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表演者精神权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4 05:11

  本文关键词:表演者精神权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表演者的表演形式、表演的传播方式、传播范围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伴随而来的是表演者精神权利侵权的形式、侵权的范围等也日益呈现出新的特点,传统表演者精神权利构造的合理性以及保护的有效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对表演者精神权利的界定、权利内容的结构等系统研究,为妥善解决表演者精神权利纠纷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撑,也为更好地适用著作权法中有关表演者精神权利的内容以及为司法实践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纠纷解决机制。本文以法哲学、法社会学以及比较法学理论为主要研究工具,由于表演者精神权利的论述从逻辑上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且表演者的精神权利是一种社会权利,因此,运用法哲学和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等方法对表演者精神权利及其法律保护进行系统地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通过对表演、表演者等相关概念的区分,表演者精神权利的历史演变以及表演者精神权利的价值构成与正当性等内容的论述来阐述表演者精神权利的理论基础。同时,运用权利分析的一般构成要件即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来阐述表演者精神权利的权利结构,形成对表演者精神权利的系统认识。 第二个部分主要阐述表演者精神权利侵权行为。将侵犯表演者精神权利的行为分为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对其进行区分的意义在于不仅可以合理的扩大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使表演者的精神权利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而且能够准确地区分表演者精神权利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第三个部分主要论述表演者精神权利的限制与例外。任何权利都不是绝对的,权利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中与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在所难免,表演者的精神权利也不例外。因此,为了协调表演者在依法合理享受精神权利的同时与他人正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对表演者的精神权利作出限制与例外规定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个部分主要是对表演者的精神权利进行比较法的研究,首先考察了国际公约以及法国、德国、日本、美国、英国和我国的立法现状;其次进行了比较分析,反应出当下国际社会对表演者精神权利保护的标准与差异。 第五个部分主要是探讨表演者精神权利的现代困境及重构。尽管通过一系列的国际条约逐步确定了表演者精神权利的保护,但是理论与司法界有关这一权利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正是表演者精神权利的现代困境,基于这些争论的核心与焦点,因此对其进行重构也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而言,对表演者精神权利的重构主要体现为重构人格权法与邻接权法中有关表演者精神权利的关系以及重构合同法与邻接权法中有关表演者精神权利的关系两个方面。
【关键词】:表演者 表演者权 精神权利 权利限制与例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13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引言11-12
  • 一、表演者精神权利的理论基础12-19
  • (一) 表演与表演者12-14
  • (二) 表演者精神权利的历史演变14-16
  • (三) 表演者精神权利的价值构成与正当性16-19
  • 二、表演者精神权利的结构19-22
  • (一) 表演者精神权利的主体19
  • (二) 表演者精神权利的客体19-20
  • (三) 表演者精神权利的内容20-22
  • 三、表演者精神权利侵权行为22-25
  • (一) 表演者精神权利直接侵权行为22-23
  • (二) 表演者精神权利间接侵权行为23-25
  • 四、表演者精神权利的限制与例外25-28
  • (一) 表演者精神权利的期限25-26
  • (二) 对表明表演者身份权的限制与例外26-27
  • (三) 对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权的限制与例外27-28
  • 五、表演者精神权利的比较法研究28-37
  • (一) 国际条约的规定28-31
  • (二) 世界其他国家法律关于表演者精神权利的规定31-35
  • (三) 我国法律的规定35-37
  • 六、表演者精神权利的现代困境及其重构37-42
  • (一) 表演者精神权利的现代困境37-40
  • (二) 表演者精神权利的重构40-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宁;;权利的价值追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左玉茹;;《视听表演北京条约》:表演者权保护体系的进一步完善[J];电子知识产权;2012年07期

3 杨延超;;表演者精神权利结构与本质探析[J];法学论坛;2007年01期

4 郑智武;;论民间表演艺术表演者集体权主体[J];现代法学;2012年01期

5 李宗辉;;论“表演”的类型[J];中国版权;2012年01期

6 李永明;论表演者权利的法律保护[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姚天冲;赵维众;刘姝晶;;保护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若干问题刍议[J];知识产权;2006年05期

8 曲三强;;论影视作品的法律关系[J];知识产权;2010年02期

9 李菊丹;;表演者权保护研究[J];知识产权;2010年02期

10 孙国瑞;刘玉芳;孟霞;;视听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研究[J];知识产权;2011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原晓爽;表演者权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盛锋;表演者权主体理论与立法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白晓东;论表演者权[D];湘潭大学;2007年

3 王海龙;论表演者权[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表演者精神权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9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89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5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