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理事会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4 20:06
普遍定期审议机制是一项新的制度或程序,人权理事会对联合国会员国的审议实践也只有短短两年时间,并且对所有国家的第一轮审议工作尚未完成。这样一项国际机制,国内的学者和民众并不是十分了解。本文对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研究主要由序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共分四章,即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建立、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内容、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运行、中国关于普遍定期审议的立场和实践。序言部分对普遍定期审议机制进行简要介绍,说明国内外关于该机制研究的主要成果、本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该机制的必要性和意义。本文第一章主要概述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建立。本章先就什么是普遍定期审议机制以及该机制的显著特征进行简要概括,然后着重介绍该机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分析该机制建立背后的原因。本文第二章着重概述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内容。这部分主要依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1号决议、第5/1号决议的后续行动第6/102号决定、第8/1号主席声明的内容,从机制的职能和目标、原则、审议工作的人权标准、周期性安排、审议工作模式等多方面详细介绍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内容。本文第三章主要是对普遍定期审议机制运行情况的一些介绍。笔者在...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序言
第一章 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建立
一、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含义
二、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建立背景
三、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建立过程
第二章 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内容
一、普遍定期审议的对象和内容
二、普遍定期审议工作的原则
三、普遍定期审议依据的人权标准
四、普遍定期审议工作的时间安排和顺序
五、普遍定期审议工作的过程
(一) 提交审议材料
(二) 审议国家人权报告
(三) 编写并通过工作组报告
六、普遍定期审议工作的后续行动
第三章 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运行
一、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运行情况
(一) 国家报告的撰写和提交情况
(二) 工作组审议情况
(三) 其他利益相关方参与审议的情况
二、普遍定期审议机制存在或面临的问题
(一) 工作效率和资源浪费问题
(二) 政治化倾向问题
(三) 审议结果的性质和效力问题
(四) 成员国负担问题
第四章 中国关于普遍定期审议的立场与实践
一、中国对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立场
二、中国作为工作组成员参与他国审议
三、中国接受普遍定期审议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工作机制及其发展[J]. 刘佳佳. 人权. 2008(05)
[2]普遍定期审议:联合国人权监督机制的新发展[J]. 江国青. 人权. 2008(04)
[3]论联合国人权保障机制的改革[J]. 肖健明,湘君.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7(02)
[4]联合国人权机构改革之浅见——对人权理事会和人权委员会的比较分析[J]. 马桂瑛.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5]世界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联合国——纪念联合国创建60年[J]. 吴妙发. 国际问题研究. 2005(05)
[6]论冷战后联合国人权保障机制[J]. 贺鉴,赖建云. 河北法学. 2005(05)
[7]在第59届联合国人权会国别议题下的发言[J]. 沙祖康. 人权. 2003(03)
[8]后冷战时代联合国人权活动的特点、争议与问题[J]. 朱锋. 太平洋学报. 2000(02)
[9]联合国5O年:组织机构的发展[J]. 利昂·戈登克,陈思.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6(02)
本文编号:3383924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序言
第一章 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建立
一、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含义
二、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建立背景
三、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建立过程
第二章 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内容
一、普遍定期审议的对象和内容
二、普遍定期审议工作的原则
三、普遍定期审议依据的人权标准
四、普遍定期审议工作的时间安排和顺序
五、普遍定期审议工作的过程
(一) 提交审议材料
(二) 审议国家人权报告
(三) 编写并通过工作组报告
六、普遍定期审议工作的后续行动
第三章 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运行
一、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运行情况
(一) 国家报告的撰写和提交情况
(二) 工作组审议情况
(三) 其他利益相关方参与审议的情况
二、普遍定期审议机制存在或面临的问题
(一) 工作效率和资源浪费问题
(二) 政治化倾向问题
(三) 审议结果的性质和效力问题
(四) 成员国负担问题
第四章 中国关于普遍定期审议的立场与实践
一、中国对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立场
二、中国作为工作组成员参与他国审议
三、中国接受普遍定期审议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工作机制及其发展[J]. 刘佳佳. 人权. 2008(05)
[2]普遍定期审议:联合国人权监督机制的新发展[J]. 江国青. 人权. 2008(04)
[3]论联合国人权保障机制的改革[J]. 肖健明,湘君.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7(02)
[4]联合国人权机构改革之浅见——对人权理事会和人权委员会的比较分析[J]. 马桂瑛.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5]世界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联合国——纪念联合国创建60年[J]. 吴妙发. 国际问题研究. 2005(05)
[6]论冷战后联合国人权保障机制[J]. 贺鉴,赖建云. 河北法学. 2005(05)
[7]在第59届联合国人权会国别议题下的发言[J]. 沙祖康. 人权. 2003(03)
[8]后冷战时代联合国人权活动的特点、争议与问题[J]. 朱锋. 太平洋学报. 2000(02)
[9]联合国5O年:组织机构的发展[J]. 利昂·戈登克,陈思.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6(02)
本文编号:3383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383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