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商事非内国仲裁
发布时间:2023-06-04 20:27
“行为受行为地法支配”是一条古老的法律格言,表现在传统国际商事仲裁中,即仲裁地法在确定仲裁员的资格、组成仲裁庭、进行仲裁的程序以及实体法的适用等问题上拥有无可争辩的权威。然而,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在国际商事仲裁的理论和实践中,却涌现出一种否定“所在地理论”,力图使国际商事仲裁程序完全摆脱仲裁地法的控制和支配的发展趋向。在中国,学界称之为非内国化仲裁,其主要内容是:国际商事仲裁可以不受仲裁程序地国的法律的限制,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也不必由仲裁地国法律赋予。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在申请强制执行之前,不受任何国家法院的监督。任何国家的法院均不能行使撤销此种仲裁裁决的权力。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唯一的补救办法是:或者承认此项裁决的法律效力并予以强制执行,或者不承认该裁决的法律执行并拒绝执行。非内国仲裁既是一个理论性问题,同时它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的产生引起国际商事仲裁领域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并对国际商事仲裁的立法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然赋予国际商事仲裁更多的自治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但并不意味非国内化理论排除所有司法干预,不同国家有关国际商事仲裁的立法所允许的法院干预仲裁程序的程度有所不同,这涉及...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非内国仲裁的基本含义
1.1 非内国仲裁的概念
1.1.1 非内国仲裁的认定标准
1.1.2 非内国仲裁的概念
1.2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国籍
1.2.1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国籍
1.2.2 决定裁决国籍的标准
1.2.3 裁决国籍的冲突 第2章 非内国仲裁理论基础及实践考察
2.1 非内国仲裁的理论基础
2.1.1 国际商事仲裁的性质与非内国仲裁
2.1.2 仲裁制度的特点及价值取向与非内国仲裁
2.1.3 仲裁制度发展的自由化趋势与非内国仲裁
2.1.4 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权的国际分配与非内国仲裁
2.1.5 国际商事仲裁现实发展需要与非内国仲裁
2.2 非内国仲裁的实践考察
2.2.1 非内国仲裁的立法考察
2.2.2 非内国仲裁的司法实践考察
2.3 对非内国仲裁理论的评价 第3章 非内国仲裁的司法监督
3.1 仲裁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3.1.1 仲裁权的取得
3.1.2 仲裁权的实现
3.1.3 仲裁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3.2 对非内国仲裁的司法监督
3.2.1 对非内国仲裁监督的必要性
3.2.2 对非内国仲裁监督的范围
3.2.3 非内国仲裁监督的内容
3.3 对非内国仲裁司法监督权的分配
3.3.1 仲裁地国的监督
3.3.2 承认与执行地国的监督
3.4 公共政策的影响
3.4.1 公共政策的含义
3.4.2 公共政策对非内国仲裁监督的影响 第4章 非内国仲裁理论对我国仲裁司法监督的影响
4.1 我国仲裁法对仲裁司法监督的规定
4.1.1 我国仲裁法对仲裁监督的规定
4.1.2 我国仲裁监督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4.2 非内国仲裁理论对我国仲裁司法监督的影响
4.2.1 对我国仲裁立法的影响
4.2.2 对我国仲裁监督实践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30958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非内国仲裁的基本含义
1.1 非内国仲裁的概念
1.1.1 非内国仲裁的认定标准
1.1.2 非内国仲裁的概念
1.2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国籍
1.2.1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国籍
1.2.2 决定裁决国籍的标准
1.2.3 裁决国籍的冲突 第2章 非内国仲裁理论基础及实践考察
2.1 非内国仲裁的理论基础
2.1.1 国际商事仲裁的性质与非内国仲裁
2.1.2 仲裁制度的特点及价值取向与非内国仲裁
2.1.3 仲裁制度发展的自由化趋势与非内国仲裁
2.1.4 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权的国际分配与非内国仲裁
2.1.5 国际商事仲裁现实发展需要与非内国仲裁
2.2 非内国仲裁的实践考察
2.2.1 非内国仲裁的立法考察
2.2.2 非内国仲裁的司法实践考察
2.3 对非内国仲裁理论的评价 第3章 非内国仲裁的司法监督
3.1 仲裁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3.1.1 仲裁权的取得
3.1.2 仲裁权的实现
3.1.3 仲裁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3.2 对非内国仲裁的司法监督
3.2.1 对非内国仲裁监督的必要性
3.2.2 对非内国仲裁监督的范围
3.2.3 非内国仲裁监督的内容
3.3 对非内国仲裁司法监督权的分配
3.3.1 仲裁地国的监督
3.3.2 承认与执行地国的监督
3.4 公共政策的影响
3.4.1 公共政策的含义
3.4.2 公共政策对非内国仲裁监督的影响 第4章 非内国仲裁理论对我国仲裁司法监督的影响
4.1 我国仲裁法对仲裁司法监督的规定
4.1.1 我国仲裁法对仲裁监督的规定
4.1.2 我国仲裁监督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4.2 非内国仲裁理论对我国仲裁司法监督的影响
4.2.1 对我国仲裁立法的影响
4.2.2 对我国仲裁监督实践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309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830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