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我国受贿罪刑事立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2-08 19:12
  《联合国反腐败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联合国第一部专门用于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也是迄今为止最具有全球性、综合性、创新性的一部国际法律文件。我国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05年10月27日批准了《公约》,此举意味着该《公约》将对以后我国有关受贿犯罪的刑事立法产生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从履行国际条约的义务出发,凡是我国现行立法中与《公约》不一致的内容,都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本文就《公约》和我国现行刑事立法中有关受贿犯罪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并据此提出完善我国受贿罪的刑事立法的建议。 本文从四个部分论述该《公约》对我国受贿犯罪刑事立法的影响。 第一部分首先介绍国际社会惩治和预防受贿等腐败犯罪的立法进程和我国受贿罪立法的发展进程,并尝试对国际刑法规范和我国刑法中有关受贿罪的概念和特征进行归纳。 第二部分在刑事实体法领域比较了《公约》与我国现行刑法中有关受贿犯罪规定的异同。结合国内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在受贿罪的犯罪构成四个要件、受贿罪承担的刑事责任和追诉时效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归纳两者之间的异同。 ...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受贿罪概述
    (一) 国际社会惩治和预防受贿罪等腐败犯罪的立法进程
    (二) 国际规范性法律文件和国际公约规定中受贿罪的概念及其特征
    (三) 我国受贿罪立法发展的进程
    (四) 我国刑法规定的受贿罪概念及特征
二、《公约》与国内刑事实体法在有关受贿罪内容上的比较
    (一) 犯罪构成要件的比较
    (二) 刑事责任的比较
    (三) 追诉时效的比较
三、《公约》与国内刑事程序法在有关受贿罪内容上的比较
    (一) 建立受贿等腐败犯罪预防机制的比较
    (二) 受贿罪等腐败犯罪的刑事执法主体及其独立性的比较
    (三) 对受贿罪等腐败犯罪的诉讼程序控制的比较
    (四) 打击腐败犯罪的国际司法合作方面的比较
四、完善我国受贿罪的刑事立法的构想
    (一) 刑事实体法上的完善
    (二) 刑事程序法上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中国刑事诉讼程序的影响[J]. 夏红.  法学杂志. 2006(03)
[2]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研究[J]. 申小红.  法学杂志. 2006(03)
[3]起诉裁量权的制度化建构[J]. 吴宏耀.  人民检察. 2006(07)
[4]《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国内法的腐败犯罪主体[J]. 管建强.  法学. 2006(01)
[5]履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之探讨——兼论检察权在诉讼制度中的配置与完善[J]. 徐汉明.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6(01)
[6]《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贿赂犯罪之立法完善[J]. 王作富,但未丽.  法学杂志. 2005(04)
[7]关于我国刑事法治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协调的几点初步探讨[J]. 赵秉志.  法学杂志. 2005(01)
[8]奸淫幼女构成犯罪应以明知为前提——为一个司法解释辩护[J]. 陈兴良.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3(06)
[9]论受贿罪构成要件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现行立法及其与理论、司法的冲突研究[J]. 游伟,肖晚祥.  政治与法律. 2000(06)
[10]亚洲国家和地区受贿罪立法的比较研究[J]. 赵秉志,黎全阳,颜茂昆.  法学评论. 1996(02)



本文编号:3713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713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7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