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反倾销规则中的损害认定制度探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13:41
本文关键词:WTO反倾销规则中的损害认定制度探究
【摘要】:反倾销制度是WTO许可使用的贸易保护措施之一,因其启动简便、作用有效、直接且隐蔽的特点,日益得到各成员方的重视和援用。反倾销制度的目的在于抵制对进口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倾销,而非普遍地打击倾销本身。反倾销措施的启动须以调查机关对倾销进口产品致使国内产业遭受损害的肯定性结论为前提。因此,产业损害认定的相关问题在反倾销调查中意义重大,它不仅是调查的核心内容,更是限制反倾销措施滥用的重要环节。 中国作为WTO成员方,反倾销立法及实践均须符合WTO规则。为此目的,制度上明确《反倾销协定》第3条“损害认定”的含义是充分运用国际规则的前提。调查机关对事实、数据的深入挖掘与审慎分析则是规则得以适用的必要条件,也是合理利用国际反倾销法律制度,维护进口国产业良好发展环境、合法利益及全球公平贸易秩序的重要环节。 本文立足WTO《反倾销协定》现有规则的合理性及通行解释,以求对《反倾销协定》规则中的模糊与不确定性之处加以明晰。文章亦将从实践的视角和操作的层面关注和讨论如何描述、体现倾销损害,以得到争端解决机构的采纳与认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反倾销立法和实践,对有关问题提出改进的参考方案。 本文的论述逻辑如下: 第一章介绍倾销、反倾销的含义、特征;损害认定制度的概要内容,及其在反倾销中的价值,为后文的展开提供框架。 第二章通过分析同类产品与国内产业来构建损害认定客体的确立标准。 第三章在总结WTO争端解决机制及成员方实践的基础上,对损害的审查(包括实质损害、实质损害威胁和实质阻碍)的具体因素和要求进行解释和明确,并探讨了累积评估的适用。 第四章通过比较WTO框架下规则标准的变迁及中国实践经验,探讨了倾销进口产品与国内产业损害间因果关系程度及真实性的标准问题,并讨论了中国运用策略上的转变。 第五章以欧盟的实践为例,对损害幅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探讨中国采纳适用的可能性及步骤问题。 结论部分总结了各章关于中国立法和实践完善的要点。
【关键词】:WTO规则 损害认定 实质损害 因果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6.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4
- 第一章 反倾销损害认定制度概说14-19
- 第一节 倾销性质的界定14-15
- 1.1.1 价格歧视是倾销的本质14
- 1.1.2 倾销的动机及影响分析14-15
- 1.1.3 判断构成倾销应考虑的因素15
- 第二节 反倾销法律制度的特征15-16
- 1.2.1 反倾销规则的法律渊源广泛16
- 1.2.2 反倾销规则程序法与实体法界限的模糊性16
- 1.2.3 反倾销规则的性质为行政法16
- 第三节 损害认定是反倾销规则的核心组成部分16-19
- 1.3.1 损害认定的主要内容17-18
- 1.3.1.1 损害客体的界定17
- 1.3.1.2 损害的种类及衡量因素分析17-18
- 1.3.1.3 因果关系的认定18
- 1.3.1.4 损害幅度的确定18
- 1.3.2 损害认定制度在反倾销法中的价值18-19
- 第二章 反倾销损害认定的客体表现形式及其分析19-35
- 第一节 “同类产品”的界定分析19-27
- 2.1.1 同类产品的认定属成员方调查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范畴19-21
- 2.1.1.1 欧盟关于同类产品认定标准的规定19-20
- 2.1.1.2 中国关于同类产品认定标准的实践与立法存在的问题20
- 2.1.1.3 同类产品认定的实证分析20-21
- 2.1.2 同类产品认定标准中相似性的基础要素——物理特征21-23
- 2.1.2.1 美国立法与实践的客观物理标准21-22
- 2.1.2.2 欧盟立法与实践的客观物理标准22
- 2.1.2.3 中国立法与实践的客观物理标准存在的问题22-23
- 2.1.3 同类产品认定标准中的产品的用途与竞争关系的考量23-27
- 2.1.3.1 同类产品是“直接竞争或可替代产品”的一个子概念23
- 2.1.3.2 同类产品认定中产品用途与竞争关系的评估23-26
- 2.1.3.2.1 产品用途及其互换性因素对同类产品认定的影响23-25
- 2.1.3.2.2 消费者的意见对同类产品认定的影响25
- 2.1.3.2.3 产品价格对同类产品认定的影响25
- 2.1.3.2.4 同类产品认定中产品用途与竞争关系分析示例25-26
- 2.1.3.3 半成品分析法在同类产品认定时的作用26-27
- 第二节 “国内产业”的界定分析27-35
- 2.2.1 合格的国内生产者认定标准的立法与实践27-29
- 2.2.2 “一个主要部分”认定标准的立法与实践29-30
- 2.2.2.1 同类产品国内总产量可能存在多个主要部分29-30
- 2.2.2.2 中国在国内产业界定中的立法与实践存在的问题30
- 2.2.3 申请人代表性与国内产业的独立关系30-35
- 2.2.3.1 申请人代表性条款与国内产业的认定无关31
- 2.2.3.2 对调查机关自由裁量权的限制31-32
- 2.2.3.3 中国申请人代表性与国内产业认定立法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32-35
- 第三章 反倾销损害的审查35-48
- 第一节 对倾销进口产品数量及价格影响的考虑35-37
- 3.1.1 倾销进口产品数量标准中“大幅”不是一项量化标准36-37
- 3.1.2 倾销进口产品数量及价格不是明确裁决要求37
- 第二节 倾销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影响的评估37-46
- 3.2.1 强制性评估清单的地位和作用分析38-39
- 3.2.2 “评估(evaluation)”的含义及要求分析39-41
- 3.2.2.1 产业指标相关性与全面评估义务39-40
- 3.2.2.2 中国反倾销法产业损害审查立法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40-41
- 3.2.3 实质损害威胁的审查标准分析41-44
- 3.2.3.1 认定实质损害威胁的特定要素与持续性倾销的影响42-43
- 3.2.3.2 实质损害威胁审查因素实证分析43-44
- 3.2.4 实质阻碍的审查标准分析44-46
- 3.2.4.1 处于萌芽期的国内产业的认定标准44
- 3.2.4.2 新兴产业的认定标准44-45
- 3.2.4.3 WTO有关实质阻碍规则的发展与完善建议45-46
- 3.2.4.4 中国反倾销法中实质阻碍审查标准立法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46
- 第三节 对多成员方倾销进口产品的累积评估46-48
- 3.3.1 累计评估不须以对单个国家的评估作为条件46-47
- 3.3.2 强制累计评估的利弊分析47-48
- 第四章 倾销进口产品与国内产业损害的因果关系的界定48-52
- 第一节 WTO框架下因果关系标准的沿革48-50
- 4.1.1 因果关系程度的认定48-49
- 4.1.1.1 “主要原因”标准的利弊分析49
- 4.1.1.2 “原因之一”标准的利弊分析49
- 4.1.1.3 强化“非归因要求”的利弊分析49
- 4.1.2 明确“已知”其他影响因素的范畴对因果关系认定的影响49-50
- 第二节 中国关于因果关系标准的立法与实践分析50-52
- 4.2.1 中国关于因果关系标准的规定与实践变化50-51
- 4.2.2 中国对因果关系认定标准的立场分析51
- 4.2.3 因果关系认定标准的宽严程度对损害认定的影响分析51-52
- 第五章 损害认定中损害幅度的确定52-55
- 第一节 《反倾销协定》中的从低征税规则与欧盟的实践52-53
- 5.1.1 从低征税规则的要求分析52-53
- 5.1.2 欧盟从低征税经验利弊分析53
- 第二节 从低征税规则在中国的前景53-55
- 5.2.1 对从低征税规则在中国的现状分析53-54
- 5.2.2 中国对计算损害幅度立法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54-55
- 结语:WTO框架下中国反倾销损害认定规则与实践的完善55-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亮;;反倾销损害调查中同类产品认定问题比较研究[J];时代法学;2006年06期
2 宋和平;产业损害调查中的五大问题[J];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731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731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