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私法中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限制
发布时间:2017-04-28 05:10
本文关键词:论国际私法中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限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源远流长的法律原则。该原则从其产生伊始就在国际民商事关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该原则从其适用范围上具有逐步扩张的趋势,在实际使用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这些都是需要理论和实务界加以解决的。201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对于意思自治原则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对该原则的使用也规定了限制性措施。2013年1月7日生效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司法解释》则进一步明确了意思自治在适用上的限制和司法中对其的总体态度。这些都为理论和实务中进一步研究意思自治原则的限制提供了参考。 为此,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两部法律中有关条文的分析和研究,明确我国立法中对意思自治原则的总体态度和适用中的具体限制。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分析意思自治原则中的相关基础概念。由于意思自治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囿于篇幅限制,笔者不做过于详尽的分析,仅涉及其理论来源,概念的外延和权利来源,以及作为法律适用理论的具体作用。通过对相关概念的分析和研究,展现意思自治原则的一个侧面。本章的目的,不在于展现意思自治的全貌,仅想通过对基本概念的分析,引出本文的研究对象。 第二部分,直接进入意思自治限制的研究。关于意思自治的限制,可以分为传统意义上的各个冲突法制度和基本原则对其的限制,和各国在具体实践中对其的限制。本部分主要分析了冲突规范适用制度对意思自治的限制,以及强制性规范对意思自治的限制。冲突规范对于该原则的限制包括识别、公共秩序以及外国法查明三个制度的限制;强制性规范的限制包括内国的强制性规范以及第三国的强制性规范的限制。通过对这些基本制度限制的分析,展现意思自治限制上的一般情况和做法,为下一部分我国具体的分析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重点研究了我国立法中针对意思自治原则的限制。分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对意思自治的限制,以及其他三部商事立法中对该原则的限制。《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部分,,包括该法对意思自治的总体态度、合同冲突规范中的限制以及其他领域中的限制。其他三部商事立法分别为票据法、海商法以及民用航空法。
【关键词】:国际私法 意思自治 限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导言10-11
- 第一章 意思自治原则之基础11-16
- 第一节 意思自治源自法哲学11-12
- 第二节 意思自治的外延和授权性12-14
- 一、 意思自治包含对法院的选择13
- 二、 意思自治是国家对当事人的授权13-14
- 第三节 意思自治作为法律适用理论14-16
- 第二章 意思自治之限制16-29
- 第一节 意思自治限制之理论依据16-17
- 第二节 冲突规范适用制度对意思自治结果的限制17-25
- 一、 识别对意思自治结果的限制17-20
- 二、 公共秩序对意思自治结果的限制20-23
- 三、 外国法查明的负担对意思自治结果的限制23-25
- 第三节 强制性规范对意思自治的限制25-29
- 一、 强制性规范是公共秩序的具体化26-27
- 二、 强制性规范的限制作用27-29
- 第三章 意思自治于我国之限制29-48
- 第一节 法律适用法中的限制29-44
- 一、 总体的态度和原则30-32
- 二、 合同之债中的限制32-36
- 三、 其他领域中的限制36-44
- 第二节 其他法律中的限制44-48
- 一、 票据法中的限制44-45
- 二、 海商法中的限制45-46
- 三、 民用航空法中的限制46-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4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4-55
- 谢辞55-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莉;;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适用限制研究——以市场与规制为分析视角[J];当代法学;2009年02期
2 李傲,夏军;试论我国行政补偿制度[J];法学评论;199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逃生;论意思自治原则的发展趋势[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论国际私法中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限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2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32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