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私法上的识别冲突
发布时间:2021-08-20 06:13
识别是国际私法最复杂、最艰深的问题之一。19世纪末,自从德国法学家康思和法国学者巴丹开始把识别问题作为一个基本问题研究后,国际私法上对识别问题的讨论也逐渐展开,从此,这一问题在世界各国冲突法学中成为一个基本问题。许多国际私法著作中都有就识别问题进行论述的内容,一些国家在其国际私法立法以及一些具有示范性质的国际私法文件中也对识别做出了规定,实践中也有大量的判例对案件中涉及的具体识别问题进行特别的分析和说明。识别作为国际私法中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伴随着国际私法的发展而发展的。和反致、公共秩序保留等制度一样,识别具有增强法律适用灵活性,弥补传统管辖权选择规则僵化性的作用。然而识别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此,研究它是因为一个更为主要的原因——识别是法官在审理涉外案件时的一个无法避免的、必经的过程。正因为识别是法院运用冲突规范处理涉外民事案件时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而各国不同的法律观念和不同的法律制度会造成对不同的法律关系进行不同的识别,这将会导致适用不同的法律选择规则,或导致适用不同的准据法,因而进一步导致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不同确认,极大地影响了各国民商事交往活动,也不利于冲突法的价值追求。识别冲突...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识别的定义及范围
(一) 识别的定义
1. 识别的词源及由来
2. 识别的定义
(二) 识别的范围
1. 限制说
2. 无限制说
二、识别冲突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一) 识别冲突的概念
(二) 识别冲突的形成原因
1. 内域法的绝对适用
2. 内域法的优先选择
三、解决识别冲突的主要途径
(一) 传统的解决方法
1. 法院地说
2. 准据法说
3. 分析与比较法说
(二) 解决方法的新发展
1. 个案识别说
2. 功能定性说
3. 折中说
4. 发生地法说
5. 最密切联系说
(三) 对各种学说的分析
四、分析与比较法说的最优选择
(一) 反对者的认识误区
(二) 分析与比较法学合理性的理论论证
1. 人类交往行为发展的内在要求
2. 冲突法价值取向的体现
(二) 分析与比较法学说合理性的实践论证
1. 国际公约方面
2. 国内法方面
五、完善我国国际私法立法关于识别问题的构想
(一) 中国立法与司法现状
1. 立法现状
2. 司法实践
(二) 我国识别问题的立法设计
1. 识别总规则的立法建议
2. 具体识别规则的立法建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冲突法上识别对象和识别依据的探讨[J]. 王军.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3)
[2]论国际私法上识别冲突的解决[J]. 金振豹. 比较法研究. 2003(03)
[3]对识别问题的反思[J]. 叶惟.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4]论识别冲突问题[J]. 周黎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5)
[5]论识别的对象和标准[J]. 黄勇.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1999(04)
[6]国际私法中的识别问题比较研究[J]. 刘想树. 现代法学. 1999(06)
[7]交往利益与国际私法的价值取向——从国内利益优先向国际利益优化的发展[J]. 程卫东. 南京社会科学. 1998(07)
[8]国际私法当今发展的动向[J]. 李刚. 兰州大学学报. 1998(02)
[9]重构国际民商秩序中的国际私法[J]. 李双元,程卫东,李先波. 法学评论. 1996(03)
[10]论法律发展的多样性与趋同性[J]. 张廉,刘芳.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2)
硕士论文
[1]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私法的影响[D]. 左玉国.吉林大学 2005
[2]国际贸易法统一理论与实践[D]. 董泽华.天津财经学院 2003
本文编号:3352974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识别的定义及范围
(一) 识别的定义
1. 识别的词源及由来
2. 识别的定义
(二) 识别的范围
1. 限制说
2. 无限制说
二、识别冲突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一) 识别冲突的概念
(二) 识别冲突的形成原因
1. 内域法的绝对适用
2. 内域法的优先选择
三、解决识别冲突的主要途径
(一) 传统的解决方法
1. 法院地说
2. 准据法说
3. 分析与比较法说
(二) 解决方法的新发展
1. 个案识别说
2. 功能定性说
3. 折中说
4. 发生地法说
5. 最密切联系说
(三) 对各种学说的分析
四、分析与比较法说的最优选择
(一) 反对者的认识误区
(二) 分析与比较法学合理性的理论论证
1. 人类交往行为发展的内在要求
2. 冲突法价值取向的体现
(二) 分析与比较法学说合理性的实践论证
1. 国际公约方面
2. 国内法方面
五、完善我国国际私法立法关于识别问题的构想
(一) 中国立法与司法现状
1. 立法现状
2. 司法实践
(二) 我国识别问题的立法设计
1. 识别总规则的立法建议
2. 具体识别规则的立法建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冲突法上识别对象和识别依据的探讨[J]. 王军.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3)
[2]论国际私法上识别冲突的解决[J]. 金振豹. 比较法研究. 2003(03)
[3]对识别问题的反思[J]. 叶惟.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4]论识别冲突问题[J]. 周黎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5)
[5]论识别的对象和标准[J]. 黄勇.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1999(04)
[6]国际私法中的识别问题比较研究[J]. 刘想树. 现代法学. 1999(06)
[7]交往利益与国际私法的价值取向——从国内利益优先向国际利益优化的发展[J]. 程卫东. 南京社会科学. 1998(07)
[8]国际私法当今发展的动向[J]. 李刚. 兰州大学学报. 1998(02)
[9]重构国际民商秩序中的国际私法[J]. 李双元,程卫东,李先波. 法学评论. 1996(03)
[10]论法律发展的多样性与趋同性[J]. 张廉,刘芳.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2)
硕士论文
[1]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私法的影响[D]. 左玉国.吉林大学 2005
[2]国际贸易法统一理论与实践[D]. 董泽华.天津财经学院 2003
本文编号:3352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352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