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托管的国际法研究——兼论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问题
本文关键词:琉球托管的国际法研究——兼论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问题
【摘要】: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琉球托管问题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但常常为人忽视的地位。美国"二战"后托管琉球并于20世纪70年代将琉球"返还"日本,并将钓鱼岛非法划入"归还领土"之列,这成为日本对钓鱼岛主权主张的重要一环。本文另辟蹊径,围绕琉球托管问题和钓鱼岛争端的关联,在挖掘中日间琉球交涉及此后美国托管琉球的历史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托管制度,论证美国托管琉球及美日私相授受琉球的非法性,为我国反驳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主张提供有力论据。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关键词】: 琉球 国际托管制度 钓鱼岛争端 剩余主权
【基金】:中国太平洋学会重大项目“东、南中国海诸岛中有争议岛屿的史地考证及相关问题研究”(220021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23;D99
【正文快照】: 2012年,围绕着日本政府的“购岛”闹剧和“国有化”行径,钓鱼岛①(日称“尖阁列岛”)争端使两国的对立状态一触即发。美国的介入则让中日岛屿争端呈长期化、复杂化趋势。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归属问题上,中日两国的主张针锋相对。我国对钓鱼岛主权主张简而言之是:钓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绍峰;袁家冬;;琉球群岛相关称谓的地理意义与政治属性[J];地理科学;2012年04期
2 戚其章;日本吞并琉球与中日关于琉案的交涉[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3 汪晖;;琉球:战争记忆、社会运动与历史解释[J];开放时代;2009年03期
4 汪晖;;冷战的预兆:蒋介石与开罗会议中的琉球问题——《琉球:战争记忆、社会运动与历史解释》补正[J];开放时代;2009年05期
5 李艳娜;;“委任统治制”与“国际托管制度”之比较[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08期
6 米庆余;琉球漂民事件与日军入侵台湾(1871—1874)[J];历史研究;1999年01期
7 鞠德源;评析30年前日本政府《关于尖阁诸岛所有权问题的基本见解》[J];抗日战争研究;2002年04期
8 李艳娜;;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托管制度方案与中国[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孙建社;;贝劳独立与托管制度的终结[J];世界知识;1995年01期
10 陈占彪;;琉球人:“日本不是我们的祖国!”[J];社会观察;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贵;60年代前期中日关系研究[J];安徽史学;2002年02期
2 高凡夫;李天刚;;中共主要领导人早期中日友好思想述论——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和周恩来为中心[J];安徽史学;2010年02期
3 尹玲;;美国占领下的冲绳(1945-1972)[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安成日;李金波;;试论二战后美国托管冲绳政策的形成(上)[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孙红艳;;影响中日LT贸易实施的政治因素[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张毅;;琉球群岛法律地位的国际法分析——兼论东海划界问题的新思维[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孙瑜;;《美日行政协定》签订之始末[J];东北亚论坛;2009年06期
8 朱凤岚;中日东海争端及其解决的前景[J];当代亚太;2005年07期
9 金熙德;;经济利益·地缘政治·意识形态——二战后日本对华外交基点的摇摆[J];当代亚太;2008年01期
10 代金宝;;台湾问题中的日本因素研究[J];党政干部学刊;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侯中军;;困中求变:1940年代国民政府围绕琉球问题的论争与实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2 胡澎;;日本民间对华友好团体与中日关系[A];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2012年第1期(总第106期)[C];2012年
3 陈小冲;;1943~1945年台湾光复前后史事述论[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键;;“台湾问题”与日本——历史与现实的述论[A];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2012年第4期(总第109期)[C];2012年
5 王可菊;;钓鱼岛及其在东海划界中的地位[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6年卷第一期[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少东;日美冲绳问题起源研究(1942-1952)[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杜娟;安全与发展的博弈[D];南开大学;2010年
3 滕帅;追寻缓和:英国与第二次柏林危机(1958-1961)[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颜海燕;违反国际人道法犯罪的个人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张卫明;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D];复旦大学;2011年
6 鞠维伟;英国二战期间及战后初期处置德国的政策研究(1943-1949)[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民军;日本战争赔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赵树廷;清代山东对外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丁春梅;清代中琉关系档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姚百慧;应对戴高乐主义:美国对法政策研究(1958-1968)[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峰;战后国际格局下的琉球问题[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常飞;琉球独立运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崔吉燕;钓鱼岛归属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亓玉花;历史地理文献中琉球名称之考述[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陈震;夏子阳使琉球及其对中琉友好关系的贡献[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春泉;国家档案收回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吕芳;中日关系“蜜月期”(1978-1989)文化交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德昆;“道义外交”与新中国对日策略[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静;英国与《澳新美同盟条约》(1945-1952)[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栗焦阳;试析1948年意大利大选与美国的对意政策[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戚其章;日本吞并琉球与中日关于琉案的交涉[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2 戴东阳;;何如璋与早期中日琉球交涉[J];清史研究;2009年03期
3 王海滨;;琉球名称的演变与冲绳问题的产生[J];日本学刊;2006年02期
4 刘江永;论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问题[J];日本学刊;1996年06期
5 修斌;常飞;;琉球复国运动的历史回顾[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勇;琉球谜案[J];世界知识;2005年15期
2 ;琉球群岛往事[J];共产党员;2010年24期
3 沈伟烈;;琉球·岛链·大国战略[J];领导文萃;2006年05期
4 王红强;;有关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成因探究[J];商品与质量;2010年SA期
5 宋子玉;;钓鱼岛争端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比较分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6 高健军;;从新海洋法看中日东海划界问题[J];太平洋学报;2005年08期
7 江淮;;望琉球而兴叹[J];世界知识;2010年21期
8 ;蒋介石两次拒绝收回琉球群岛[J];共产党员;2008年14期
9 汪幸福;;美曾想把琉球交给中国[J];东北之窗;2006年05期
10 金满楼;;琉球的陷落:一段悬而未决的外交冲突[J];中国报道;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小童;刘秦玉;胡海波;Miyazawa Yasumasa;贾英来;;琉球海脊与太平洋西边界流[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孙军;刘东艳;钱树本;;琉球群岛及其邻近海域的浮游硅藻——1997年夏季的种类组成和丰度分布[A];中国海洋学文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研究(二)[C];2000年
3 郑小童;刘秦玉;胡海波;Miyazawa Yasumasa;贾英来;;琉球海脊与太平洋西边界流[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4 刘东艳;孙军;钱树本;;琉球群岛及其邻近海域的浮游甲藻——1997年夏季的种类组成和丰度分布[A];中国海洋学文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研究(二)[C];2000年
5 柴心玉;孙军;刘东艳;钱树本;;琉球群岛邻近水域叶绿素a分布与水团和跃层的相关性[A];中国海洋学文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研究(二)[C];2000年
6 赵金海;王振宇;;冲绳海槽新生代构造深化讨论[A];海洋地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黄朋;李安春;胡宁静;;冲绳海槽黑色与白色浮岩对比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韩波;张训华;杨金玉;孟祥君;;东海磁场特征及向上延拓处理[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赵泉鸿;吴永华;石学法;;菲律宾海北部底质沉积中的深海底栖介形虫[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方国洪;徐晓庆;魏泽勋;王永刚;王新怡;;渤海东海垂向位移负荷潮和自吸—负荷位势[A];辽宁省气象局、丹东市气象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11年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轶博;日本强化琉球群岛军力封锁中国远洋海军[N];国防时报;2011年
2 张国红;一语轻言损国权[N];中国档案报;2004年
3 郑其明 林国川;北管音乐 感人的乡音[N];音乐周报;2002年
4 康夫;世界三大地震带[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5 何鹏;中国专家提多种措施反制日本[N];国防时报;2010年
6 李云峥;稀有金属“暗战”升级[N];中国商报;2010年
7 ;钓鱼岛历史[N];中国海洋报;2003年
8 武卫政;我国已建立海啸预警系统[N];人民日报;2005年
9 迎南;西太平洋美军“岛链”情结[N];中国国防报;2004年
10 李敦球;韩国现代学者看朝鲜战争[N];福建工商时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少东;日美冲绳问题起源研究(1942-1952)[D];南开大学;2010年
2 黄莉娜;国际合作打击索马里海盗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璇;中日钓鱼岛争端与东海大陆架划界[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姜华;中日关于钓鱼岛的争端[D];延边大学;2006年
3 宋玉祥;中日钓鱼岛争端之解决的国际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王德水;从国际法视角看中日钓鱼岛之争[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李艳娜;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国际托管制度[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潘洋洋;浅析中美两国主流媒体对钓鱼岛事件报道的差异[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徐常三;琉球海流起源及其变化特征的初步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杨永斌;冷战后美国在台湾的战略利益[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9 亓春霞;中尺度海—气耦合模式MM5V3/ECOM-si对黄东海入海气旋的模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李燕;东海黑潮盐度的月际变化及成因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57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757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