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推国际仲裁的海洋法公约机制应对
本文关键词:菲推国际仲裁的海洋法公约机制应对
【摘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机制具有整体上的强制性。《公约》构建了司法管辖、仲裁管辖和辅助管辖等多元异质性强制管辖,架构了前置程序、识别程序、初步程序和审裁程序等多重次序性强制程序。针对菲律宾就中菲南海争端单方强推的国际仲裁,我们可以立足于争端强制解决机制的多元异质性与多重次序性,让《公约》机制为我所用,为中国所持的"双不"立场提供清晰的国际法注解,寻求中国主权维护之策,并为日后类似侵蚀中国主权的行为提供预防性立场注解,以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应利用初步程序,坚持前置程序理据,对仲裁法庭受案提出反对主张,利用对事管辖和时间效力阐明仲裁法庭无管辖权的法理所在,利用裁决属性搁置可能的不利裁决,以维护国家主权。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争端解决机制 强制管辖 强制程序 机制对策
【分类号】:D993.5;D994
【正文快照】: 2014年3月菲律宾利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为《公约》)争端强制解决机制,单方强推仲裁程序,主张对仁爱礁等争议岛屿拥有唯一主权,“历史性地向北京发起挑战”[1]。早在2013年1月,菲律宾就向中方发出外交照会和发表了所谓的南海主权仲裁声明,拟单方强推仲裁程序。菲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飞腾;;国内政治与南海问题的制度化——以中越、中菲双边南海政策协调为例[J];当代亚太;2012年03期
2 吴慧;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强制解决争端程序的强制特性[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3 吴慧;;国际海洋法争端解决机制对钓鱼岛争端的影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古俊峰;;和平解决中日东海划界争端的法律程序之纬[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管建强;;南海九段线的法律地位研究[J];国际观察;2012年04期
6 汪筱苏;刘海裕;;南海问题的国际法考量——以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为视角[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年07期
7 曹群;;南海争端与国际仲裁:菲律宾之妄诉[J];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04期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菲律宾共和国政府联合新闻公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4年34期
9 贺蓉;贾晓辉;;浅析UNCLOS海洋争端解决机制的强制性及我国的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06期
10 李金明;;南海局势与应对海洋法的新发展[J];南洋问题研究;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永红;;分散的权力:从MOX Plant案析国际法庭管辖权之冲突[J];法学家;2009年03期
2 管建强;;和平解决东海划界争端之方法探究[J];法学;2008年11期
3 李铮;解决国际淡水资源争端的条法化综述[J];国际资料信息;2002年10期
4 项雪平;;我国与邻国海洋划界研究的动向及展望——基于中国知网的实证分析[J];法治研究;2013年06期
5 苏小曼;;浅析国际法视野下的南海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4年01期
6 张悦;陈宗海;;国内南海问题相关研究概述[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4年01期
7 张洁;;对南海断续线的认知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国际政治研究;2014年02期
8 潘俊武;;剖析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强制争端解决机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9 沈贺;;我国海洋争端原因以及维权战略[J];改革与战略;2014年09期
10 杨玲;吕寅;李倩楠;;2013年中文仲裁研究文献综述[J];北京仲裁;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永红;;分散的权力——从MOX Plant案析国际法庭管辖权之冲突[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赵秋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仲裁庭第一案的启示——南方金枪鱼案述评[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5年卷第1期 总第1期)[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卫彬;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关越;国际海洋争端解决机制的经济学分析:一个“适当论”的视角[D];吉林大学;2013年
3 田辽;南海争端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郑志华;南海地图的法理解读与包容性海洋秩序的建构[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5 李任远;国际法中的历史性权利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吉燕;钓鱼岛归属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媚;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岛屿的界定[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源泉;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职责及其建议的效力[D];外交学院;2011年
4 张锋茹;专属经济区非沿海国军事活动的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朱文思;论大陆架划界公平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宣纯捷;大陆架划界规则及其实践意义[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詹丹凤;南海争端的国际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杨博超;国际司法机构管辖权冲突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张璇;公海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的探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10 潘丹;从国际法角度看当今中日东海争端[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滨生;我国与《海洋法公约》的争端和解机制[J];当代法学;2002年10期
2 李广义;东海大陆架划界争端国际法依据辨证[J];当代法学;2005年03期
3 朱凤岚;;“自然延伸”还是“中间线”原则——国际法框架下透视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争端[J];国际问题研究;2006年05期
4 陈庆鸿;;菲律宾南海政策的调整及其原因[J];国际资料信息;2011年10期
5 李路曲;菲律宾多党政治面临的挑战与民主的发展[J];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01期
6 张卫彬;;南海U形线的法律属性及在划界中地位问题[J];当代法学;2013年02期
7 沈伟;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争端解决机制[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6年03期
8 汪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南海争端的解决[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张小明;;影响未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因素[J];当代世界;2010年06期
10 本刊记者;;采访菲律宾自由党联合主席、众议长费利西亚诺·贝尔蒙特[J];当代世界;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N];人民日报;2004年
2 ;[N];人民日报;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卿;;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认识[J];中国法律;2002年01期
2 孙艳丽;WTO争端解决机制探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孙智慧;论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优点及不足[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王春婕;论发展中国家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有效运用[J];当代法学;2002年11期
5 陈立虎;论WTO争端解决机制适用的协定、诉讼和主体[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王新;WTO争端解决机制和下一轮谈判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律师世界;2002年02期
7 张乃根;论中国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对策[J];政治与法律;2003年01期
8 赵柯;WTO争端解决机制述评[J];当代法学;2003年07期
9 苗文;WTO争端解决机制对中国的挑战及其法律思考[J];前沿;2003年06期
10 黄进才;WTO争端解决机制:定性与适用[J];行政与法;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敏友;;WTO争端解决机制:成就与问题[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孙立文;;简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作为控制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工具[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余敏友;;论欧共体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政策与实践[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周明钱;;浅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调解[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5 金孝柏;;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程序正义[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6 李巧玲;;小议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执行争议程序[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龚柏华;;入世以来中国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回顾与展望[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敬;;浅析WTO争端解决机制与中国的应对[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应对措施和建议——市法学会等召开学术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立武;;国内法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地位[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军;WTO争端解决机制介评及应对策略[N];福建日报;2002年
2 张卫;WTO争端解决机制简介[N];法制日报;2002年
3 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陆燕;WTO争端解决机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N];国际商报;2001年
4 韩立余;对争端解决机制的再认识[N];国际商报;2003年
5 张晓东;争端解决机制面临挑战[N];国际商报;2003年
6 彭刚;最实用的争端解决机制[N];辽宁日报;2001年
7 陈 彬;发展中的APEC争端解决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5年
8 记者杨晴川;研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N];人民日报;2002年
9 雷帆;商务部:中国“入世”5年尚无主动起诉记录[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10 陈蒋齐;关注WTO争端解决机制[N];厦门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燕琼;WTO争端解决机制问题与改革[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高田甜;WTO争端解决机制证明负担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权家敏;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选择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梁鹰;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郑鹏基;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6 吕微平;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正当程序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赵恩广;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争端解决机制在WTO框架下的并存及拓展[D];复旦大学;2010年
8 易波;WTO非违法之诉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王永杰;WTO补贴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10 印辉;WTO环境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虹;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蓝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轶坚;《能源宪章条约》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管辖重叠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徐晟;南共体争端解决机制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5 孙健;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运用策略[D];兰州大学;2011年
6 白凯;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与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朱红春;论WTO争端解决机制在两岸贸易争端中的适用[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8 张爱娥;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与问题[D];吉林大学;2005年
9 汪洋;WTO争端解决机制不对称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10 许海秋;发展中国家参与并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16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716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