部队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责任归属问题研究 ——以联合国的国际责任为研究视角
发布时间:2021-07-01 12:32
在过去的60多年里,联合国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60多次维和行动,为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与此同时,维和部队中违反国际人道法的事件也日益增多。维和部队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行为是否产生国际人道法上的责任,其违法行为是否可归责于联合国并产生联合国的国际责任,相应的责任应当遵守怎样的法律规则来进行认定,是一个关系到联合国国际责任的履行以及受侵害者能否获得适当救济的重大问题。因此,如何对维和部队因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行为进行妥善处理,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在目前国际组织责任制度理论的发展还很不成熟的情况下,作为当前这一领域内最主要的实践,维和部队的行为归属原则问题是构建其他相关责任制度的基础。本文试图结合联合国在索马里、刚果、前南斯拉夫等维和行动中的实践,参照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在《关于国际组织的责任的第二次报告》中提出的理论框架,对维和部队违反国际人道法问题上联合国责任的归属原则进行总结。本文第一部分从冷战后第二代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新特点入手,对联合国维和行动“同意、中立、自卫”的基本原则以及冷战后第二代维和行动的特殊性作了简要概述,为本文研究维和部队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行为及其责任归...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导言
第一章 国际人道法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适用
第一节 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发展
一、维和行动的指导性原则
二、第二代维和行动对传统维和的突破
第二节 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际人道法的适用
一、国际人道法的一般原则与精神
二、关于联合国维和部队适用国际人道法的争论
三、维和行动适用国际人道法的最新发展
第二章 维和部队国际人道主义责任的产生
第一节 维和部队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行为
一、违反区分原则的行为
二、违反特定作战方法的行为:财产的毁坏与扣押
三、在平民和丧失战斗力者的待遇方面的违法行为
第二节 联合国的国际责任能力
一、联合国的国际人格与其国际人道主义责任
二、联合国的责任能力独立性与有限性
第三章 维和部队国际人道主义责任的归属
第一节 联合国维和部队行为的一般归属原则
第二节 成员国交由联合国支配的维和部队的行为
一、原则性规定
二、"实际控制"原则
三、对联合国的实践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联合国授权的行为
一、联合国授权成员国执行维和行动的行为
二、经联合国授权而履行其职能的个人行为
第四节 越权行为的归责问题
一、从联合国国际人格的有限性看越权行为的归属
二、比照国家责任制度看越权行为的归属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组织责任规则与国家责任规则之比较——以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有关条款草案为视角[J]. 黄瑶. 法学评论. 2007(02)
[2]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法理研究[J]. 邢爱芬,刘帅克. 山东社会科学. 2007(02)
[3]全球化背景下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法律机制建设探讨[J]. 宋喆.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4)
[4]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面临的法律新挑战——基于对联合国刚果(金)维持和平行动的个案分析[J]. 盛红生. 法学评论. 2005(06)
[5]冷战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法律分析[J]. 万霞.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5(03)
[6]国际人道法的定义[J]. 王虎华. 政法论坛. 2005(02)
[7]联合国维和行动法律机制的完善与发展[J]. 修志君,张国辉.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4(04)
[8]中国与联合国维和行动[J]. 唐永胜.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09)
[9]维和行动与人权保护——以国际刑法为视角的思考[J]. 张旭,刘鹏.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2(04)
[10]现代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定义及其分析[J]. 高岚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硕士论文
[1]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责任问题研究[D]. 夏林华.湖南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59140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导言
第一章 国际人道法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适用
第一节 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发展
一、维和行动的指导性原则
二、第二代维和行动对传统维和的突破
第二节 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际人道法的适用
一、国际人道法的一般原则与精神
二、关于联合国维和部队适用国际人道法的争论
三、维和行动适用国际人道法的最新发展
第二章 维和部队国际人道主义责任的产生
第一节 维和部队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行为
一、违反区分原则的行为
二、违反特定作战方法的行为:财产的毁坏与扣押
三、在平民和丧失战斗力者的待遇方面的违法行为
第二节 联合国的国际责任能力
一、联合国的国际人格与其国际人道主义责任
二、联合国的责任能力独立性与有限性
第三章 维和部队国际人道主义责任的归属
第一节 联合国维和部队行为的一般归属原则
第二节 成员国交由联合国支配的维和部队的行为
一、原则性规定
二、"实际控制"原则
三、对联合国的实践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联合国授权的行为
一、联合国授权成员国执行维和行动的行为
二、经联合国授权而履行其职能的个人行为
第四节 越权行为的归责问题
一、从联合国国际人格的有限性看越权行为的归属
二、比照国家责任制度看越权行为的归属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组织责任规则与国家责任规则之比较——以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有关条款草案为视角[J]. 黄瑶. 法学评论. 2007(02)
[2]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法理研究[J]. 邢爱芬,刘帅克. 山东社会科学. 2007(02)
[3]全球化背景下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法律机制建设探讨[J]. 宋喆.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4)
[4]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面临的法律新挑战——基于对联合国刚果(金)维持和平行动的个案分析[J]. 盛红生. 法学评论. 2005(06)
[5]冷战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法律分析[J]. 万霞.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5(03)
[6]国际人道法的定义[J]. 王虎华. 政法论坛. 2005(02)
[7]联合国维和行动法律机制的完善与发展[J]. 修志君,张国辉.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4(04)
[8]中国与联合国维和行动[J]. 唐永胜.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09)
[9]维和行动与人权保护——以国际刑法为视角的思考[J]. 张旭,刘鹏.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2(04)
[10]现代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定义及其分析[J]. 高岚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硕士论文
[1]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责任问题研究[D]. 夏林华.湖南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59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259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