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退出机制及我国的考量
本文关键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退出机制及我国的考量
更多相关文章: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退出机制 海洋权益 利弊分析
【摘要】:即使在全球化的时代,国家利益至上仍然是无可厚非的。中国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署国,在维护公约精神、履行公约义务的同时,理应享拥公约赋予的权利——国家利益,并得到公约的强力保障。然而,作为折衷产物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30年的实施过程中,虽建立起了一套新的海洋法律秩序,但"软法"的迹象显现。就我国岛屿争端的现实来看,公约在争端解决上少有效用,我国的海洋权益屡次被声索国恶意利用公约之名侵占。本文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退出机制,对我国保留公约缔约国身份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结论是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共存,如果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进一步突出,退出公约,可望争取更广大的处理空间。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出版社;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退出机制 海洋权益 利弊分析
【分类号】:D993.5
【正文快照】: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诞生已有30年了,总的来说,《公约》是国际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是根据国际合作、和平等原则而制定的,其中吸取了传统海洋法的一些规则,同时提出了许多海洋法新概念,是国际社会编纂和逐渐发展国际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如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国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邱永丰,张妍;核扩散的逻辑——兼论朝鲜核危机爆发的必然性因素[J];国际论坛;2003年04期
2 李乐;论政府间国际制度与国家的关系——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国为例[J];太平洋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勇;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简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李红梅;NPT的局限性与朝鲜核问题[D];延边大学;2006年
3 许立阳;国际制度背景下的我国海洋环境法律制度建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4 陈明;海洋法中的剩余权利与我国海洋权益的保护[D];兰州大学;2007年
5 朱天白;国际不扩散核武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6 李鹏宇;核不扩散条约若干问题刍析[D];外交学院;2007年
7 齐海英;国际水道利用与保护的法律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D];外交学院;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海盗罪评述[J];现代商业;2007年17期
2 李文沛;;国际法上海盗行为之构成——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01条为视角[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刘张洛;评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新创设的几种海域制度及我国的态度[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王逸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国际关系[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6年02期
5 董跃;宋欣;;有关北极科学考察的国际海洋法制度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解木;;加强专属经济区内海事执法工作的探讨[J];中国海事;2009年10期
7 刘文宗;《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批准和生效对中国具有重大意义[J];外交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8 刘珂;增强海洋意识 捍卫国家权益──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7年02期
9 杨泽伟;;“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李广义;;论专属经济区军事利用的法律问题[J];当代法学;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申进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强制性争端解决机制与海洋环境保护[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2 薛桂芳;胡增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世界海洋实践的影响[A];中国航海学会2005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胡增祥;马英杰;傅学军;;论船舶海上通行权的法律制约[A];中国航海学会1999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宗惠;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积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N];中国水运报;2004年
2 贾宇 副研究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沿海国哪些海洋权益?[N];中国海洋报;2001年
3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 孙志辉;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工作任重道远[N];中国海洋报;2001年
4 记者 陈丹红 戴路;遵守“海洋宪章” 维护海洋权益[N];中国海洋报;2001年
5 杨威;田小明;国际大法官畅谈海洋维权[N];中国海洋报;2004年
6 张召忠;海上战时国际法的发展及运用[N];中国海洋报;2003年
7 徐志良;“中国海监”首次巡航北部湾边界[N];中国海洋报;2004年
8 李安民;中日专属经济区划界刍议[N];中国海洋报;2005年
9 际文;守护蓝色的海洋[N];法制日报;2005年
10 刘绍生 董立万;关于“海洋国土”法定权益维护对策的思考[N];中国海洋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晓莉;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与国际合作[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慈清元;船舶航行权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2 刘泽慧;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的管辖权及国家责任[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刘勇;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简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黎兴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当代国际关系的互动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魏荣辉;国际海盗犯罪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贾晓辉;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宋晓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迅速释放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张珊;公海渔业法律制度及其对中国渔业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高妮;南海划界纠纷中维护我国海洋权益问题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彭翔;论WTO中的仲裁机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18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618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