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证券监管与法律适用法律问题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3 17:38
金融全球化蓬勃发展,各国纷纷开放国内证券市场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新兴市场和转轨国家,面临着如何在开放之后对跨国证券进行监管的历史任务。本文对美国、欧盟、韩国和有关国际组织应对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梳理其各自监管模式的演进过程和法律规范的逻辑,并结合我国当前和即将面临的监管实践难题,提出立法对策,以期能够成功应对和克服资本市场国际化带来的一系列“不适应症”,期望对我国证券市场走上繁荣发展的兴盛之路有所裨益。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导言、正文五章和结论,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导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写作动因和写作目的。第一章从观察金融一体化背景下资本跨国流动、各国证券市场联系逐步紧密的现象入手,分析其具体成因和经济社会基础。跨国证券监管比以往跨国银行监管更加复杂,必须依靠国际证监会组织和各国国内证券监管机构的通力合作,通过信息共享、执行合作等方式,同时监管理念也要从机构监管转变为功能监管。第二章回顾了美国自实行联邦证券监管以来跨国证券融资给美国资本市场带来的冲击和挑战,考察了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为代表的集中统一监管体制,其所持态度、采取的政策和措...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证券市场开放
第一节 证券市场开放的背景与特征
一、金融全球化蓬勃展开
二、以法律规则为基础(Law-based)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三、证券市场开放的概念和内容
第二节 证券市场开放的模式选择
一、直接开放模式
二、间接开放模式
第三节 跨国证券法律监管体系的构建
一、跨国证券监管
二、国际证监会组织
三、双边谅解备忘录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跨国证券监管的立法比较
第一节 美国证券法的基本框架
一、美国证券法律基本架构
二、美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
第二节 欧盟统一证券法律体系的构建
一、欧洲证券市场一体化的基础
二、欧盟证券监管的历史演进
三、欧盟金融服务指令述评
四、两种路径——实体法与冲突法并用
第三节 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开放——以韩国为例
一、韩国证券市场发展概述
二、韩国证券市场的开放历程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美国对跨国证券发行与交易的监管
第一节 对外国证券在美国发行与交易的法律监管
一、外国私人发行的信息披露
二、私募发行
三、多法域披露系统(MJDS)
四、《证券交易法》第1293-2(b)例外和其他放松管制
五、美国存托凭证(ADR)
第二节 全球发行:S 条例及144A
一、S 条例的适用对象
二、证券市场国际化与144A 豁免
第三节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对在美外国上市公司的影响
一、萨班斯法的内容概览
二、对外国公司的适用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跨国证券法律适用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证券法律冲突与法律适用问题概述
一、证券法律的识别冲突
二、传统证券冲突规范连接点的确定
第二节 美国证券法域外适用的一般原则
一、证券法管辖权的溢出
二、法院对证券交易法域外适用条款的理解与适用分歧
三、“效果标准”和“行为标准”典型判例分析
第三节 美国涉外证券法律适用的法律依据
一、证券纠纷解决中的法律选择
二、《美国对外关系法重述(第三次)》
三、法律域外效力的国际法问题
第四节 证券法律适用的多边协调
一、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努力
二、PRIMA 规则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中国证券涉外监管的模式与策略
第一节 证券市场的现状之分析
一、中国证券市场进入新发展时期
二、中国证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进程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进程
二、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目标模式
第三节 中国QFII 制度评估
一、QFII 制度的含义
二、QFII 法律框架
三、QFII 的局限性
四、QFII 与QDII
第四节 策略选择之建议
一、推进市场化、逐步放宽投资准入
二、证券监管法律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证券监管的目标和原则[J]. 戴建国,谭雅静,申兵,陈中宁. 证券市场导报. 2006(07)
[2]中国QDII计划及海外投资展望[J]. 王健君. 瞭望新闻周刊. 2006(17)
[3]新兴证券市场开放模式的分析及启示[J]. 岳高社. 经济问题. 2005(11)
[4]韩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启示[J]. 吕朝阳,贺志文. 北方经贸. 2003(08)
[5]海外存托凭证的发展与启示[J]. 校坚,吴广彬. 证券市场导报. 2002(03)
[6]证券跨国发行与交易的法律适用问题初探[J]. 邱永红.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98(09)
[7]新兴国家证券市场研讨会概述[J]. 李小赣. 国际学术动态. 1996(06)
博士论文
[1]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D]. 李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20045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证券市场开放
第一节 证券市场开放的背景与特征
一、金融全球化蓬勃展开
二、以法律规则为基础(Law-based)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三、证券市场开放的概念和内容
第二节 证券市场开放的模式选择
一、直接开放模式
二、间接开放模式
第三节 跨国证券法律监管体系的构建
一、跨国证券监管
二、国际证监会组织
三、双边谅解备忘录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跨国证券监管的立法比较
第一节 美国证券法的基本框架
一、美国证券法律基本架构
二、美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
第二节 欧盟统一证券法律体系的构建
一、欧洲证券市场一体化的基础
二、欧盟证券监管的历史演进
三、欧盟金融服务指令述评
四、两种路径——实体法与冲突法并用
第三节 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开放——以韩国为例
一、韩国证券市场发展概述
二、韩国证券市场的开放历程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美国对跨国证券发行与交易的监管
第一节 对外国证券在美国发行与交易的法律监管
一、外国私人发行的信息披露
二、私募发行
三、多法域披露系统(MJDS)
四、《证券交易法》第1293-2(b)例外和其他放松管制
五、美国存托凭证(ADR)
第二节 全球发行:S 条例及144A
一、S 条例的适用对象
二、证券市场国际化与144A 豁免
第三节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对在美外国上市公司的影响
一、萨班斯法的内容概览
二、对外国公司的适用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跨国证券法律适用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证券法律冲突与法律适用问题概述
一、证券法律的识别冲突
二、传统证券冲突规范连接点的确定
第二节 美国证券法域外适用的一般原则
一、证券法管辖权的溢出
二、法院对证券交易法域外适用条款的理解与适用分歧
三、“效果标准”和“行为标准”典型判例分析
第三节 美国涉外证券法律适用的法律依据
一、证券纠纷解决中的法律选择
二、《美国对外关系法重述(第三次)》
三、法律域外效力的国际法问题
第四节 证券法律适用的多边协调
一、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努力
二、PRIMA 规则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中国证券涉外监管的模式与策略
第一节 证券市场的现状之分析
一、中国证券市场进入新发展时期
二、中国证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进程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进程
二、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目标模式
第三节 中国QFII 制度评估
一、QFII 制度的含义
二、QFII 法律框架
三、QFII 的局限性
四、QFII 与QDII
第四节 策略选择之建议
一、推进市场化、逐步放宽投资准入
二、证券监管法律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证券监管的目标和原则[J]. 戴建国,谭雅静,申兵,陈中宁. 证券市场导报. 2006(07)
[2]中国QDII计划及海外投资展望[J]. 王健君. 瞭望新闻周刊. 2006(17)
[3]新兴证券市场开放模式的分析及启示[J]. 岳高社. 经济问题. 2005(11)
[4]韩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启示[J]. 吕朝阳,贺志文. 北方经贸. 2003(08)
[5]海外存托凭证的发展与启示[J]. 校坚,吴广彬. 证券市场导报. 2002(03)
[6]证券跨国发行与交易的法律适用问题初探[J]. 邱永红.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98(09)
[7]新兴国家证券市场研讨会概述[J]. 李小赣. 国际学术动态. 1996(06)
博士论文
[1]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D]. 李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20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320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