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平行诉讼解决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4 11:20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民商事交往的日益频繁,国际民商事争议案件也大量涌现。若当事人针对同一争议在不同国家起诉,则会出现国际平行诉讼。平行诉讼固然可以为当事人提供诉讼上的便利,为当事人提供充分的司法救济手段,但不可否认,平行诉讼的存在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诉讼的久拖不决和国家司法资源的浪费,不仅影响到当事人的私人利益,而且会影响到司法效率、司法制度甚至国家主权,从而损害国家的公共利益,最终成为制约国际民商事交往的桎梏,影响国际民商事交往的顺利进行。目前,世界各国正通过各种立法和司法实践来规制国际平行诉讼问题。英美法系国家通常采用不方便法院原则、未决诉讼、禁诉命令等弹性的分析方法来处理此类问题,而大陆法系的一些国家则采用承认预期原则等方式解决国际平行诉讼。除此之外,《布鲁塞尔公约》、《布鲁塞尔条例》、《海牙公约》、《民商事管辖权及外国判决公约》(草案)、海牙《协议选择法院公约》等国际条约中对国际平行诉讼问题都有相关规定,但是,当前在世界范围内能被各国所普遍接受的国际条约至今尚未形成。我国对国际平行诉讼问题的研究尚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有效的、完整的国际平行诉讼解决机制,在立...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国际平行诉讼概述
    一、国际平行诉讼的概念
    二、国际平行诉讼的类型
        (一) 原被告相同型(重复诉讼)
        (二) 原被告逆转型(对抗诉讼)
    三、国际平行诉讼的原因分析
        (一) 国家主权层面的原因:基于国家主权而产生的司法管辖权冲突是平行诉讼产生的前提条件
        (二) 法律规制层面的原因:各国关于管辖权立法的差异与国际统一管辖权公约的缺乏是平行诉讼产生的直接原因
        (三) 当事人经济利益层面的原因:当事人从自身诉讼利益出发选择法院进行重复诉讼是平行诉讼产生的基本动因
        (四) 社会发展层面的原因:国际民商事交往日益密切与各国管辖权的扩大成为平行诉讼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
    四、国际平行诉讼的利弊分析
第二章 国际平行诉讼的内国解决机制
    一、英美法系国家对平行诉讼的法律规制
        (一) 美国
        (二) 英国
    二、大陆法系国家对平行诉讼的法律规制
        (一) 德国
        (二) 日本
第三章 国际平行诉讼的国际公约解决机制
    一、《布鲁塞尔公约》
    二、《布鲁塞尔条例》
    三、《海牙公约》
    四、《民商事管辖权及外国判决公约》(草案)
    五、海牙《协议选择法院公约》
第四章 我国关于国际平行诉讼的立法与司法现状及评析
    一、我国国内立法的相关规定
    二、我国缔结的双边条约的规定
    三、我国司法实践中的相关案例
        (一) 最高人民法院的案例
        (二) 地方人民法院的案例
    四、对我国立法、司法实践现状的评析
第五章 完善我国平行诉讼解决机制的构想
    一、建立最密切联系原则
    二、采用国际礼让原则
    三、建立不方便法院原则
    四、采用承认预期理论中止我国的诉讼
    五、允许当事人协议选择管辖法院
    六、强化国际司法协助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民商事司法管辖规范的当代发展[J]. 耿勇.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7(11)
[2]国际民诉中禁诉令的运用及我国禁诉令制度的构建[J]. 张利民.  法学. 2007(03)
[3]最密切联系原则立法条文的设计与论证[J]. 陈芝兰.  社科纵横. 2007(01)
[4]试论未决诉讼原则[J]. 龚璟.  法制与社会. 2006(21)
[5]平行诉讼解决机制研究[J]. 赵素萍,赵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6]海牙《协议选择法院公约》对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启示[J]. 屈广清,王淑敏,贾舜宁.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2)
[7]浅析国际诉讼竞合产生的制度原因[J]. 张淑钿.  宿州学院学报. 2006(01)
[8]未决诉讼中民事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J]. 刘新生,赵溪.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1)
[9]简析美国国际平行诉讼中的禁诉命令[J]. 徐伟功,黄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10]中国国际私法诉讼竞合探究[J]. 王瀚,李广辉.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4(02)



本文编号:3359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359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9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