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WTO“蓝箱”规则改革的新进展及我国的对策

发布时间:2021-09-29 21:08
  "蓝箱"不仅是大国间贸易利益博弈的产物,而且由于其免于削减承诺,事实上已成为某些发达国家固有的特权,对农产品贸易的扭曲作用不可忽视。多哈回合"蓝箱"规则谈判的近期成果——2008年的"模式草案"虽严格限定了"蓝箱"使用纪律,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若干特殊与差别的待遇,但却从另一方面扩大了"蓝箱"的作用空间,使惯以使用"蓝箱"的发达国家继续从中获利。作为一个从未使用过"蓝箱"的农产品贸易大国,我国将会因之面临更加不利的竞争局面。故在即将重启的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中,我国宏观上应继续恪守发展中国家的原则与立场,提高发达国家的"蓝箱"使用标准;微观上则应把握改革时机,采取更为灵活的谈判策略,促使发达国家对"蓝箱"支持进行实质性削减。与此同时,我国也应当对现行的国内农业补贴制度进行适时的调整与优化,以里外配合,形成合力,为我国未来农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规则环境。 

【文章来源】:现代法学. 2014,36(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美欧贸易角逐的产物: WTO“蓝箱”规则的形成与缺陷
二、北多南少: WTO成员方对“蓝箱”规则的使用
三、前进中的隐患: WTO“蓝箱”规则改革进展述评
    ( 一) 2004 年的《框架协议》
        1. 扩大“蓝箱”支持的种类
        2. 厘清“蓝箱”使用条件
        3. 限制“蓝箱”支持总量
    ( 二) 2008 年的“模式草案”②
        1. 维持“新蓝箱”不变
        2. 降低“蓝箱”支持总量
        3. 限制特定产品的“蓝箱”支持
        4.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特殊与差别待遇
        5. 细化OTDS削减方式
    ( 三) 对“蓝箱”规则改革进展之评析
        1. 草案对“蓝箱”使用的限制较以往更为严格与详尽
        2. 草案变相扩大了“蓝箱”的作用空间,对发展中国家弊多利少
        3. 草案的法律效力与关键内容有待确定,对个别发达国家的约束有心无力
        4. 草案的后续谈判进展缓慢,美国的消极应对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四、内外兼济: 我国参与后续“蓝箱”规则谈判之应对
    ( 一) 捍卫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坚持“蓝箱”总量削减和特定农产品使用封顶的原则
    ( 二) 把握改革时机,灵活适时地寻求谈判的突破口
    ( 三) 立足本国实际,加大和用足国内的农业支持措施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世贸组织成员继续寻求推进多哈回合谈判的途径[J]. 万怡挺,徐夕夕.  WTO经济导刊. 2012(07)
[2]论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法律制度的完善与重构[J]. 王军杰.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2(02)
[3]论WTO法下的中国法制变化[J]. 张乃根.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1(01)
[4]我国“绿箱”政策的水平、结构及效率[J]. 陈晓群.  经济论坛. 2010(04)
[5]论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和谐构建(上)——基于生存权与发展权平等的理论逻辑[J]. 余劲松,李长健.  法学评论. 2009(01)
[6]中国的国家定位与应对WTO的基本战略——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科交叉之分析[J]. 徐崇利.  现代法学. 2006(06)

博士论文
[1]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及其资金效率研究[D]. 方鸿.西南财经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14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414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8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