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中国国家主权豁免的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4-05-18 11:38
  近期中美两国的贸易战将国家主权豁免这一国际法上的古老话题推上了前台,再一次凸显了国家主权豁免的重要地位。2004年12月2日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的通过标志了国际上国家主权豁免的主流理论从绝对豁免主义立场向限制豁免主义立场的转变。我国外长李肇星于2005年9月14日代表中国签署了《公约》,初步表明了中国对限制豁免主义所持的积极态度。但全国人大常委会至今并未通过《公约》,依照中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约》在我国无法得到适用,这就难免让其他国家质疑中国的国家主权豁免立场而限制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本文正是基于我国目前面临的这一问题,回顾中国国家主权豁免的理论与实践,重点分析美国国家主权豁免法和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公约》,结合中国国家豁免立场历史发展的演进,从经济、政治、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从我国的国家利益层面出发,得出结论:中国从绝对豁免主义立场向限制豁免主义立场的转变,不仅有助于中国维护自身利益,同时也可以推动国际上国家主权豁免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国家主权豁免的理论及其发展
    第一节 国家主权豁免的理论介绍
        一、国家主权豁免的涵义及理论依据
        二、绝对豁免主义走向限制豁免主义
    第二节 国家主权豁免的相关国际实践
        一、美国《外国国家主权豁免法》
        二、《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公约》
第二章 中国国家豁免实践历史发展的演进
    第一节 我国的涉诉案件
        一、“两航公司案”和湖广铁路债券案
        二、“仰融案”和“中航油案”
    第二节 我国缔结的相关国际条约
    第三节 我国国内的相关立法
第三章 中国选择限制豁免主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限制豁免理论的发展机遇
        一、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二、限制豁免成为主流理论
        三、防止国家报复
    第二节 限制豁免面临的挑战
        一、国内法规的冲突
        二、国际强行法的特殊性
        三、人权保护的争议
第四章 中国采用限制豁免的前景展望
    第一节 确定中国国家豁免的理论抉择
        一、确定我国采用限制豁免的立法方向
        二、防范限制豁免的滥用
        三、明确对相关主体的豁免立场
    第二节 完善国家主权豁免的相关立法
        一、《公约》的批准
        二、充分考量一国两制下的法域差异
        三、制定有效衔接的国家豁免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9768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9768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4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