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涉外网络侵权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06:02

  本文关键词:涉外网络侵权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涉外 网络侵权 法律适用


【摘要】:伴随着智能装备、虚拟技术和社交网络的推进,,如今的人类,从日出到日落、不论工作还是生活,方方面面的交往联络无不与网络息息相关,由此在网络世界中的“越界”也愈发频繁。网络世界具有与物理世界不同的特性,包括其虚拟性、无边界性等方面。这些特性对实践中涉外网络侵权案件的法律适用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传统的连接点,包括侵权行为地、侵权人的具体身份等在网络世界这个虚拟社区很难界定;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以及准据法易落空等。 我国于2010年10月颁布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首次明确涉及网络侵权的法律适用:“通过网络或者采用其他方式侵害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的,适用被侵权人经常居所地法律。”这一规定虽然体现了我国立法者对涉外网络侵权的法律适用的特别关注,但这一条款规定颇为单一,仅仅涉及人格权侵权的法律适用;而且网络也只是作为人格权侵权行为方式列举的其中一种以作特别提示。另外,笔者查询网络侵权相关案例时发现,大多判决中涉及法律适用的部分法官大多只是通过侵权行为地法适用中国法或者直接适用中国法,而且下笔粗略,甚少详尽分析。以上表明,针对我国目前法规和实践现状以及未来可预估的网络侵权愈演愈烈的趋势,笔者认为极有必要以现状为基准,对涉外网络侵权的法律适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本文中,笔者正是着眼于涉外网络侵权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首先分析了涉外网络侵权的概念和特征,其中主要着重从网络特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涉外网络侵权的概念和特征。其次,笔者总结了传统涉外侵权法律适用原则,因为涉外网络侵权作为涉外侵权的新类型,其法律适用的考量必然也应当以传统涉外侵权的的法律适用原则为基准。再次,笔者主要分析了涉外网络侵权对传统涉外侵权法律适用原则带来的挑战,以及实践中出现的新的应对方式。最后,笔者分别对中国的网络侵权法律适用的立法和实践方面做出分析并提出完善建议。笔者认为,面对涉外网络侵权的特殊性,在国内法律尚未制定专门适用的法律时,需要从理念和制度两方面变通适用传统的法律适用规则,包括侵权行为地法这一连接点的扩大解释,辩证地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意思自治原则、来源地规则、权利请求保护地原则等等。
【关键词】:涉外 网络侵权 法律适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7;D92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导言10-11
  • 第一章 涉外网络侵权的概念和特征11-16
  • 第一节 网络的概念和特征11-13
  • 一、 网络的概念11
  • 二、 网络的特征11-13
  • 第二节 涉外网络侵权的概念、特征和类型13-16
  • 一、 侵权行为的概念13-14
  • 二、 涉外网络侵权的概念和特征14-15
  • 三、 涉外网络侵权的主要类型15-16
  • 第二章 传统涉外侵权的法律适用原则及其发展16-22
  • 第一节 传统涉外侵权的法律适用原则16-22
  • 一、 侵权行为地法原则16-18
  • 二、 法院地法原则18-19
  • 三、 共同属人法原则19
  • 四、 最密切联系原则19-20
  • 五、 意思自治原则20-21
  • 六、 有利于受害人原则21-22
  • 第三章 涉外网络侵权的法律适用22-32
  • 第一节 涉外网络侵权对传统侵权法律适用的挑战22-25
  • 一、 对连接点确定的挑战22-24
  • 二、 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24-25
  • 三、 对准据法确定的挑战25
  • 第二节 网络侵权法律适用的新发展25-32
  • 一、 网络侵权法律适用的理论主张25-26
  • 二、 连接点的确定26-29
  • 三、 来源国规则29
  • 四、 被请求保护地规则29-30
  • 五、 网络社区规则30-31
  • 六、 法律选择的单边方法31-32
  • 第四章 我国涉外网络侵权的法律适用及其完善32-42
  • 第一节 我国涉外网络侵权的法律适用的立法32-36
  • 一、 2010 年之前的规则33
  • 二、 201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33-35
  • 三、 最高院涉及计算机网络案件的司法解释35-36
  • 第二节 我国涉外网络侵权的法律适用的实践36-38
  • 一、 我国涉外网络侵权案件的特点36
  • 二、 我国涉外网络侵权法律适用的实践36-38
  • 第三节 我国涉外网络侵权的法律适用的完善38-42
  • 一、 对我国涉外网络侵权法律适用之宏观建议39-40
  • 二、 对我国涉外网络侵权法律适用之微观建议40-42
  • 结语42-44
  • 后记44-45
  • 参考文献45-48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贺杰;论网络侵权案件地域管辖权的确定[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赵兴宏,毛牧然,冷秀丽;网络技术发展与立法适时跟进[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万晓玲;;论博客侵权行为[J];理论界;2006年12期

4 刁广冰;;警防互联网产生的新闻侵权[J];青年记者;2007年18期

5 肖培源;;从人肉搜索看公民隐私权的保护[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08期

6 亢树常;;值得重视的网络侵权问题[J];记者摇篮;2001年12期

7 曹培忠,赵丽,唐红;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和完善[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8 张楠;;网络通缉——正义的讨伐还是违法的行为?[J];法制与社会;2008年07期

9 周友军;;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J];信息网络安全;2010年03期

10 李玲君;;网络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J];知识经济;2010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华;;论海事关系的法律适用规则[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方子冰;;从康建忠挑拨事件评析滥用电子邮件的法律适用[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敬根;;确定内河油污损害索赔法律适用规范的逻辑进路[A];2008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朱谦;;江苏省太湖污染防治法律适用的若干问题——以法律规范冲突为中心[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于培明;白腾飞;赵丹丹;韩慧丽;;销售使用不合格医疗器械的行政处罚问题[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6 张庆彦;;法律适用中的后果考量[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7 余俊;;西部开发中危害环境罪的适用探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8 王国平;;医疗损害赔偿的相关问题分析与规范化处理[A];2007年浙江省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刘超捷;;论安全事故不报、谎报罪——兼论《刑法修正案(六)》第4条规定之不足[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聪;;建立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构想[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强;网络侵权,侵权责任法应当如何规制[N];检察日报;2009年

2 ;网络侵权应当承担相应责任[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3 本报记者 徐亢美;反击网络侵权更加简便有力[N];文汇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许浩;司法解释剑指网络侵权[N];中国经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李晓群;从“骑士音乐网案”看网络侵权[N];安徽日报;2011年

6 记者 刘洋 通讯员 魏杰;局域网成网络侵权“主力军”[N];重庆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赖名芳;剑指网络侵权盗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8 王俊林;“避风港”不是网络侵权免责挡箭牌[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9 记者 姚文平 通讯员 顾慧萍;上海一中院研讨网络侵权审判难点[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10 国家版权局 公安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年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方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茹娇;国际私法中损害赔偿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刘恩媛;国际环境损害赔偿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李婧;侵权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4 夏燕;网络空间的法理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彦志;侵权法律选择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6 侯晓蕾;行政应急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徐伟;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理论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邹龙妹;俄罗斯国际私法中的冲突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许瑛;法国营业资产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10 田晓云;论国际商事惯例及其适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恽李娜;涉外网络侵权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2 雷勇;论网络侵权责任的成立与承担[D];吉林大学;2012年

3 徐肖烨;网络侵权责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任桂霞;涉外网络侵权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5 范昌龙;网络侵权法律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6 陈启政;网络侵权法律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王亚琼;人格权网络侵权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何敏;网络侵权问题探讨[D];重庆大学;2012年

9 龚庞鑓;网络侵权问题的伦理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霞;涉外网络侵权的司法管辖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71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671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2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