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核不扩散条约若干问题刍析

发布时间:2021-11-03 05:59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核不扩散机制的核心,但是它决不仅涉及不扩散,而是涉及了核裁军、无核区、安全保证、核禁试、核出口控制、核安全以及反核恐怖等多个相关问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加入核不扩散条约体系,并完善国内立法,建立起了行之有效的相关制度。本文从核不扩散与其相关问题的关系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核不扩散机制面临的挑战,描绘了该机制的远景,并对国际社会和中国完善该机制提出了建议。 

【文章来源】:外交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核不扩散的法律机制
    一、《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框架
        (一)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背景
        (二) 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评价
    二、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有关的若干问题
        (一) 不扩散
        (二) 若干相关问题
            1、核不扩散与核裁军
            2、核不扩散与无核区
            3、核不扩散与安全保证
            4、核不扩散与核禁试问题
            5、核不扩散与核出口控制
            6、核不扩散与核安全
            7、核不扩散与反核恐怖
        (三) 综述
    三、小结
第二章、中国与核不扩散机制
    一、中国与核不扩散条约体系
        (一) 中国与核不扩散相关条约
        (二) 中国的立场
    二、中国与核不扩散相关的国内法律体系
        (一) 中国的国内立法
            1、核安全立法
            2、出口控制立法
        (二) 中国所建立的相关制度
            1、出口控制方面的制度
            2、核安全监督方面的制度
    三、小结
第三章、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有关核问题的基本国际法文件简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核电标准对核安全法规支撑问题的研究[J]. 姬世平.  核标准计量与质量. 2007(01)
[2]从国际法上看防范核恐怖主义的全球合作[J]. 王雷,赵晓乐.  法制与社会. 2007(01)
[3]国际法视野下的中国与核不扩散体制[J]. 赵劲松.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4]朝核伊核考验防扩散机制:要核武还是要和平?[J]. 樊吉社.  观察与思考. 2006(21)
[5]中美关系中的防扩散与反扩散因素[J]. 滕建群.  国际问题研究. 2006(04)
[6]“9·11”事件以来美国的反核恐怖主义政策[J]. 龚洪烈.  国际论坛. 2006(04)
[7]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国际法制度——《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的视角[J]. 李奇伟,彭本利.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06(02)
[8]论防核扩散法律制度[J]. 丁成耀.  法律适用. 2006(04)
[9]防止核武器扩散:思考和设想[J]. 张琏瑰.  世界知识. 2006(05)
[10]核不扩散六十年:检视与展望——卡内基国际不扩散会议侧记[J]. 樊吉社.  国际政治研究. 2006(01)



本文编号:3473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473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b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