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纽约公约》项下的“非本国裁决”问题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对《纽约公约》项下的“非本国裁决”问题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以下简称《纽约公约》)在国际商事仲裁领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公约,目前已经拥有148个缔约国1,被公认为联合国国际私法领域最成功的国际公约之一,它使得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和执行。本文所论述的焦点“非本国裁决”2是《纽约公约》在制定时,为了扩大公约的适用范围,满足一些大陆法系国家确定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的标准,,在主流“地域标准”外吸收采纳的一种补充的标准。我国在1987年加入了《纽约公约》,成为其缔约国。由于我国在《民事诉讼法》中独树一帜的创造了一种以“仲裁机构所在地”来识别本国裁决和外国裁决的标准与我国所加入的《纽约公约》产生了法律上的冲突。司法实践中处理相关案例时往往会产生巨大的争议,旭普林案和宁波工艺品案就是典型的例证。 随着国际间的贸易往来愈加频繁,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加大,会有越来越多外国仲裁机构和仲裁纠纷的当事人选择中国作为仲裁地进行仲裁,为了确保“外国裁决”和“非本国裁决”在我国的承认和执行能得到同等的对待,也为了使我国的仲裁业能健康发展。本文将理论和各国司法实践的分析,对《纽约公约》项下“非本国裁决”标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围绕这个主题,本文将分为四个章节。 第一章为对“非本国裁决”问题的概述。通过对《纽约公约》的条文以及制定公约时原始会议资料的分析来阐述“非本国裁决”标准的成因。列举具有代表性的大陆法系国家国内法中关于“非本国裁决”的规定、介绍国内外学者对于该问题的观点及理论研究成果,通过比较研究来对“非本国裁决”标准进行准确的界定。 第二章,对“非本国裁决”的国籍归属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以国际商事仲裁的国籍理论为切入点,列举目前世界上各国立法中识别仲裁裁决国籍的主要标准,进而对仲裁裁决法律效力的来源的进行必要的分析,通过厘清“无国籍裁决”与“非本国裁决”的区别,阐述“非本国裁决”国籍问题的实质。 第三章,对我国法院适用《纽约公约》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通过对国内《仲裁法》,《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立法规定的分析研究;对国内司法实践中的旭普林案和宁波工艺品案的分析评述。探寻国内立法在对待“非本国裁决”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 第四章,通过对主要大陆法系国家最新仲裁立法以及《示范法》分析研究,对“非本国裁决”标准进行深入系统的评述。同时对现阶段“非本国裁决”存在的历史意义及对此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进行必要的论述,对我国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国际商事仲裁 非本国裁决 无国籍仲裁 非内国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5.1;D997.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前言11-12
- 第一章 “非本国裁决”概述12-19
- 第一节 “非本国裁决”标准成因12-14
- 一、 《纽约公约》的制定与“非本国裁决”的产生12-13
- 二、 “地域标准”与“非本国裁决”标准的关系13-14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非本国裁决”立法实证分析14-15
- 一、 瑞士14-15
- 二、 法国15
- 三、 德国15
- 第三节 学者观点评析及对“非本国裁决”标准的准确界定15-19
- 一、 学者观点及评析15-17
- 二、 对《纽约公约》项下“非本国裁决”的标准的正确界定17-19
- 第二章 “非本国裁决”的国籍归属分析19-24
- 第一节 国际商事仲裁国籍简述及界定标准19-21
- 一、 国际商事仲裁国籍的概念19
- 二、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的界定标准19-21
- 第二节 对“非本国裁决”国籍问题的分析21-22
- 一、 “非本国裁决”国籍问题的实质21-22
- 二、 “非本国裁决”国籍的归属分析22
- 第三节 “非本国裁决”与“浮动裁决”理论22-24
- 一、 “浮动裁决”理论的产生22-23
- 二、 “浮动裁决”的法律实践及评析23
- 三、 “非本国裁决”与“浮动裁决”的联系与区别23-24
- 第三章 “非本国裁决”在中国的承认与执行24-31
- 第一节 “公约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概述24-26
- 一、 “承认”与“执行”24
- 二、 “公约裁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24-25
- 三、 “非本国裁决”在我国得到承认与执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25-26
- 第二节 国内立法分析及存在问题26-28
- 一、 国内立法分析26-27
- 二、 存在问题27-28
- 第三节 “非本国裁决”的国内司法实践28-31
- 一、 旭普林案28-29
- 二、 宁波工艺品案29-30
- 三、 小结30-31
- 第四章 “非本国裁决”标准评述及对我国的立法建议31-33
- 第一节 “非本国裁决”标准评述31-32
- 第二节 国内立法建议32-33
- 结语33-35
- 参考文献35-38
- 后记38-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立文,史静波;《纽约公约》视角下的中国仲裁法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张雯;;浅析海牙《协议选择法院公约》对国际商事仲裁的影响[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钟澄;;《执行国际仲裁协议和裁决的公约(待完善草案)》评析[J];北京仲裁;2009年01期
4 申琳;从《纽约公约》“更优权利条款”谈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撤销的对世效力[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张庆元;陆薇;;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国籍问题[J];仲裁研究;2010年02期
6 朱巍;公共政策保留与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邓炯;“一国两制”下《纽约公约》在香港的实践[J];政治与法律;1999年04期
8 陈治东,沈伟;我国承认和执行国际仲裁裁决的法律渊源及其适用[J];法学;1997年04期
9 马德才;;《纽约公约》中的公共政策性质之辨[J];法学杂志;2010年04期
10 赵秀文;论ICC国际仲裁院裁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J];法学;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力;;ICC在我国作成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兼论《纽约公约》视角下的“非内国裁决”[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崔起凡;;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独立专家证人——以《国际仲裁取证规则》为中心[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崔起凡;;国际商事仲裁域外取证的司法协助:现状与趋势[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管秀红;吴呈祯;;论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审查[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潇剑;;跨国网上仲裁若干法律问题研究[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龚柏华;刘秀姣;;国际投融资纠纷仲裁裁决海外执行中的主权豁免问题——兼评香港上诉法院涉及中国国有企业仲裁裁决执行案[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亚军;;论ICSID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宋翼;;浅议中国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与创新[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9 高媛;董小龙;;北京2008年奥运仲裁的司法监督问题研究[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10 朱伟东;;中国涉外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困境和出路[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永辉;促进国际商事仲裁事业的发展[N];人民法院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王婧;北京仲裁委员会以实际行动纪念《纽约公约》50周年[N];法制日报;2008年
3 中国国际商会法律部 曹晶;如何做好代理仲裁裁决境外承认和执行业务[N];国际商报;2009年
4 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 黄亚英;论《纽约公约》与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佘延宏;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N];人民法院报;2002年
6 赵千喜;国际商事仲裁中临时措施的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李芳芳;中国成为主要国际商事仲裁中心[N];中国贸易报;2006年
8 张 巍;国际商事仲裁[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副教授 宋连斌;国际商事仲裁立法有待加速[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贾 P;国际商事仲裁的历史发展[N];人民法院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黎;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介入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崔起凡;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杨桦;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效力论[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5 齐湘泉;外国仲裁裁决承认及执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陈翔;当代国际商事仲裁实体法适用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寇丽;现代国际商事仲裁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郭晓文;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石现明;国际商事仲裁当事人权利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赵宁;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撤销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瞿月龙;对《纽约公约》项下的“非本国裁决”问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2 陈成;论《纽约公约》下“非内国裁决”的承认与执行[D];复旦大学;2011年
3 潘钟芬;论《纽约公约》项下非内国裁决的承认和执行[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4 李湘;论外国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承认与执行[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王朝恩;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承认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刘姗姗;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承认和执行中的公共秩序因素[D];吉林大学;2008年
7 陈静;外国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承认与执行[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陈焘;中美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制度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张蕾蕾;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承认与执行[D];复旦大学;2010年
10 潘向宁;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若干问题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对《纽约公约》项下的“非本国裁决”问题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5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35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