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若干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9 05:56
  环境影响评价(EIA)是用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种战略防御手段。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作为一种比较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被采用,中国于2003年起施行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在国际上,由于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本身是国内程序,因此对于产生跨界环境影响的一国建设活动,如果要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维护受影响国的环境利益,则需要国家之间的合作。目前国际上仅有的有关跨国界环境影响评价的公约是《跨国界环境影响评价公约》。但跨界的流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还是一个比较新兴的课题。 虽然中国是一个国际河流分布广泛的国家,但中国的国际河流法的研究却十分薄弱。本文针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际合作开发已经展开并有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流域开发基本制度尚未确立的实际情况,拟从国际环境法和比较环境法的角度对建立澜沧江—湄公河跨界流域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作初步探讨。通过对该流域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比较,借鉴其他流域建立相关制度的成功经验,总结2001年中、老、泰、缅四国在澜沧江—湄公河航道疏通项目中首次采用跨界流域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成功经验,尝试对建立澜沧江—湄公河跨界流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相关问题做出深度探讨,以有利于促进流域六国进...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录
图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与我国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现状研究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现状研究
    第四节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现状
    第五节 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第二章 国际跨界流域环境影响评价公约及政策分析
    第一节 指导建立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际法原则
    第二节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公约》分析
    第三节 国际水法中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条款研究
第三章 湄公河流域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研究
    第一节 泰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评析
    第二节 柬埔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评析
    第三节 老挝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评析
    第四节 越南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评析
    第五节 缅甸环境法律制度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环境影响评价政策评析
第四章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分析
    第一节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的评析
    第二节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
    第三节 各国环评制度的异同对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影响
第五章 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不同法域间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经验分析
    第二节 澜沧江-湄公河建立跨界流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可行性的实证分析-对《澜沧江-湄公河航道改善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
第六章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构想
    第一节 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础
    第二节 澜沧江-湄公河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构想
    第三节 澜沧江-湄公河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第四节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争端解决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Ⅰ 作者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Ⅱ 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谢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合作机制[J]. 杨振发.  云南环境科学. 2004(03)
[2]莱茵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经验对长江中下游综合治理的启示[J]. 姜彤.  水资源保护. 2002(03)
[3]东盟环境合作的现状与前景[J]. 曲如晓.  当代亚太. 2002(02)
[4]深港边界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问题[J]. 毛庆国.  中国环境管理. 1999(02)
[5]莱茵河流域的开发建设及成功经验[J]. 刘健.  世界农业. 1998(02)



本文编号:3370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370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e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