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者权归属及行使规则研究
本文关键词:表演者权归属及行使规则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娱乐产业和艺术行业越来越繁荣的当下,表演者在社会生活中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表演者权的保护也愈发地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关的表演者权的国际条约顺应社会、技术的发展不断革新,2012年6月,《北京条约》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上获得通过。在此之前,先后有三大国际条约——《罗马公约》、《TRIPS协定》和“WPPT”对表演者保护有所涉及,但是这三大条约均未对其固定在“视听录制品”(audiovisual fixation)中的表演予以相同程度的保护,而仅赋予了表演者以控制其被固定在“录音制品”(phonogram/sound recording)中的表演的权利,《北京条约》的通过改变了这一现状,赋予了表演者广泛的权利,包括视听表演中的表演者权。与《北京条约》同时进行的还有我国《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改,修改草案的每一稿都引发了学术理论界和行业界的广泛关注。修订过程中,经历了《草案一稿》到《草案二稿》,再到现阶段的最终成文版本《著作权法送审稿》,有关表演者权保护的规定,相对于现行法做出了较大的改变,也引发了学界和产业界的激烈讨论。其中最为突出的则是“职务表演”和“视听表演”的保护问题。本文立足于“职务表演”和“视听表演”的保护问题,从中抽象出表演者基于合同义务所完成的表演活动的保护问题,表演者权的保护总是与合同表演的相对方(实际上也是投资人)的利益密切相关,表演者依附于投资人以获得权益的保障,而投资人的对利益的追逐也不可避免地会对表演者权产生不利影响。如何能够在“权利”和“利益”之间获得平衡,则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分析合同表演中所涉及的职务表演和视听表演保护所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表演者权应当归属表演者的观点,同时在此前提下对具体的表演者权行使规则加以完善。第一章分析表演者基于合同义务完成表演活动的情况下,存在两种比较常见的情形,一是职务表演,而是视听表演。然后发现现行法和司法实践中对于这两方面的保护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第二章提出表演者权应当归属表演者的观点。一方面从表演者权归属与表演的利用角度展开,分析表演者权无法归属表演者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法律对产业投资人利益的保护,同时提出表演者权归属表演者并不会必然地妨碍产业投资人对表演的利用,重要的是行使规则的合理设计。另一方面从理论方面分析表演者权归属于表演者的理论合理性。首先表演和作品一样具有独创性的价值,其次法律规定表演者权,是为了保障权利人实现对表演利用行为的控制,然后,表演者作为表演活动的实施者,应当同作者享有著作权一样,成为表演者权的初始享有者,最后表演者享有表演者权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章结合《著作权法送审稿》等《著作权法》修改过程中的草案,对职务表演和视听表演中所涉及的具体的表演者权的行使规则进行完善。职务表演的引入同时意味着取消将演出单位视为表演者的规定,职务表演应当区分为一般职务表演和集体性职务表演,共同规则是表演者享有表演者权,单位可以使用表演活动,区别在于,集体性职务表演的相关规则应当侧重于确保单位利用表演活动的便利性不会因为表演者人数众多而受到影响,因而集体性职务表演中的表演者不可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拒绝单位对其表演的利用。视听表演中涉及的表演者权规则应当区分一般的视听录制品(即录像制品)和电影作品的利用行为,对于前者,应当以合同约定和合同的目的为限确定可能的使用方式,对于后者,表演者在同意表演被录制用于制作电影作品后,应当视为同意电影作品制片者对电影作品所为的一切利用行为。
【关键词】:视听表演 职务表演 表演者权归属 合同表演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41;D997.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导言8-14
- 一、问题的提出8-9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9
- 三、文献综述9-11
- 四、主要研究方法11-12
- 五、论文结构12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12-14
- 第一章 合同表演中的表演者权保护的问题14-25
- 第一节 基于合同义务的表演14-15
- 第二节 职务表演保护中的问题15-18
- 一、表演主体和表演者权主体概念不清15-17
- 二、职务表演具体规则的缺失17-18
- 第三节 视听表演保护中的问题18-25
- 一、法律对电影作品中表演者权的限制缺乏明文规定19-22
- 二、司法实践中忽视了表演者权所包含权能的范围22-25
- 第二章 合同表演中表演者权应当归属表演者25-41
- 第一节 表演者权的归属与表演的利用25-30
- 一、投资人主导的产业现状25-28
- 二、表演者权归属表演者不会妨碍投资人对表演的利用28-30
- 第二节 表演者权归属于表演者的理论基础30-41
- 一、表演的独创性与作品无本质区别30-33
- 二、表演者权是对利用表演的行为的控制33-35
- 三、表演者权归属于表演者的内涵35-37
- 四、表演者权归属于表演者的意义37-41
- 第三章 合同表演中表演者权的行使规则41-47
- 第一节 职务表演中表演者权的行使规则41-44
- 一、职务表演的一般规则41-42
- 二、集体性职务表演42-44
- 第二节 视听表演中表演者权的行使规则44-47
- 一、区分一般视听录制品和电影作品中的表演44-45
- 二、一般视听录制品中表演者权的行使规则45
- 三、电影作品中表演者权的行使规则45-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2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2-53
- 后记53-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长军;;编与读[J];新民周刊;2011年50期
2 萧海;;《电影作品著作k 集氃管理使用费收取标n枴芳唇凳J];中国专利与商标;2010年04期
3 陈代阳;影坛涌动“抗b0潮”——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电影作品一览[J];四川统一战线;1995年08期
4 陈明涛;;电影作品的作者身份确认及权利归属研究[J];知识产权;2014年06期
5 孙益武;;论电影作品的保护与盗录行为的法律规制[J];行政与法;2011年06期
6 钟轩;以优质丰硕的电影作品迎接建国五十周年[J];党建;1998年05期
7 宋震;;类似电影作品录像制品与MTV的法律性质辨析[J];中国司法;2007年06期
8 孙泓洋;;电影作品合理使用版权问题浅探[J];中国出版;2014年13期
9 肖虹;;规范作品引用 保护电影版权——“电影作品合理使用学术研讨会”简述[J];中国版权;2014年03期
10 ;栗原小卷电影作品展在北京举办[J];友声;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杜剑峰;;论新世纪电影作品文学改编的某种倾向[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特别荣誉奖”获奖演员名单及其主要电影作品[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3 ;“终身成就奖”获奖演员及其主要电影作品[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4 ;第十届“特别荣誉奖”获奖演员名单及主要电影作品[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5 ;第十届“特别贡献奖”获奖演员名单及主要电影作品[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6 ;第十届“终身成就奖”获奖演员名单及主要电影作品[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7 ;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获奖演员名单及主要电影作品[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8 孙建红;;谈谈我国影视作品著作权保护的两个问题[A];入世后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实务研讨会暨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第九届“学会奖”获奖演员情况介绍[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娟;著作权为电影人点亮一盏明灯[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2 大任;网乐互联诉6家网站侵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3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陈敏;“春晚”著作权的法律定性[N];人民法院报;2012年
4 朱永德 张巍;从贝聿铭和“高家军”说起(上)[N];中国电影报;2009年
5 白瀛 粟灵;影视作品的“作者”究竟该是谁[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6 本报记者 金涛;版权是电影作品的财富之源[N];中国艺术报;2010年
7 许波;以优秀的电影作品矫正过度娱乐化[N];中国电影报;2011年
8 ;KTV经营者的“少数派报告”(上)[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记者 孟菁苇;影著协首次出面为作品维权[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魏小毛 实习记者 曹越;校园不是盗版行为的避风港[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宇佳;电影作品定义及其著作权归属制度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2 郑川兰;挣扎与落网[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孟松霞;二次获酬权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4 毛姗姗;体育赛事现场直播画面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5 邓瑾;表演者权归属及行使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6 冯士明;电影作品中“可单独使用的作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张鹏;论电影作品版权侵权及其法律保护[D];山东艺术学院;2011年
8 曾美静;李玉电影作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9 朱辉;金基德电影作品的个性特征和美学追求[D];内蒙古大学;2013年
10 纪元;“在路上”—李玉电影作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表演者权归属及行使规则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37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