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刑法中的个人刑事责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4 04:10

  本文关键词:国际刑法中的个人刑事责任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刑事犯罪普遍滋生,不仅影响了世界和谐与稳定的国际环境,而且破坏了国际社会的正常法治秩序。同时,由于以往国际刑法往往把刑事责任的主体归结于国家,而很少涉及对个人刑事责任的追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世界刑事立法充分发挥作用。 鉴于上述原因,针对个人是否应该成为国际刑事责任的承担主体,国际司法审判实践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例如国际刑事审判实践和混合型法庭的刑事审判实践对个人刑事责任的追究等。国际刑事审判实践主要涉及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前南斯拉夫审判和卢旺达审判等,而混合型法庭的刑事审判实践涉及的是塞拉利昂特别法庭、东帝汶特别法庭、柬埔寨特别法庭等。从上述案件的判决书可以看出,这些刑事审判实践都对个人刑事责任原则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而且对国际刑法相关理论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参考价值。 此外,针对个人刑事责任原则的相关事项,《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也对其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在《罗马规约》中清晰地列明了个人承担刑事责任的相关条件,而且进一步明确规定个人承担刑事责任的相关事项。同时,国际刑事审判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适用《罗马规约》的案例,如托马斯·卢班加·戴伊洛案、刚果诉比利时案等,这些案例不仅表明国际社会对犯有国际罪行的个人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决心,而且从某一方面对个人刑事责任相关事项的完善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文通过对国际刑事审判实践和《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中个人承担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进行阐述,并借此对国际刑事法庭和混合型刑事法庭所管辖的案件进行分析,,在积极肯定其所适用的法律依据的基础上,提出关于追究个人刑事责任方面的完善建议。全文大体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国际刑事责任和个人国际刑事责任相关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内容主要涉及国际刑事责任的概念及构成要件、国际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和法律渊源和个人国际刑事责任的豁免与排除。 第二部分,以国际社会中发生的典型事件和国际刑法领域中著名的案例分析为切入点,分析个人刑事责任原则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予以剖析。内容主要涉及国际刑事审判实践和混合型刑事法庭中的个人刑事责任以及对刑事司法审判模式中个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分析。 第三部分,以《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为基点,结合适用《罗马规约》的案例,分析个人承担国际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并进一步提出完善个人刑事责任相关事项的建议。内容主要包括《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中对个人承担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追究个人刑事责任的启动方式、国际刑事审判实践中适用《罗马规约》的案件分析和对《罗马规约》中追究个人刑事责任的有关规定提出些许建议。
【关键词】:国际刑事责任 个人刑事责任 《国际刑事法院规约》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7.9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1
  • 一、个人国际刑事责任的概述11-33
  • (一)国际刑事责任概念及法律渊源11-17
  • 1. 国际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11-13
  • 2. 国际刑事责任的法律渊源13-17
  • (二)个人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17-28
  • 1. 国际刑事责任主体之个人学说19-22
  • 2. 个人承担国际刑事责任的法律根据22-24
  • 3. 个人刑事责任原则24-25
  • 4. 个人国际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25-28
  • (三)个人刑事责任的豁免与排除28-33
  • 1. 豁免权的种类28-29
  • 2. 个人刑事责任的豁免29-30
  • 3. 个人刑事责任的排除30-33
  • 二、国际刑事审判实践中的个人刑事责任33-51
  • (一)国际刑事审判中的个人刑事责任33-43
  • 1. 国际刑事调查中的个人刑事责任34-36
  • 2. 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36-38
  • 3. 前南斯拉夫审判38-40
  • 4. 种族冲突引起的卢旺达审判40-43
  • (二)国际化的国内刑事法庭中的个人刑事责任43-47
  • 1. 塞拉利昂特别法庭43-44
  • 2. 东帝汶特别审判庭44-45
  • 3. 柬埔寨特别法庭45-47
  • (三)刑事审判模式中个人承担刑事责任之利弊47-51
  • 1. 刑事审判模式中追究个人刑事责任的有利因素47-49
  • 2. 刑事审判模式中追究个人刑事责任的不利因素49-51
  • 三、《国际刑事法院规约》视角下对个人刑事责任的完善51-63
  • (一)《国际刑事法院规约》中追究个人刑事责任的启动方式52-54
  • 1. 缔约国向检察官的提交52-53
  • 2. 安理会向检察官的提交53-54
  • 3. 检察官的自行调查54
  • (二)国际刑事审判实践中适用《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的案件分析54-59
  • 1. 托马斯·卢班加·戴伊洛案55-56
  • 2. 圣灵抵抗军案56
  • 3. 让·皮埃尔·本巴案56-57
  • 4. 达尔富尔案57-58
  • 5. 刚果诉比利时案58-59
  • (三)对《国际刑事法院规约》中追究个人刑事责任的建议59-63
  • 1. 充分保障受害者的诉讼参与权59
  • 2. 提高诉讼效率59-60
  • 3. 细化审前羁押与释放制度的规定60-61
  • 4. 明确非缔约国的义务61-62
  • 5. 完善豁免的相关规定62-63
  • 结语63-65
  • 注释65-71
  • 参考文献71-75
  • 致谢75-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露藜;;论国家元首的豁免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马进保;论国际犯罪中的国家责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6期

3 刘韶华,杜晓君;个人国际刑事责任及相关问题[J];法律适用;2003年09期

4 谢新胜;;略论国际犯罪的主体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6年17期

5 李黎;;国际刑事责任[J];法制与社会;2008年12期

6 张玮;;论国际刑事责任的主体——浅析国家不承担国际刑事责任[J];法制与社会;2008年13期

7 冯艳昌;何山;;浅论国际刑事责任[J];法制与社会;2008年21期

8 文俊方;;试论国家承担国际刑事责任的正当理由[J];法制与社会;2009年06期

9 李颖;;浅议国家承担国际刑事责任[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刘健;;论国际犯罪刑事管辖权的演变[J];时代法学;2006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绍武;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跨国犯罪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林德核;论国际刑法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疏震娅;论普遍管辖原则与国家主权的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张伟;论国际损害责任[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5 张伟;国际毒品犯罪惩治与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王军;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形式论[D];湘潭大学;2005年

7 王柠;论国际刑事责任之主体[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国际刑法中的个人刑事责任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4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44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d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