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禁毒政策演变中没收刑的重新崛起
发布时间:2017-05-17 09:25
本文关键词:全球禁毒政策演变中没收刑的重新崛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一百年前,各国为避免毒品侵害,建立了首部国际药物管理公约《国际鸦片公约》;在此后的百年间,国际社会不断重视与加强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与此对应的各国毒品犯罪防治政策亦伴随着刑法理论的演绎而变化,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没收制度的废立过程。没收制度在现代的应用,其目的明确;但其性质存在理论争议,进而引发其刑罚正当性问题。本文旨在借助国际立法与部分国内立法,论证没收刑与没收措施存在的正当性,并提出完善我国没收制度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毒品犯罪 刑事政策 没收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7.9;D924.1
【目录】:
- 中文摘要6
- 英文摘要6-7
- 引言7-9
- 第一章 非法药物滥用与毒品犯罪9-18
- 第一节 各类毒品的总体趋势9-11
- 一、阿片剂9
- 二、可卡因9-10
- 三、苯丙胺类兴奋剂10
- 四、大麻10-11
- 五、新的精神活性物质11
- 第二节 毒品犯罪形势11-14
- 一、非洲11-12
- 二、美洲12-13
- 三、亚洲13-14
- 四、欧洲14
- 五、大洋洲14
- 第三节 非法药物滥用原因分析14-18
- 一、持续地社会不平等15
- 二、移徙15-16
- 三、政治和经济转移16
- 四、新出现的无节制文化16
- 五、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扩张16
- 六、传统价值观转变16
- 七、冲突和冲突后社会16-17
- 八、迅速城市化17
- 九、不再尊重法律17
- 十、地方毒品经济17-18
- 第二章 国际毒品管制框架18-20
- 第一节 《1961年公约》18-19
- 第二节 《1971年公约》19
- 第三节 《1988年公约》19-20
- 第三章 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20-25
- 第一节 荷兰“咖啡馆体制”20-21
- 一、“咖啡馆体制”确立20-21
- 二、“咖啡馆体制”存在原因21
- 三、评价21
- 第二节 英国禁毒政策21-22
- 第三节 美国反毒运动22-25
- 一、首次立法22-23
- 二、短暂合法化23
- 三、现代反毒运动23-25
- 第四章 各国毒品犯罪的刑事立法25-29
- 第一节 关于毒品犯罪的界定25-26
- 第二节 关于毒品犯罪的制裁26
- 第三节 关于毒品犯罪防治的各国国内立法26-29
- 一、美国26-27
- 二、加拿大27
- 三、英国27
- 四、法国27
- 五、日本27-28
- 六、中国28-29
- 第五章 没收29-51
- 第一节 “没收”的起源与形式29-30
- 第二节 刑罚理论依据30-32
- 一、刑罚的发展史30-31
- 二、“没收”的否定性评价31-32
- 第三节 “没收”重现司法领域32-35
- 一、美国没收制度概况32-33
- 二、英国没收制度概况33-35
- 第四节 没收制度的国际立法35-45
- 一、早期双边刑事条约中的规定35
- 二、没收制度的建立:《1988年公约》35-37
- 三、没收制度的完善:司法合作领域37-39
- 四、没收制度的创新:未经刑事定罪的没收39-41
- 五、“没收”的适用范围:国际犯罪41-45
- 第五节 没收制度的国内立法45-51
- 一、德国45-46
- 二、日本46-48
- 三、台湾48-49
- 四、香港特别行政区49
- 五、澳门特别行政区49-51
- 第六章 完善我国没收制度的构想51-55
- 第一节 立法释疑51-52
- 第二节 关于未经刑事定罪的没收制度52-53
- 一、未经刑事定罪的没收制度的性质界定52-53
- 二、我国刑法框架下的实现53
- 第三节 关于没收制度对保护善意第三人权利的设置53-55
- 一、善意第三人的界定54
- 二、我国法律框架下的实现54-55
- 结语55
- 注释55-61
- 参考书目61-63
- 后记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勇安;;荷兰禁毒政策的源起与流变——以“咖啡馆体制”为中心[J];欧洲研究;2006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全球禁毒政策演变中没收刑的重新崛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3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73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