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海域划界的国际法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韩海域划界的国际法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90年代开始,中韩就海域划界问题已经进行了十几轮磋商,磋商局限于黄海划界问题,2015年12月22日中韩正式开启划界谈判。两国谈判的焦点在于划定黄海和东海北部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界限,并附带解决海洋暗礁的管辖权问题。在黄海上,中国主张划界在公平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并考虑淤泥线(si lt line)这一特殊的海底地形因素,按照特殊的自然延伸方法确定两国边界;韩国认为两国是共大陆架的相向国,应采用等距离/特殊情况规则划界。在东海划界中,两国主要面临苏岩礁管辖权争议及外大陆架海域中日韩三国权利主张重叠的问题。苏岩礁管辖权有望与黄海和东海北部划界一揽子解决,因为中国在该海域相对更看重渔业权益的获得与保障。外大陆架划界中,中韩以自然延伸原则对抗日本的等距离标准,问题的关键在于冲绳海槽的性质,即是否产生对大陆架的截断作用。虽然国际司法判例中的标准相对模糊,但冲绳海槽地貌特征突出,地理现实对中韩相对有利。公平解决是海洋划界的最终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无论是中国支持的公平原则,还是韩国倾向的等距离标准都是可以适用的,因为二者本身存在相互融通的关系,而适用的前提是两国达成一致协议。在不诉诸国际司法机构解决的情况下,协议划界才是海洋划界的“首要规则”。除了划界原则及方法外,单一海洋划界、中韩渔业协定、海岸线比例、基点与直线基线等相关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到两国最终界限的确定。关于单一海洋划界,单一划界要求一条可以同时适用于划界区域的海床和上覆水域的单一边界线,由于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不同的海洋制度特征,单一划界仅有权落实200海里内的海洋边界。中韩渔业协定是两国划界前临时性的渔业安排,从两国的文件表述推测,协定对海洋划界的影响力将会是有限的,但毫无疑问的是,一旦产生影响,结果于中国而言不会十分有利。海岸线比例作为一项检验海洋划界结果是否偏离公平性的证明工具,在划界中更多运用到的是不成比例。三步划界法的实际操作中,没有确切的量化标准极大地限制了它的使用。基点的离岸距离与基线的长度影响海洋划界的起始位置,但许多国家在划界时并不采纳相关方宣布的基点和基线,而通常另起炉灶选择双方都能接受的划界基点。区域内的矿产资源前景是两国博弈的动力,也是影响划界结果的重要因素。中韩划界方案很可能将适用公平原则,考虑中韩渔业协定做出的渔业安排,采用等距离等适当的具体方法,排除两国在基点、基线问题上的争议,运用不成比例检验、调整初步界线,以国际法院确立的三步划界方法获得划定一条单一界线的结果,这一界限的达成自然少不了中韩对潜在油气等资源位置的考量。纵观全局,对划界的难易度进行比较的话,中韩在黄海和东海北部200海里以内的海洋划界争议较小,相对容易实现划界;而东海外大陆架海域由于日本的存在及各方对经济因素的考量,短时间内划界难以完成。基于该情况,有必要在三国权利重叠区域设立共同开发区。关于如何进行共同开发,现存三种模型:义务性合作投资模型、超国家性共同机构模型及单一国家管理模型。义务性合作投资模型下相关国协议决策,由共同委员会运营;超国家共同机构模型恰如其名,相关国让渡主权性权利给共同开发的超国家机构,由该机构决策、运营;按照单一国家管理模型运营的话,则由一国主导决策、承担共同开发区域的资源开发,海洋划界条约的缔结向一国倾斜。比较中可以发现中日韩三国相互龃龉,不可能实现主权性权利的让渡,只有类似日韩开发模式的义务性合作投资模型适用于未来三国对东海外大陆架的共同开发。本文对国际法中公平原则/有关情况规则及等距离/特殊情况规则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比较,并以此对中韩两国的划界观点进行辨析,同时借鉴国际司法判例、中越北部湾划界经验及国际海洋边界相关研究探索中韩海域划界问题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中韩 海域划界 国际法 公平原则 等距离 共同开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93.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9
- 一、研究意义11-13
- 二、研究综述13-16
- 三、文章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16-19
- 第一章 中韩海域划界问题概述19-24
- 第一节 黄海、东海概况19-20
- 第二节 中韩海域划界的背景20-24
- 第二章 海洋划界适用原则及相关国际实践24-35
- 第一节 公平原则/有关情况规则及实践25-29
- 一、公平原则/有关情况规则概述25-28
- 二、适用公平原则/有关情况规则的划界实践28-29
- 第二节 等距离/特殊情况规则及实践29-32
- 一、等距离/特殊情况规则概述29-31
- 二、适用等距离/特殊情况规则的划界实践31-32
- 第三节 公平原则/有关情况规则与等距离/特殊情况规则比较32-35
- 第三章 中韩海域划界的主张及国际法依据35-53
- 第一节 中韩黄海划界的主张及依据35-38
- 第二节 中韩东海划界的主张及依据38-42
- 一、苏岩礁管辖权争议38-39
- 二、东海外大陆架划界中日韩重叠的权利主张39-42
- 第三节 中韩海域划界的相关因素42-53
- 一、单一海洋划界43-45
- 二、中韩渔业协定45-47
- 三、海岸线比例47-49
- 四、基点与直线基线49-53
- 第四章 中韩海域划界方案、前景及开发模式探讨53-58
- 第一节 中韩海域划界方案及前景探讨53-55
- 第二节 中韩海域划界未解决下的开发模式探讨55-58
- 结语58-60
- 参考文献60-69
- 后记69-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韩交流年大使专访[J];当代韩国;2007年01期
2 冀边 ,晓桐;中韩建交秘闻[J];国际新闻界;1992年05期
3 季崇威;;中韩建交促进东北亚的和平、稳定、合作和发展[J];亚太研究;1992年05期
4 ;加强中韩合作 促进东亚繁荣[J];当代韩国;1994年04期
5 孙伟;;蓬勃发展的中韩经济关系[J];群言;1994年05期
6 吴德烈;中韩经贸关系现状[J];当代亚太;1997年04期
7 门洪华,刘倩;中韩建交五年来山东与韩国合作的回顾与评估[J];当代韩国;1997年03期
8 朱建平;古代中韩医药交流[J];当代韩国;1998年01期
9 ;第七次“中韩论坛”会议在汉城举行[J];当代韩国;1998年04期
10 詹小洪;;中韩互惠20年[J];新民周刊;2012年3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信哲;;关于中韩建交之际各自相关方关系的调整[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五辑)[C];2013年
2 ;陕西21人的论文在中韩论坛获奖[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3年第4期(总第96期)[C];2013年
3 杨剑龙;;中韩交流中上海、首尔都市文化之比较[A];都市文化研究(第1辑)——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C];2005年
4 刘佳;;中韩关于自主创新的比较及经验借鉴[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5 李虎;;从范畴演进特点看中韩两国传统哲学的异同[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五辑)[C];2013年
6 张东明;;浅析中韩二十年经贸合作进程及发展趋势[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四辑)[C];2013年
7 杨仕辉;吴哲;;美国对中韩彩电回应反倾销比较分析[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姜明辉;蔡敏;;中韩国际物流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分析[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毕大群;;中韩古代武举比较浅论[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10 钟晓兵;宫玲玲;;中韩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竞争分析[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箐文;中韩交流年系列大型活动在京启动[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记者 何建昆;2006中韩经济大论坛在京举行[N];科技日报;2006年
3 莽九晨 周之然;中韩政党研讨会举行[N];人民日报;2007年
4 记者 王宏宇;推动中韩经贸合作深入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记者 舒晋瑜;中韩文学论坛移师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王凡;中韩大学生交流绿色奥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驻京记者 沈尚;中韩举行第16次海运会谈[N];中国水运报;2008年
8 记者武文玲;“中韩青年防治沙漠化委员会”成立仪式在达旗举行[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9 杨霞清;中韩多媒体企业展开合作[N];计算机世界;2004年
10 ;中韩两国开通经贸合作网站[N];中国信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惠景;中韩惯用语教学法及教材编写方案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苗子瑜;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基元;中韩外资准入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朴恩U,
本文编号:393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93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