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关于直接适用的法与意思自治原则的法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13 17:11
  有别于传统冲突规范的工具性法律选择规则,直接适用理论作为国际私法功能主义方法的体现有其特殊性,其表现出的强制性在私法中很少见。直接适用理论从被提出到现在经历了一个理论和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意思自治原则作为已被广泛接受的国际民商事法律适用原则,和直接适用的法价值取向不同,存在一定冲突。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的结合是必要的,但需要对二者从路径与功能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平衡二者在具体适用中的关系。本文引入了一定的经济学分析的方法,希望通过经济学的实证分析、经验分析使二者的关系更为明确,更易界定。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对于法律在社会运行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社会成本理论阐述最佳立法状态,并结合关于市场经济的伦理判断、法理判断,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适用的法的与意思自治原则的权衡提出立法建议。经济学分析方法作为近年兴起的法学分析方法有其新颖性,经济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传统的分析方式的不确定性,从新的角度对法律问题进行了诠释。但法律问题并不完全等同于经济学问题,经济理论也有其需要不断完善之处。将所有的问题置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之下有“经济学帝国主义”之嫌,无法通过僵化的研究方法解决... 

【文章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第1章 直接适用的法概述
    1.1 直接适用的法的简介
    1.2 关于直接适用的法的若干基本论断
        1.2.1 直接适用的法与冲突规范的区别
        1.2.2 直接适用的法是国内法还是国际法
        1.2.3 直接适用的法与公共秩序保留的区别
        1.2.4 直接适用的法与国际私法统一实体规范的区别
    1.3 直接适用的法的具体运用方法
    1.4 直接适用的法的产生背景
    1.5 直接适用的法的法律选择方法
第2章 关于意思自治原则
    2.1 意思自治原则的简介
    2.2 意思自治原则的法律体现和法律要求
    2.3 意思自治原则与直接适用的法的冲突
第3章 对直接适用的法与意思自治原则的辩证分析
    3.1 直接适用的法与意思自治原则的法律目标
        3.1.1 经济学分析的有关基本概念
        3.1.2 经济学分析有关概念在法律适用解析中的具体运用
    3.2 直接适用的法与意思自治原则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3.3 市场经济的社会价值取向与国际私法法律适用原则
    3.4 直接适用的法与意思自治在具体适用中的冲突和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直接适用的法”与相关立法的完善[J]. 苏颖霞,王卿.  理论探索. 2007(03)
[2]国际私法与经济分析:综述与评析[J]. 吕岩峰,朱莉.  社会科学战线. 2007(02)
[3]经济分析法学的几个基本概念阐释[J]. 钱弘道.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4]“直接适用的法”与合同准据法的确定[J]. 田晓云.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4(02)
[5]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法的价值及功能分析[J]. 左振东.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1)
[6]再论国际私法中“直接适用的法”[J]. 田曼莉.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6)
[7]“直接适用的法”的界定与评析[J]. 刘细良,陈丹.  现代情报. 2003(02)
[8]从意思自治原则的发展历程看自由和秩序的互动关系[J]. 刘秀芳,胡蓉.  当代法学. 2002(11)
[9]美国对华投资趋势预测[J]. 傅晓峰.  经济学家. 2002(01)
[10]“直接适用的法”之解析[J]. 冰青,陈立虎.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2002(01)

博士论文
[1]国际私法上的意思自治[D]. 许军珂.武汉大学 2005
[2]美国冲突法重述晚近之发展[D]. 王承志.武汉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直接适用理论”初探[D]. 王绚.吉林大学 2007
[2]“直接适用的法”在国际私法中的地位探析[D]. 荣伟华.吉林大学 2006
[3]冲突法的经济分析[D]. 孔令杰.武汉大学 2005
[4]论“直接适用的法”[D]. 范亚利.中国政法大学 2005
[5]论冲突规范从美国冲突法革命以来的发展[D]. 于心.中国政法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35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435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7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