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中美欧原材料出口限制争端反思

发布时间:2017-05-24 02:09

  本文关键词:中美欧原材料出口限制争端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美欧原材料出口限制争端是中国在WTO争端解决程序中涉及稀缺资源出口限制的第一案。案件历时两年零七个月,经过专家组程序和上诉机构程序,以中国的整体败诉告终。美欧等国更是借此案投石问路,随后便将矛头直指我国更具战略地位的稀土资源的限制出口措施。案件的失利虽已无可挽回,但是,为了打赢新一轮的世界稀缺资源争夺战,我们有必要对案件的审理过程和审理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总结经验,汲取教训。 中美欧原材料出口限制争端的主要争议焦点包括中国对某些原材料所实施的出口限制措施是否违背《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1条第3款的规定,中国能否引用GATT1994第20条(g)款资源例外来证明其实施的与《中国入世议定书》下义务不符的出口限制措施的合理性,如果中国能够引用这一例外规定,那么,中国是否能够证明其实施的出口限制措施满足例外规定的内容。专家组认为中国对某些原材料所实施的出口限制措施违背了中国在WTO下所应承担的义务;依据文本解释规则,《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1条第3款的措辞排除了中国援引GATT1994第20条作为其违反议定书第11条第3款所载义务的抗辩的可能;从中国所提供的证据上看,中国无法证明其实施的出口限制措施满足GATT1994第20条(g)款的规定。最终上诉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专家组的裁决。也就是,WTO争端解决机构在总体上作出了不利于中国的裁决。 面对这一不利的审理结果,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查漏补缺。一方面,专家组对本案争议焦点的法律分析过程存在纰漏。在GATT1994第20条一般例外的引用问题上,专家组对GATT1994第20条一般例外与《中国入世议定书》间关系的法律解释并没有合理运用条约解释的一般规则,过分扩大了文本解释的作用,忽略了对善意解释和目的解释的考量,得出了一个违背一般法学理论的分析结果;在对GATT1994第20条(g)款的证明问题上,专家组在分析“与保护可用竭的自然资源相关”和“与国内生产或消费的限制措施配合实施”时曾多次引用WTO以往相关案例中所确定的“实质性关系”标准和“不偏不倚”标准,却没有进行正确的适用,而是依据一些更为苛刻的审查标准如“必要性”标准和“效果标准”得出了中国所实施的出口限制措施不符合GATT1994第20条(g)款规定的结论。另一方面,中国在应诉技巧和证据的使用上存在不足。中国在WTO中历练十余载,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应诉经验,但是在对WTO规则的研究上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在对证据的收集和使用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中国要想避免在未来的世界稀缺资源争夺战中为人鱼肉,就必须加强对GATT1994第20条中资源保护条款以及相关判例的研究,依据研究成果针对具体案件选择合适的抗辩理由,并且加强对国内资源保护方面的证据的收集、整理和使用,通过充分有力的证据支持所提出的抗辩。 因此,虽然案件的审理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宏观战略和资源保护政策的贯彻实施,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对案件审理过程和审理结果的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文正是以案件争议的法律焦点为切入,以一般法律解释方法和GATT/WTO以往的相关判例为基础,通过对案件审理过程的分析,指出专家组在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上的错误,,阐明中国在抗辩过程中的失误和不足,为正在进行的中国稀土出口限制争端案提供抗辩思路。总之,我国要想在今后的资源争夺大战中化被动为主动,就应该一方面从源头上加强监管治理完善我国的资源保护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对GATT1994第20条中资源保护条款的研究和有关证据的使用。
【关键词】:原材料 出口限制 中国入世议定书 GATT1994第20条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6.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一、 中美欧原材料出口限制争端的内容11-15
  • (一) 中美欧原材料出口限制争端的起因11-13
  • (二) 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13-15
  • 二、 GATT 1994第20条一般例外与《中国入世议定书》:法律解释15-25
  • (一) 争端当事方的观点15-16
  • (二) 专家组的分析16-18
  • (三) 上诉机构的分析18-19
  • (四) 对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法律分析过程的质疑19-25
  • 三、 GATT 1994第20条(G)款的证明条件:判例分析25-40
  • (一) 措施与保护可用竭的自然资源相关26-31
  • (二) 措施与国内生产或消费的限制措施配合实施31-34
  • (三) 措施满足第20条前言的规定34-40
  • 结论40-43
  • 参考文献43-46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6-47
  • 后记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富强,王衡;TRIPS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执法与争端解决规则评析[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2 翁里,马军;WTO反倾销协议法律适用的困惑——反倾销协议第17.6(ii)条探微[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3 龚柏华;张伟华;;美国就“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执行特定措施”与中国WTO磋商案评析[J];国际商务研究;2007年04期

4 王叔良;;简论关贸总协定解决争端的法律制度[J];政治与法律;1993年02期

5 韩龙;;论IMF与WTO在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上的分工合作关系[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李毅;;与中国有关的专属经济区渔业争端及其解决途径之思考[J];东北亚论坛;2007年02期

7 王宏军;;论印度外资法的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2期

8 赵婧;陈阳军;;关于南沙群岛争端解决的政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年02期

9 奚晓明;关于WTO规则中的非歧视原则在争端解决中的具体运用[J];法律适用;2001年S1期

10 王新;WTO争端解决机制和下一轮谈判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律师世界;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小勇;;论中美欧“稀有资源出口限制争端”的法律问题[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2 叶良;;关于我国农产品贸易摩擦争端的思考[A];第四届农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论文集[C];2007年

3 龚柏华;;“中美出版物市场准入WTO案”援引GATT第20条“公共道德例外”的法律分析[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4 孙立文;;WTO贸易救济争端解决裁决执行问题分析[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5 江必新;程琥;;论判例在WTO争端解决中的适用[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6 孙立文;;浅析WTO争端解决中国诉美轮胎特保措施案的法律意义[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7 张乃根;;试析WTO争端解决履行机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8 易波;李玉洁;;试论美国在WTO/DSM非违法之诉内解决人民币汇率争端的不可行[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9 龚向前;;WTO食品安全争端解决的“全球行政法”思路[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10 冯洁菡;李蔚然;;印度仿制药品过境运输争端适用GATT第5条的分析[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杰;争端解决的重要程序——设立专家组[N];国际商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裴s

本文编号:389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89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f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