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损害责任视域下国际性金融损害的国家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5 09:30
由于美国当局对国内金融活动的监管不力,2008年美国境内爆发了百年未遇的金融风暴,并随即席卷全球,不仅对其本国经济造成了重创,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带来了难以中和的损伤,直至今日,余震依存。作为国际上的平等主体,毋庸置疑我们无须也不应对他国因故意或重大过失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因此,对损害起源国进行国家责任追责则是必要的,然而,在当前国际法关于国家责任制度的规定中,却无法找到对此类损害的起源国进行国家责任归责的依据。国际法是一个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特殊法律体系,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大背景下,作为国际法的灵魂与核心之所在,国家责任当然也应响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自我革新和完善。
【文章来源】:北方金融. 2020,(10)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国际性金融损害国家责任理论研究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二、国际性金融损害国家责任研究的理论基础———跨界损害责任
(一)跨界损害责任的确立与发展
(二)跨界损害责任与传统国家责任的区别
(三)跨界损害责任的适用条件
1. 损害具有跨界性。
2. 损害结果构成“重大”。
3. 损害结果可被估测。
三、国际性金融损害的国家责任承担方式
(一)国家责任归责原则———严格责任原则
(二)国家责任承担形式———绝对责任
(三)国家责任承担方式
1. 以捐赠方式向国际金融公司缴纳赔偿金。
2. 国内设立责任担保。
四、对受新冠疫情影响下的中国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J]. 李伟. 经济研究导刊. 2020(14)
[2]世界银行环境和社会政策发展刍议[J]. 李晓灵. 当代经济. 2020(04)
[3]国际法的“国家责任”之我见[J]. 林灿铃.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5(05)
[4]论国家责任的可归因性[J]. 孙法柏,付静.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5]论作为新型国家责任的国际损害责任[J]. 张磊.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6]美国次贷危机的流动性传导机制的金融分析[J]. 易宪容,王国刚. 金融研究. 2010(05)
[7]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J]. 余永定. 当代亚太. 2008(05)
[8]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J]. 张明. 国际经济评论. 2008(04)
[9]从美国次贷危机反思现代金融监管[J]. 廖岷. 国际经济评论. 2008(04)
[10]试论现代国际法上的过失与国际责任[J]. 李寿平. 法学杂志. 2007(06)
博士论文
[1]跨界损害损失分担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 郭红岩.中国政法大学 2011
[2]制度变迁与美国国际经济政策[D]. 李巍.复旦大学 2009
[3]论跨界损害的国家责任[D]. 林灿铃.中国政法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跨界损害损失分配研究[D]. 李慧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6
[2]跨界环境损害责任私法化研究[D]. 王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3]论跨界损害的国际求偿[D]. 林煜.贵州大学 2015
[4]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所产生的损害性后果的国家责任研究[D]. 苏小曼.甘肃政法学院 2015
[5]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引起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的归责问题研究[D]. 甘艳君.厦门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65819
【文章来源】:北方金融. 2020,(10)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国际性金融损害国家责任理论研究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二、国际性金融损害国家责任研究的理论基础———跨界损害责任
(一)跨界损害责任的确立与发展
(二)跨界损害责任与传统国家责任的区别
(三)跨界损害责任的适用条件
1. 损害具有跨界性。
2. 损害结果构成“重大”。
3. 损害结果可被估测。
三、国际性金融损害的国家责任承担方式
(一)国家责任归责原则———严格责任原则
(二)国家责任承担形式———绝对责任
(三)国家责任承担方式
1. 以捐赠方式向国际金融公司缴纳赔偿金。
2. 国内设立责任担保。
四、对受新冠疫情影响下的中国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J]. 李伟. 经济研究导刊. 2020(14)
[2]世界银行环境和社会政策发展刍议[J]. 李晓灵. 当代经济. 2020(04)
[3]国际法的“国家责任”之我见[J]. 林灿铃.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5(05)
[4]论国家责任的可归因性[J]. 孙法柏,付静.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5]论作为新型国家责任的国际损害责任[J]. 张磊.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6]美国次贷危机的流动性传导机制的金融分析[J]. 易宪容,王国刚. 金融研究. 2010(05)
[7]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J]. 余永定. 当代亚太. 2008(05)
[8]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J]. 张明. 国际经济评论. 2008(04)
[9]从美国次贷危机反思现代金融监管[J]. 廖岷. 国际经济评论. 2008(04)
[10]试论现代国际法上的过失与国际责任[J]. 李寿平. 法学杂志. 2007(06)
博士论文
[1]跨界损害损失分担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 郭红岩.中国政法大学 2011
[2]制度变迁与美国国际经济政策[D]. 李巍.复旦大学 2009
[3]论跨界损害的国家责任[D]. 林灿铃.中国政法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跨界损害损失分配研究[D]. 李慧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6
[2]跨界环境损害责任私法化研究[D]. 王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3]论跨界损害的国际求偿[D]. 林煜.贵州大学 2015
[4]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所产生的损害性后果的国家责任研究[D]. 苏小曼.甘肃政法学院 2015
[5]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引起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的归责问题研究[D]. 甘艳君.厦门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65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265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