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
发布时间:2023-11-27 19:09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国民之间的交流日益扩大。在频繁的交往过程中,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国国民可能会自愿或非自愿地取得他国的国籍。可以说,双重或多重国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然而,对具有双重国籍的人行使外交保护应该遵循怎样的规则较难把握。因此,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对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总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的概述,介绍了外交保护和双重国籍的相关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的法律依据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通过对国际实践中的做法以及国际法委员会的《外交保护条款草案》条文的评析,对双重国籍人的外交保护的两种主要情况进行了说明和分析。第三部分是对我国的借鉴,我国应该有限度地承认双重国籍并建立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制度,并通过国内和国际立法来逐步完善该制度,以更好地保护我国海外华人的利益。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概述
一 双重国籍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一) 双重国籍的概念
(二) 双重国籍的产生原因
二 外交保护制度概述
(一) 外交保护的概念和范围
(二) 外交保护的行使条件和行使方式
三 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的法律依据和研究意义
(一) 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的法律依据
(二) 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的国际实践及草案评析
一 国籍国针对第三国对具有双重国籍的人行使的外交保护
(一) 《关于国籍法冲突的若干问题的公约》的规定
(二) 国际实践中的做法
(三) 《外交保护条款草案》的规定
(四) 评析
二 一个国籍国针对另一国籍国对具有双重国籍的人行使的外交保护
(一) 《关于国籍法冲突的若干问题的公约》的规定
(二) 国际实践中的做法
(三) 《外交保护条款草案》的规定
(四) 评析
第三章 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制度研究对中国的借鉴
一 建立我国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制度的原因
二 建立我国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制度的前提
(一) 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历史和现实分析
(二) 我国承认双重国籍的利弊分析
(三) 我国应该有限度地承认双重国籍
三 建立我国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制度的立法建议
(一) 进行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方面的国内立法
(二) 增进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的国际立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本文编号:3868401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概述
一 双重国籍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一) 双重国籍的概念
(二) 双重国籍的产生原因
二 外交保护制度概述
(一) 外交保护的概念和范围
(二) 外交保护的行使条件和行使方式
三 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的法律依据和研究意义
(一) 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的法律依据
(二) 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的国际实践及草案评析
一 国籍国针对第三国对具有双重国籍的人行使的外交保护
(一) 《关于国籍法冲突的若干问题的公约》的规定
(二) 国际实践中的做法
(三) 《外交保护条款草案》的规定
(四) 评析
二 一个国籍国针对另一国籍国对具有双重国籍的人行使的外交保护
(一) 《关于国籍法冲突的若干问题的公约》的规定
(二) 国际实践中的做法
(三) 《外交保护条款草案》的规定
(四) 评析
第三章 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制度研究对中国的借鉴
一 建立我国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制度的原因
二 建立我国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制度的前提
(一) 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历史和现实分析
(二) 我国承认双重国籍的利弊分析
(三) 我国应该有限度地承认双重国籍
三 建立我国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制度的立法建议
(一) 进行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方面的国内立法
(二) 增进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的国际立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本文编号:3868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868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