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社会条款”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5 14:40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人权法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经济组织的关注。劳工标准问题不但在国际劳工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受到重视,而且在WTO体系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际社会对于推动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提出了许多建议。很多发达国家纷纷提出要制定有关劳工标准的“社会条款”,包括把核心劳工标准和贸易制裁相挂钩等。“社会条款”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本文第一章阐述了几个与“社会条款”相关的概念,如劳工标准,国际劳工标准和核心劳工标准,然后介绍了“社会条款”问题的历史渊源,分析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由于WTO的扩张性,消费者运动的影响和劳工问题的复杂性,劳工标准和贸易制裁挂钩将是大势所趋。第二章从人权、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了“社会条款”支持者和反对者观点,如“人权保护论”,“社会倾销论”,“低标准驱逐高标准论”,“贸易保护论”和“侵犯主权论”,认为“社会条款”问题的实质就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价值观和竞争力的较量。第三章分析了“社会条款”纳入WTO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将“社会条款”纳入WTO模式可以借鉴反倾销、反补贴和环保条款的模式,以及“社会条款”的具体实施程序。关于“社会条款”问题,...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选题意义
文献综述
引言
1. “社会条款”问题概论
1.1 与“社会条款”有关的概念和内容
1.1.1 “劳工标准”与“国际劳工标准”
1.1.2 “社会条款”的定义和内容
1.1.3 核心劳工标准的内容
1.2 “社会条款”历史由来
1.3 “社会条款”未来趋势预测
2. WTO“社会条款”的理论争议及实质分析
2.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社会条款”争议
2.1.1 人权角度:“人权保护”论
2.1.2 经济角度:“社会倾销”、“低标准驱逐高标准”和“贸易保护”论
2.1.3 政治角度:“侵犯他国主权”论
2.1.4 其他:WTO是否是解决劳工问题的适当场所
2.2 “社会条款”争议的实质
3. WTO“社会条款”问题研究
3.1 “社会条款”纳入WTO必要性分析
3.2 “社会条款”纳入WTO的可行性分析
3.3 “社会条款”纳入WTO框架:借鉴反倾销、反补贴和环保条款的模式
3.4 WTO“社会条款”具体实施程序
3.5 WTO“社会条款”问题之我见
3.5.1 “社会条款”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3.5.2 把劳工标准纳入WTO也能使非贸易部门工人受益
3.5.3 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有利于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
3.5.4 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竞争对象不是发达国家
3.6 执行劳工标准可以尝试的其他方法
3.6.1 各国自愿主动遵守国际劳工标准
3.6.2 国际社会积极鼓励措施
3.6.3 产品标签法(Product Labeling)
3.6.4 跨国公司行为守则法(Code of Corporate Conduct)
4. 中国相关法律制度与核心劳工标准的差距以及“社会条款”对中国的影响
4.1 中国相关法律制度与核心劳工标准的差距
4.1.1 自由结社权
4.1.2 集体谈判权
4.1.3 平等就业权
4.1.4 强迫劳动
4.1.5 童工问题
4.2 “社会条款”对中国的影响
5. 我国对“社会条款”问题的立场和对策
5.1 我国对“社会条款”问题的立场
5.2 我国的对策
5.2.1 国际层面: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合作
5.2.2 国内层面:完善立法、发展经济和提高教育水平
结语
参考资料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WTO蓝色条款的未来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 俞瑛,方萍.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2]国际劳工标准与贸易制裁问题之争及对我国的启示[J]. 唐锋. 北方经济. 2005(02)
[3]从集体协商到集体谈判的转变[J]. 李川,叶翠苹. 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6)
[4]对劳工标准之争的博弈分析[J]. 朱智洺.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1(02)
[5]国际劳工标准和童工问题[J]. 考什克·巴苏,王传辉. 江苏社会科学. 2001(01)
[6]论世贸组织中的社会条款问题[J]. 杨青. 国际贸易问题. 1997(10)
硕士论文
[1]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劳工标准问题研究[D]. 仉长霞.天津财经学院 2005
[2]核心劳工标准与中国劳动法的修改完善[D]. 郭莉.吉林大学 2005
[3]国际贸易中的劳工标准问题之法律分析[D]. 贺琼琼.武汉大学 2004
[4]贸易自由化下的劳工标准问题研究[D]. 翁剑华.西南政法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62309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选题意义
文献综述
引言
1. “社会条款”问题概论
1.1 与“社会条款”有关的概念和内容
1.1.1 “劳工标准”与“国际劳工标准”
1.1.2 “社会条款”的定义和内容
1.1.3 核心劳工标准的内容
1.2 “社会条款”历史由来
1.3 “社会条款”未来趋势预测
2. WTO“社会条款”的理论争议及实质分析
2.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社会条款”争议
2.1.1 人权角度:“人权保护”论
2.1.2 经济角度:“社会倾销”、“低标准驱逐高标准”和“贸易保护”论
2.1.3 政治角度:“侵犯他国主权”论
2.1.4 其他:WTO是否是解决劳工问题的适当场所
2.2 “社会条款”争议的实质
3. WTO“社会条款”问题研究
3.1 “社会条款”纳入WTO必要性分析
3.2 “社会条款”纳入WTO的可行性分析
3.3 “社会条款”纳入WTO框架:借鉴反倾销、反补贴和环保条款的模式
3.4 WTO“社会条款”具体实施程序
3.5 WTO“社会条款”问题之我见
3.5.1 “社会条款”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3.5.2 把劳工标准纳入WTO也能使非贸易部门工人受益
3.5.3 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有利于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
3.5.4 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竞争对象不是发达国家
3.6 执行劳工标准可以尝试的其他方法
3.6.1 各国自愿主动遵守国际劳工标准
3.6.2 国际社会积极鼓励措施
3.6.3 产品标签法(Product Labeling)
3.6.4 跨国公司行为守则法(Code of Corporate Conduct)
4. 中国相关法律制度与核心劳工标准的差距以及“社会条款”对中国的影响
4.1 中国相关法律制度与核心劳工标准的差距
4.1.1 自由结社权
4.1.2 集体谈判权
4.1.3 平等就业权
4.1.4 强迫劳动
4.1.5 童工问题
4.2 “社会条款”对中国的影响
5. 我国对“社会条款”问题的立场和对策
5.1 我国对“社会条款”问题的立场
5.2 我国的对策
5.2.1 国际层面: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合作
5.2.2 国内层面:完善立法、发展经济和提高教育水平
结语
参考资料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WTO蓝色条款的未来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 俞瑛,方萍.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2]国际劳工标准与贸易制裁问题之争及对我国的启示[J]. 唐锋. 北方经济. 2005(02)
[3]从集体协商到集体谈判的转变[J]. 李川,叶翠苹. 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6)
[4]对劳工标准之争的博弈分析[J]. 朱智洺.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1(02)
[5]国际劳工标准和童工问题[J]. 考什克·巴苏,王传辉. 江苏社会科学. 2001(01)
[6]论世贸组织中的社会条款问题[J]. 杨青. 国际贸易问题. 1997(10)
硕士论文
[1]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劳工标准问题研究[D]. 仉长霞.天津财经学院 2005
[2]核心劳工标准与中国劳动法的修改完善[D]. 郭莉.吉林大学 2005
[3]国际贸易中的劳工标准问题之法律分析[D]. 贺琼琼.武汉大学 2004
[4]贸易自由化下的劳工标准问题研究[D]. 翁剑华.西南政法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62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362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