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对“慰安妇”问题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3 13:35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期间,日本强迫几十万中国、韩国、日本、朝鲜、东南亚以及部分欧美国家的妇女充当了日本军队的性奴隶,但是由于日本政府和军队战时有意隐瞒,战争失败后又故意销毁大量的相关文件,以及在清理结算日本罪行时追究得不够彻底,导致了二战时期日军实施的“慰安妇”制度没有如强征劳工、虐待、细菌战等问题一样被大众关注到,成为了被时间掩盖的秘密。日本战败到1990年,“慰安妇”制度的受害者在这几十年间遭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过着孤苦伶仃贫穷的生活。直到1991年8月14日,67岁的韩国籍金学顺大娘作证自己被曾经被日军强行招募成“慰安妇”,从此日军的“慰安妇”制度才开始被大众知晓,在沉寂了近50年后在国际上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应国际上的呼声,许多国际组织投身“慰安妇”制度调查,为解决“慰安妇”问题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些国际组织例如国际法学会委员会(ICJ),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等将只针对“慰安妇”这件事本身的关注引向了更深层次的方面,也就是“慰安妇”问题的核心——日本官方参与到慰安所经营。一些非政府间组织进行了“慰安妇”相关的基础调查,力求调查清楚“慰安妇”问题的真相;探求“慰安妇”制度受...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国际特赦组织报告《一个甲子的等待》封面
周三集会现场
国际特赦组织的报告发表时,“慰安妇”制度、日本政府和日本军队官方参与慰安所的运营的事实已经确认,所以国际特赦组织的报告和国际法学会委员会的报告重点不同,不再是确认事实,而是针对更现实的问题展开。2004年,国际特赦组织对“慰安妇”制度的受害者进行了探访,对受害者的经历进行了整叙,结合各方面资料,从人权的角度写出了这份报告Still Waiting after 60 years(《一个甲子的等待》)。1. 受害者角色的转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慰安妇’的声音”申遗之旅[J]. 苏智良. 中国档案. 2017(11)
[2]日军“慰安妇”制度的由来与“河野谈话”的得失[J]. 吉见义明,芦鹏.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5(03)
[3]让历史证明 中国原“慰安妇”受害事实调查委员会第二阶段调查结果[J]. 中国律师. 2009(02)
[4]铁证如山 罄竹难书中国原“慰安妇”受害事实调查委员会第一阶段调查结果[J]. 中国律师. 2007(08)
[5]日本军人的性心理与慰安妇制度[J]. 高凡夫,赵德芹. 南京社会科学. 2006(08)
[6]德日两国对待侵略历史的比较分析[J]. 刘早荣. 学习与实践. 2005(04)
[7]世纪大审判回眸——2000年东京女性国际战犯法庭评述[J]. 苏智良.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8]现代军事性奴隶:日本慰安妇制度散论[J]. 苏智良. 学术月刊. 2000(08)
[9]慰安妇问题与日本的战争责任认识[J]. 步平. 抗日战争研究. 2000(02)
[10]明治时期日本人的自我认识[J]. 杨宁一. 历史研究. 2000(03)
本文编号:3381209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国际特赦组织报告《一个甲子的等待》封面
周三集会现场
国际特赦组织的报告发表时,“慰安妇”制度、日本政府和日本军队官方参与慰安所的运营的事实已经确认,所以国际特赦组织的报告和国际法学会委员会的报告重点不同,不再是确认事实,而是针对更现实的问题展开。2004年,国际特赦组织对“慰安妇”制度的受害者进行了探访,对受害者的经历进行了整叙,结合各方面资料,从人权的角度写出了这份报告Still Waiting after 60 years(《一个甲子的等待》)。1. 受害者角色的转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慰安妇’的声音”申遗之旅[J]. 苏智良. 中国档案. 2017(11)
[2]日军“慰安妇”制度的由来与“河野谈话”的得失[J]. 吉见义明,芦鹏.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5(03)
[3]让历史证明 中国原“慰安妇”受害事实调查委员会第二阶段调查结果[J]. 中国律师. 2009(02)
[4]铁证如山 罄竹难书中国原“慰安妇”受害事实调查委员会第一阶段调查结果[J]. 中国律师. 2007(08)
[5]日本军人的性心理与慰安妇制度[J]. 高凡夫,赵德芹. 南京社会科学. 2006(08)
[6]德日两国对待侵略历史的比较分析[J]. 刘早荣. 学习与实践. 2005(04)
[7]世纪大审判回眸——2000年东京女性国际战犯法庭评述[J]. 苏智良.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8]现代军事性奴隶:日本慰安妇制度散论[J]. 苏智良. 学术月刊. 2000(08)
[9]慰安妇问题与日本的战争责任认识[J]. 步平. 抗日战争研究. 2000(02)
[10]明治时期日本人的自我认识[J]. 杨宁一. 历史研究. 2000(03)
本文编号:3381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381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