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散布“航空诈弹”行为的刑法规制
本文关键词:论散布“航空诈弹”行为的刑法规制
【摘要】:散布"航空诈弹"行为是《国际航空安保公约》界定的"非法干扰行为",其法律性质属于严重违法行为甚至是犯罪;散布"航空诈弹"构成犯罪的行为要素必须具备恐怖性、欺骗性、传播性强的特点;散布"航空诈弹"行为的犯罪客体不是公共安全而是社会管理秩序。本罪只能作为结果犯处理,不应当升格成举动犯。本文对于本罪危害结果的认定给出了细化、具体标准;并提出对此罪的处罚应当体现"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的观点。
【作者单位】: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暨法学院;
【关键词】: 航空诈弹 社会秩序 形式理性 危害结果
【基金】:中国法学会2013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GLS2013D245) 中国民航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QD19X)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93.4
【正文快照】: 近年来我国民航客机遭遇匿名恐怖信息迫降事件频发,仅在2012下半年就接连发生3起较大影响的迫降事件。①这种诈称飞机上有爆炸的行为,有学者将其描述为散布“航空诈弹”的行为,鉴于其给民用航空运输秩序带来严重困扰和巨大损失的现状,我们有必要加强对此类行为进行刑事法律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文华;;论刑事法治视野中的犯罪既遂标准[J];法学评论;2009年02期
2 李晓明;;欧美“轻轻重重”刑事政策及其借鉴[J];法学评论;2009年05期
3 赵秉志;彭新林;;“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范围如何确定——对刑法典第246条第2款但书规定的理解[J];法学评论;2009年05期
4 娄永涛;王小军;;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0年21期
5 姜嫦蓉;;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中虚假恐怖信息的认定——以地震谣言为切入点[J];法制与社会;2011年33期
6 袁建伟;赵静;;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研究[J];法治研究;2008年06期
7 袁建伟;;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贾学胜;;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之实证解读[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周隽,周钢志;非法干扰行为及防范[J];中国民用航空;2003年12期
10 郑定伟;;民用航空的非法干扰[J];中国民用航空;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作全;王立明;;论商业贿赂的法律规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2 唐世月,贺志军;中、德污染环境犯罪的若干问题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冯凡英;关于量刑情节的几个问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刘士心;;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中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研究[J];北方法学;2007年06期
5 张君周;;民用航空“非法干扰行为”再探讨——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7》最新修改为视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竹怀军;利子平;;“不知法不免责”原则价值的嬗变与选择——违法性错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比较考察及借鉴[J];比较法研究;2007年05期
7 谈中正;;刑法介入商事仲裁的理论反思——对“枉法仲裁罪”的立法批判[J];北京仲裁;2010年01期
8 行江;王杨;;破产欺诈犯罪立法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张杨;;期待可能性理论与我国刑法刑事责任的减免[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赵文经;洗钱犯罪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云忠;;检察权谦抑性的法理基础[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焦艳鹏;戚道孟;;论核心生态法益及其刑事保护[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3 刘宪权;吴允锋;;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刑法新理念的建立[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4 金泽刚;;腐败、洗钱与反洗钱的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金泽刚;;腐败、洗钱与反洗钱的对策[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6 皮勇;;论网络自杀协议犯罪场与控制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黄华生;;刑罚轻缓化的思想源流[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8 卢勤忠;;中外商业贿赂犯罪立法比较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卢勤忠;;中外商业贿赂犯罪立法比较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10 卢建平;;中国精神疾病患者强制医疗问题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白云飞;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郭磊;量刑情节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视域下私营部门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薛静丽;刑罚权的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徐静;合同诈骗罪司法认定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于雪婷;受贿罪法定刑设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洁;矿产资源的刑事保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晓冉;论重罪案件刑事和解[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曾德伟;浅析中国古代容隐制度及其现代价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曹俊华;犯罪数额累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孙凌凤;酌定量刑情节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媛媛;老年人刑事责任轻缓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振林;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倩倩;浅谈犯罪集团首要分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史兰芳;被胁迫行为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储槐植;美国刑事政策趋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2 储槐植;;英美法系国家刑法变革对中国的启示[J];当代法学;2006年02期
3 李洪川;论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J];法律适用;2003年10期
4 李居全;关于犯罪既遂与未遂的探讨[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5 刘之雄;关于故意犯罪既遂标准的再思考[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6 段立文;犯罪“未得逞”含义辨析[J];法学评论;1991年03期
7 竹怀军;利子平;;我国刑事政策的抉择及其合理性论证[J];法学评论;2006年04期
8 冯亚东,胡东飞;犯罪既遂标准新论——以刑法目的为视角的剖析[J];法学;2002年09期
9 袁建伟;赵静;;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研究[J];法治研究;2008年06期
10 唐煜枫;;论诽谤罪成立之宪法限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望原邋季理华 根据与会外国专家发言整理;[N];检察日报;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增基;现代法治的形式理性品格[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2 王利明;易军;;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法(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9年01期
3 徐利军;王强;;献血案的法律分析——兼论形式理性应对实质理性的挑战[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程德文;;形式理性与刑事诉讼中的事实裁判[J];学习与探索;2007年06期
5 徐丽华;;论高校危机管理中法律的形式理性[J];药学教育;2009年05期
6 樊帅;;经济法责任形式理性之匡正[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年02期
7 刘远;期待可能性理论的认识论反思[J];法学评论;2004年02期
8 魏建国;;数学思维与近代西方法制形式理性化[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9 魏建国;;形式理性、数学思维与现代法治的实现[J];学术论坛;2006年08期
10 徐艺;;经济法可诉性问题研究——兼谈经济法的形式理性[J];法制与社会;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叶富春;王呈旭;李伟;;和谐的社会秩序与稳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性基础——关于中国特色发展路径的理性思考[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涂沙金;李爱武;;排队推动日活动与社会秩序建设[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5 袁野;;制定反邪教法 保障人权 维护社会秩序[A];依法打击和防范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三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一粟;;论我国能源立法应选择法典模式[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7 席酉民;王亚刚;;和谐社会秩序形成机制的系统分析:和谐管理理论的启示和价值[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席酉民;王亚刚;;和谐社会秩序形成机制的系统分析——和谐管理理论的启示和价值[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彭小兵;;信任、社会资本积累与地震灾区的社会秩序重建[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许承纪;是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还是扰乱社会秩序?[N];桂林日报;2006年
2 余红梅;玩笑间扔出剪刀致人重伤如何定性[N];检察日报;2007年
3 徐迅雷;公平正义恰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N];金华日报;2007年
4 记者 孙伟;昆明警方破获一起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案件[N];云南日报;2006年
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杨全社;以预算改革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秩序的构建[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文洁;甘南藏区社会秩序趋于正常[N];甘肃法制报;2008年
7 记者 张蔚;维护良好社会秩序[N];柳州日报;2008年
8 吉林大学社会学系 董才生;社会学研究主题的深化:从社会转型到社会秩序[N];光明日报;2009年
9 曾令海;张力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N];重庆商报;2001年
10 段农乾;如何把握中止犯处罚中的“损害”标准[N];检察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彩申;论经济法的形式理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2 高峰;社会秩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成云雷;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阮清华;上海游民改造研究(1949-1958年)[D];复旦大学;2008年
5 张佐良;清初河南社会重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6 刘朝晖;明清以来景德镇的瓷业与社会控制[D];复旦大学;2005年
7 王志刚;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D];吉林大学;2007年
8 赵树坤;社会冲突与法律控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刘绍云;道教戒律与传统社会秩序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周清林;权利能力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北燕;论盗窃罪既遂的标准[D];四川大学;2005年
2 王丕琢;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与思考[D];山东大学;2008年
3 程莉;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秩序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鹏;不作为犯罪中的先行行为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姚立峰;乡规民约形式、内容与效力的调查与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6 郑晓霞;犯罪过失基础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孔文谕;论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危害结果及损失计算[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周忠丽;传统、革命和市场[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立峰;占有保护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都龙元;危害结果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61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761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