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视野下的劳工保护与反就业歧视
发布时间:2017-08-01 20:00
本文关键词:国际法视野下的劳工保护与反就业歧视
【摘要】:本文在明确国际法当中关于劳工保护与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和历史渊源的前提下,结合“核心劳工标准”的内容、性质以及历史沿革,探讨当前国际劳工标准与中国劳动法律实践的差距。此外,对比中国当前的劳动法律制度、社会实践和“核心劳动标准”以及“民间”的相关规则,综合判断目前中国是否在劳工保护与反就业歧视上存在着与国际法或实践要求不符之处,并提出当前在各项国际贸易谈判中对于劳工问题的应对策略。文章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劳工标准的国际立法与国际劳工标准的内容。在对比介绍了国际社会在劳工标准问题上的立法与实践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国际劳工标准最主要体现在国际劳工组织(ILO)主持制订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从前述的公约和建议书的分析当中,作者认为国际劳工标准的内涵主要包括劳动者基本权利、就业权利、社会保障、工作条件、特殊群体、工种和部门的保护等内容。依照其不同的安排,基本上可以分为政治性的和经济性的劳工标准两种类别。所谓政治性的劳工标准主要是指基本权利,包括结社自由与集体谈判权、禁止强迫劳动、禁止就业歧视和废除童工四项内容(这些内容在ILO中又被称为核心劳工标准)。经济性劳工标准的普遍内容即为最低工资和工作条件,由于该事项涉及与本文主题无关,在此即不做探讨。第二部分主要从基本劳工权利,禁止就业歧视以及工作条件三个方面阐述国际核心劳动标准规则的内涵和外延,进而讨论ISO26000社会责任标准和SA8000标准在我国实践当中的运用,以明确当前国际社会中对劳工保护和反就业歧视有哪些真正“核心”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际贸易与劳工权利保护的经济关系及WTO框架内贸易与人权的协调关系。随后,本文介绍了民间与相关劳动组织劳动保护与反就业歧视的规则,通过该等论述阐明国际社会对于此方面的态度和一些普遍的做法。第三部分简要阐述中国和ILO的关系,并介绍中国劳工标准和反就业歧视立法的相关内容,指出我国与国际劳工标准之间存在的差距。在国际劳工组织的强势推动下,国际劳工标准的发展又会对我国劳动者保护和反就业歧视提出新的要求。我国已批准了有关公约将国际劳工标准,特别是核心国家劳工标准纳入我国劳动法律体系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义务。即便在WTO的层面上“社会条款”还没有实现,但是在其他一些领域,“社会条款”,或曰“针对劳工标准的贸易制裁”已经在我们的国际贸易领域中出现。我国已经有数千家企业都接受了上述标准的审查,很多企业因未通过导致销售量锐减,甚至出口都成了困难。此外,在本部分中还将提到当前中国劳动法律法规在劳动者保护和反就业歧视方面存在的体制、法治和实践三个方面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在结论部分,通过上述的讨论与分析,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的劳动法律制度相较于国际标准是基本符合的,我们国家在应避免国际谈判中因此而产生的障碍,在国际贸易与外交的舞台上掌握更大的话语权。
【关键词】:国际核心劳工标准 反就业歧视 劳动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98.2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导论9-14
- 一、导言9-11
- 二、文献综述11-14
- 第一章 劳工标准问题基本理论14-22
- 第一节 概念与定义14-17
- 一、国际劳工标准14-15
- 二、国际劳工组织15-16
- 三、“社会条款”16-17
- 第二节 国际劳动法渊源17-22
- 一、联合国文件17-18
- 二、ILO制定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18-19
- 三、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19-22
- 第二章 劳动保护与反就业歧视的国际法规则22-33
- 第一节 国际核心劳工标准的规则内涵及外延22-28
- 一、基本劳工权利23-26
- 二、禁止就业歧视26-28
- 第二节 民间国际劳动保护与反就业歧视规则28-33
- 一、SA8000的内容28-30
- 二、ISO26000的指导标准30-31
- 三、民间规则的作用与评价31-33
- 第三章 中国与国际劳工标准的探讨33-40
- 第一节 中国的劳工保护与反就业歧视33-38
- 一、结社自由33-34
- 二、集体谈判自由34-35
- 三、禁止使用童工35-36
- 四、禁止强迫劳动36
- 五、同工同酬以及消除就业歧视36-38
- 第二节 对策与建议38-40
- 一、积极承担国际义务38
- 二、正确对待社会责任38-39
- 三、加强对企业劳动标准的监管39-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5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5-46
- 致谢46-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建;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世贸组织焦点问题探讨[J];国际贸易问题;2000年06期
2 王铂;;基于现阶段国际贸易发展背景的劳工标准问题探析[J];生产力研究;2012年02期
,本文编号:605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605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