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犯罪的刑事责任主体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1 11:32
  为了预防与惩治国际犯罪,国际社会通过了大量惩治国际犯罪的国际公约,加强了打击国际犯罪的国际立法,并通过多次国际审判实践,推动着国际社会同国际犯罪的斗争。但是,由于世界各国在诸多因素方面的差异,以及国家间体系自身的局限性,国家社会在达成协调一致刑事法律规范的道路上艰难前进。关于国际犯罪的刑事责任主体问题,在国际刑法中处于十分基础的地位,但却至今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其中涉及众多繁杂的问题,不仅造成具体规则的模糊,甚至连主体的范围本身至今都没有定论。因此,本文试图在界定主体范围的基础上,对各主体刑事责任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划分方案。论文共计五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以国际犯罪的讨论为出发点,在准确把握国际犯罪化进程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国际犯罪的判定要素及其价值等级的划分,描摹国际犯罪整体的面貌。接着,在界定国际犯罪的刑事责任这一术语的基础上,对国际犯罪刑事责任主体的理论基础进行探讨。最后,列举了国际犯罪的刑事责任主体的实务范围,为之后的分论奠定基础。第二章分析了个人作为国际犯罪刑事责任主体的问题。论文首先对个人主体地位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梳理,论述了个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归责基础和...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国际犯罪的刑事责任主体
    第一节 国际犯罪概述
    第二节 国际犯罪的刑事责任主体
        一、国际犯罪的刑事责任
        二、确定国际犯罪刑事责任主体的理论基础
        三、国际犯罪的刑事责任主体涉及的实务范围
第二章 刑事责任的传统主体——个人
    第一节 作为国际犯罪刑事责任主体的个人
        一、个人主体地位的形成与发展
        二、国际犯罪中个人刑事责任的归责基础
        三、国际犯罪中个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条件
    第二节 国际犯罪中个人承担刑事责任的若干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二、上级命令不免除责任原则
        三、上级责任原则
        四、官方身份无关原则
        五、不适用时效原则
    第三节 排除个人刑事责任的事由
        一、精神障碍
        二、醉态
        三、正当防卫
        四、紧急避险
        五、受胁迫
        六、事实错误和法律错误
第三章 刑事责任主体的扩展—组织和团体
    第一节 作为国际犯罪刑事责任主体的组织和团体
        一、国际犯罪中的组织和团体
        二、国际犯罪中组织和团体刑事责任的归责基础
        三、组织和团体刑事责任的国际立法及司法实践
    第二节 国际犯罪中组织和团体的刑事责任模式
        一、组织和团体刑事责任的特点
        二、国际犯罪中组织和团体的责任模式
第四章 刑事责任主体的敏感对象—国家和亚国家集团
    第一节 国际法上的国家及其责任
    第二节 作为国际犯罪刑事责任主体的国家
        一、关于国家刑事责任主体地位的理论争议
        二、国家刑事责任的发展进程
    第三节 国家犯罪的罪过形式
        一、作为的罪过形式
        二、不作为的罪过形式
    第四节 国家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
        一、限制主权
        二、罚金和损害赔偿
        三、经济制裁
        四、剥夺参与国际活动的权利
    第五节 亚国家集团的刑事责任条件
        一、亚国家集团的犯罪主体化
        二、亚国家集团的分类
        三、亚国家集团的刑事主体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国际法之“对国际社会整体的义务”[J]. 王秀梅.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4)
[2]试析《国家责任条款》的“国际不法行为”[J]. 张乃根.  法学家. 2007(03)
[3]法人国际犯罪主体问题探讨[J]. 范红旗.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6(06)
[4]国际法追究个人刑事责任与管辖豁免问题[J]. 朱文奇.  法学. 2006(09)
[5]国际反腐败公约中的法人犯罪——兼论国际刑法中的法人犯罪及责任模式[J]. 范红旗.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6(02)
[6]涉外犯罪与跨国犯罪、国际犯罪的比较研究[J]. 张筱薇.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6(01)
[7]国际刑法公约中的“保护主权”条款探析[J]. 邵沙平.  甘肃社会科学. 2005(06)
[8]打击跨国犯罪国际法律制度的新发展——法人责任[J]. 张颖军.  甘肃社会科学. 2005(06)
[9]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理论——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比较[J]. 卢建平,杨昕宇.  浙江学刊. 2004(03)
[10]试论国际责任制度和现代国际法的新发展[J]. 李寿平.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本文编号:3313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313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2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