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民事诉讼法中的涉外送达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8 05:49
  司法实践中,送达难与执行难一样长期困扰着我们法院。特别是在涉外民商事诉讼中,由于其固有特点,送达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而且涉外送达程序的复杂繁琐也是导致涉外民商事案件审理期限过长的重要原因。为解决这一矛盾,有关机关通过大量的司法解释不断完善涉外送达法律制度以期改善现状,实践中法官也积极的拓展其他的送达途径,以求解决涉外民商事案件中送达难的问题。这一现象也引起了诸多法律学者的注意,其经过研究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但是我国法律界有重实体轻程序的旧疾,虽然我们对此进行了检讨,并一直在努力构建程序正义,然而在实践中程序正义仍然缺位,具体到涉外送达法律制度的领域,则体现为立法与司法上都过于注重送达的完成,而忽视送达制度背后的程序正义。另外法官在法律明确规定的范围之外开拓的送达方式过于侧重实用性,而忽视了合法性要求,而理论学者的研究或者过于理论化缺乏可行性,或者还嫌浅薄尚有深入探讨的空间。有鉴于此,本文着重从以下四个角度分析涉外送达法律制度:第一,涉外送达应该受正当程序原则的约束,这是讨论涉外送达法律制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限制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选择合适的送达方式,也是受送达人就送达问题提出抗辩的重...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送达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涉外送达的性质、意义和范围
        一、送达的涵义、性质与重要作用
        二、本文所讨论的涉外民商事案件送达的范围
    第二节 涉外送达的途径及其合理分类
        一、涉外送达的分类标准
        二、域外送达的途径
        三、域内送达的途径
    第三节 送达与正当程序原则的关系
        一、民事诉讼法中的正当程序
        二、正当程序原则下的送达制度
第二章 海牙送达公约问题
    第一节 公约简介
        一、《海牙送达公约》的发展历程
        二、《海牙送达公约》的适用范围
        三、公约规定的送达途径
    第二节 公约与其他条约的关系问题
        一、各种条约所设计的送达机制不同,相同机制规定的具体实施条件也不同
        二、各种条约在国际法理论上的关系以及实践中的关系
    第三节 公约的强制性和排他性问题
        一、关于《海牙送达公约》的强制性和排他性的含义
        二、《海牙送达公约》的强制性和排他性的争议以及现状
第三章 对于特殊主体——国家的送达问题
    第一节 主权豁免理论的现况
        一、国际法中主权豁免理论的发展
        二、我国国家主权豁免理论发展和态度
    第二节 对国家进行送达现行的途径
        一、美国1976 年《外国主权豁免法》中关于对主权主体进行送达的规定
        二、《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公约》的送达制度
        三、《海牙送达公约》与对外国政府的送达
    第三节 对我国发生的几个典型案例的分析以及经验总结
        一、典型的案例
        二、对上述典型案例的分析
第四章 我国涉外送达问题
    第一节 我国涉外送达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
        一、我国目前涉外送达法律制度概述
        二、审判实践中采用的法律明文规定的送达方式之外的其他送达方式
        三、正当程序下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第二节 域内送达中对分支机构、业务代办人送达方式的检讨
        一、认定合格业务代办人的授权问题
        二、接受送达的合格分支机构
    第三节域内送达中对诉讼代理人送达规定的理解与分析
        一、一审中的诉讼代理人在尚无委托书的情况下,是否可以接受二审文书的送达
        二、A案件中的诉讼代理人是否可以接受关乎同一被告 B 案件的送达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涉外送达的送达方式及法律适用的协调[J]. 徐丽丽.  当代法学. 2003(10)
[2]欧盟统一国际私法的最新发展——民商事司法文书及司法外文书域外送达事项的合作与协调[J]. 肖永平,郭树理.  法学评论. 2001(02)
[3]《国际民事诉讼法概论》(英文)[J]. 陈清波,李双元,谢石松.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4(02)



本文编号:3541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541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e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