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与引渡的原则性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9 00:27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走“依法治国”道路后面临的重要司法问题。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是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有效制裁国际犯罪行为,依据条约规定或双边互惠原则,直接或在国际组织协调下进行的刑事司法互助,代为履行一定诉讼事务的法律制度。随着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深入开展,其内容在不断扩大,其特点也逐渐清晰,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在逐渐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在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方面的实践对我国开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对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开展的现状分析,有助于我们认清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引渡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紧密相关,并且已经成为开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焦点所在。对本国公民不引渡原则、双重犯罪原则、死刑不引渡原则、人权保护原则、政治犯不引渡原则等的深入分析和探讨有助于我们认清各国在引渡问题上原则性立场,也有助于认清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缺陷。我国虽然在引渡问题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死刑问题、人权问题、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引渡的有效实施。目前,我国法律制度逐渐完善,与各国签订的有关国际司法协助和双边引渡条约越来越...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基本问题
1.1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基本内容与特点
1.1.1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
1.1.2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基本内容
1.1.3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特点
1.2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2.1 维护和尊重国家主权的原则
1.2.2 平等互利原则或互惠原则
1.2.3 一事不再理原则
1.2.4 双重犯罪原则或双方可罚性原则
1.2.5 适用本国法原则
1.3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启动与实施
1.3.1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法律依据
1.3.2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程序
1.3.3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执行
第2章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发展与完善
2.1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立法沿革及其特点
2.1.1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历史沿革
2.1.2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历史进程及其特征
2.2 我国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2.2.1 我国参加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历史路径
2.2.2 中国与国际刑事警察组织的合作
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的出台与引渡原则性问题研究的提出
第3章 引渡的原则性问题研究
3.1 关于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
3.1.1 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的内涵
3.1.2 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的司法实践
3.1.3 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的替代措施
3.2 死刑不引渡原则
3.2.1 死刑不引渡原则的内涵
3.2.2 我国法律对死刑的相关规定及影响
3.3 关于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
3.3.1 政治犯的内涵
3.3.2 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的限制
3.3.3 我国适用“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情况
3.4 双重犯罪原则
3.4.1 双重犯罪原则的内涵
3.4.2 双重犯罪原则在中国
3.4.3 双重犯罪原则的例外
3.5 人权保护原则
3.5.1 引渡与人权
3.5.2 中国《引渡法》的人权保护原则体现
第4章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与措施
4.1 我国开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4.1.1 成功经验
4.1.2 存在的问题
4.2 我国在加强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应采取的对策
4.2.1 加强法制建设,走法制强国之路
4.2.2 灵活主动,逐项突破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赖昌星“难民”案的法理评析——兼论加强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几点思考[J]. 王勇. 法学. 2002(10)
[2]试论主权与人权的关系[J]. 孙春霞. 社会科学研究. 1999(06)
本文编号:3330985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基本问题
1.1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基本内容与特点
1.1.1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
1.1.2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基本内容
1.1.3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特点
1.2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2.1 维护和尊重国家主权的原则
1.2.2 平等互利原则或互惠原则
1.2.3 一事不再理原则
1.2.4 双重犯罪原则或双方可罚性原则
1.2.5 适用本国法原则
1.3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启动与实施
1.3.1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法律依据
1.3.2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程序
1.3.3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执行
第2章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发展与完善
2.1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立法沿革及其特点
2.1.1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历史沿革
2.1.2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历史进程及其特征
2.2 我国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2.2.1 我国参加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历史路径
2.2.2 中国与国际刑事警察组织的合作
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的出台与引渡原则性问题研究的提出
第3章 引渡的原则性问题研究
3.1 关于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
3.1.1 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的内涵
3.1.2 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的司法实践
3.1.3 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的替代措施
3.2 死刑不引渡原则
3.2.1 死刑不引渡原则的内涵
3.2.2 我国法律对死刑的相关规定及影响
3.3 关于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
3.3.1 政治犯的内涵
3.3.2 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的限制
3.3.3 我国适用“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情况
3.4 双重犯罪原则
3.4.1 双重犯罪原则的内涵
3.4.2 双重犯罪原则在中国
3.4.3 双重犯罪原则的例外
3.5 人权保护原则
3.5.1 引渡与人权
3.5.2 中国《引渡法》的人权保护原则体现
第4章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与措施
4.1 我国开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4.1.1 成功经验
4.1.2 存在的问题
4.2 我国在加强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应采取的对策
4.2.1 加强法制建设,走法制强国之路
4.2.2 灵活主动,逐项突破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赖昌星“难民”案的法理评析——兼论加强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几点思考[J]. 王勇. 法学. 2002(10)
[2]试论主权与人权的关系[J]. 孙春霞. 社会科学研究. 1999(06)
本文编号:3330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330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