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产业安全预警机制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6 22:10
本文关键词:国际贸易中产业安全预警机制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彼此之间产业融合趋势增强,加强各国间产业合作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全球贸易在此基础上不断繁荣,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扩大对外贸易,,抢占国际市场。与此同时,倾销等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越来越多,为出口国带来一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进口国的国内产业安全带来损害。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政策对产业安全进行维护,进出口监测预警机制、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等不断完善,在主要国家和地区产业安全维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的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的开发与研究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在制度完善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本文就采取了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代表国家的产业安全预警机制进行研究,分析我国产业安全预机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设性的完善意见。 本文选择了美国、欧盟两个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印度、巴西两个发展中国家作为比较研究对象。其一是因为美、欧作为中国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研究其产业安全预警机制对双方的进出口贸易有利,可以使我国更了解对方的贸易政策、法律制度、贸易壁垒等情况,便于我国作出相关应对措施,协调进出口贸易,避免贸易摩擦产生。而印、巴作为除中国外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其发展历程、国情等与我国有相似性,对其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的研究可以使我国吸取其发展中的教训,借鉴其发展中的经验,更有实用价值。其二是因为美、欧国家的产业安全预警机制发展较早、制度完备,其有效性、灵活性都值得参考借鉴。印、巴对外实施的贸易救济措施日益增多,印度已经成为世界上运用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对其产业安全预警机制进行研究,可以使我国作出积极应对,知己知彼,才能我国的产业安全预警机制更好的发挥作用。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的概述,主要从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的设立背景、概念、主要内容、法理基础和运行原理对产业安全预警机制作基础介绍,让大家对这一机制有一个初步了解。第二部门与第三部分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对美国、欧盟、印度和巴西的产业安全预警机制作了系统论述,包括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的主管机构、政策法规、运行机制等,并对其分析了与中国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的比较优势以及对我国的启示。第四部分则是对我国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的介绍,包括我国产业安全预警机制面临的挑战,取得的成就,运行机制以及存在的不足和完善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 产业安全 产业安全预警机制 进出口监测 产业损害预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6.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导言10-12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10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三、 本文研究方法11-12
- 第一章 国际贸易中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理论分析12-21
- 第一节 国际贸易中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的目的12-13
-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中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的内涵和法律依据13-18
- 一、 国际贸易中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的内涵13-14
- 二、 国际贸易中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的法律依据14-18
- 第三节 产业安全预警机制运行的基本原理18-21
- 一、 进出口监测预警机制运行原理18
- 二、 产业损害预警机制运行原理18-19
- 三、 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的运行原理19-21
- 第二章 美欧在国际贸易中的产业安全预警机制解析21-30
- 第一节 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产业安全预警机制21-26
- 一、 美国产业安全的政策演变与立法21-23
- 二、 美国产业安全预警的机构设置23-24
- 三、 美国产业安全预警的运行机制24-26
- 第二节 欧盟在国际贸易中的产业安全预警机制26-29
- 一、 欧盟产业安全保护的立法特点26-27
- 二、 欧盟产业安全预警的机构设置27-28
- 三、 欧盟进口监测快速反应机制28-29
- 第三节 美欧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的优势29-30
- 一、 重视对贸易伙伴国贸易政策变化的预警29
- 二、 注重整体利益在产业安全预警过程中的考量29-30
- 三、 评估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壁垒情况保障对外贸易顺利进行30
- 四、 行业协会发挥了基本信息收集和政企沟通作用30
- 第三章 有关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预警机制解析30-35
- 第一节 巴西30-32
- 一、 相关立法与机构设置31
- 二、 预警机制的运行31-32
- 第二节 印度32-33
- 一、 印度相关立法与机构设置32-33
- 二、 印度的重点商品进口监测机制33
- 第三节 巴西和印度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的优势33-35
- 一、 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的建设要结合本国国情,不能一味照搬国外的成功经验34
- 二、 在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加强政府机构与企业、行业协会的联系34
- 三、 对于预警信息快速反应,尽快向上级部门汇报34-35
- 第四章 我国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的现状与完善建议35-43
- 第一节 我国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的现状35-39
- 一、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产业安全面临的挑战35-36
- 二、 我国现有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的运行方式36-37
- 三、 中国现有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的成就与缺陷37-39
- 第二节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的完善建议39-43
- 一、 完善产业安全预警机制中的法律法规40
- 二、 建立贸易壁垒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40-41
- 三、 强化行业协会在产业安全预警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41-42
- 四、 完善产业安全数据库42
- 五、 强化预警机制中对出口产品的监控42-43
- 六、 加强对企业的产业安全预警专业指导43
-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8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8-49
- 后记49-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屏;孙昌增;;紧缺人才的管理创新与保障机制[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2 董倩倩;王伟;郑侠;;浙江省食品安全预警法律机制研究[J];经营与管理;2008年S1期
3 潘悦;构建有效应对反倾销摩擦的行业协会体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4 平海波;;论应对对外反倾销的法律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0期
5 周冬亮;对华反倾销之诉与中国行业协会[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6 陈朴;我国遭遇技术壁垒的现状及行业协会在其中应发挥的作用[J];探求;2003年02期
7 宁向东,匡林荭;中国经济将进入高风险期[J];w
本文编号:398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98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