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统一商标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7-11 04:29
商标是欧盟知识产权领域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而欧盟的这种特殊的复式商标保护体系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说也是非常有借鉴价值的。在欧盟商标法一体化的过程中,欧盟各成员国也对自己国内的商标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和商标有关的国际条约在其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些促进了欧盟统一商标制度的形成,并有助于促进其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和欧盟之间的商品和服务往来越来越频繁,出于保护我国国际贸易中商标所有人利益的需要,研究欧盟的商标制度及其一体化进程是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价值的。 本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比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利用了一些欧盟成员国国内商标法、和商标有关的国际条约以及欧洲内部市场协调局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在欧盟统一商标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各国对本国商标法的修订和欧盟所适用的国际条约起到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二,欧洲内部市场协调局采用的协调机制也促进了这种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这种协调既包括和内部成员国的协调,也包括和其他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的交流和合作。 第三,这种一体化的过程和欧洲内部市场协调局的协调机制对我国这样一个多法域国家来说是很有...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欧盟统一商标制度的基本内容
1.1 欧盟统一商标制度的建立过程
1.2 欧盟统一商标制度的主要特征
1.3 欧盟统一商标制度的主要法律内容
1.4 欧盟统一商标的管理机构
2 欧盟商标法一体化进程
2.1 欧盟各成员国的一体化努力
2.2 和商标有关的国际条约对欧盟商标法一体化的影响
3 欧盟统一商标制度的内部协调机制
3.1 欧盟统一商标的优先权
3.2 转换申请制度
3.3 权利用尽制度
3.4 诉讼管辖制度
4 欧盟统一商标制度的新进展
4.1 欧盟统一商标制度的新进展:立法方面
4.2 欧盟统一商标制度的新进展:其他方面
5 欧盟统一商标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5.1 对我国多法域商标合作的启示
5.2 对区域商标合作的启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大陆商标法的第二次修改及海峡两岸商标法的国际接轨[J]. 胡良荣. 唯实. 2003(06)
[2]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发展[J]. 万鄂湘,冯洁菡. 法律适用. 2003(07)
[3]海峡两岸商标法若干问题比较研究——兼论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商标法的国际化及其完善[J]. 胡良荣.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4]论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效力[J]. 古祖雪.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5]欧盟“商标权穷竭”法律问题研究[J]. 王金勇. 河北法学. 2001(06)
[6]浅论我国商标法与国际商标制度的协调[J]. 伍春艳,郑友德. 科技与法律. 2001(03)
[7]欧盟商标法律制度的协调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朱雪忠,柳福东. 中国法学. 2001(04)
[8]商标保护法律框架的比较研究[J]. 王春燕.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2001(04)
[9]Trips中的国民待遇原则及其在国际私法上的意义[J]. 王霖华. 外交学院学报. 2001(01)
[10]欧洲联盟商标法一体化的进程及现状[J]. 万鄂湘,邓永杰.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本文编号:3277339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欧盟统一商标制度的基本内容
1.1 欧盟统一商标制度的建立过程
1.2 欧盟统一商标制度的主要特征
1.3 欧盟统一商标制度的主要法律内容
1.4 欧盟统一商标的管理机构
2 欧盟商标法一体化进程
2.1 欧盟各成员国的一体化努力
2.2 和商标有关的国际条约对欧盟商标法一体化的影响
3 欧盟统一商标制度的内部协调机制
3.1 欧盟统一商标的优先权
3.2 转换申请制度
3.3 权利用尽制度
3.4 诉讼管辖制度
4 欧盟统一商标制度的新进展
4.1 欧盟统一商标制度的新进展:立法方面
4.2 欧盟统一商标制度的新进展:其他方面
5 欧盟统一商标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5.1 对我国多法域商标合作的启示
5.2 对区域商标合作的启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大陆商标法的第二次修改及海峡两岸商标法的国际接轨[J]. 胡良荣. 唯实. 2003(06)
[2]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发展[J]. 万鄂湘,冯洁菡. 法律适用. 2003(07)
[3]海峡两岸商标法若干问题比较研究——兼论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商标法的国际化及其完善[J]. 胡良荣.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4]论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效力[J]. 古祖雪.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5]欧盟“商标权穷竭”法律问题研究[J]. 王金勇. 河北法学. 2001(06)
[6]浅论我国商标法与国际商标制度的协调[J]. 伍春艳,郑友德. 科技与法律. 2001(03)
[7]欧盟商标法律制度的协调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朱雪忠,柳福东. 中国法学. 2001(04)
[8]商标保护法律框架的比较研究[J]. 王春燕.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2001(04)
[9]Trips中的国民待遇原则及其在国际私法上的意义[J]. 王霖华. 外交学院学报. 2001(01)
[10]欧洲联盟商标法一体化的进程及现状[J]. 万鄂湘,邓永杰.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本文编号:3277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277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