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本文关键词:中国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摘要】:30年前,中国投票支持通过并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在该公约中获得相关海洋权利和利益的同时,也承受着严峻的不利后果,尤其中国支持和同意的专属经济区和新大陆架给自己造成了难以补救的不利后果和困扰。中国应重新思考与《公约》的关系,利用《公约》的相关制度尽量减轻或克服所面临的不利或困扰,并以史为鉴,在对待"区域"内海洋遗传资源归属及其立法倡议这个崭新问题上作出正确的抉择。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中国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得失权衡
【分类号】:D993.5
【正文快照】: 1982年12月10日,155个国家和国际实体经过历时9年谈判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牙买加蒙特哥湾开放签署。《公约》涵盖了海洋利用和海洋资源的几乎所有方面,被誉为“海洋宪章”,其历史地位仅次于《联合国宪章》。2012年是《公约》签署30周年、生效18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理海;《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批准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2 金建才;;经略大洋 拓展我国在国际海域的活动空间[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凤岚;中日东海争端及其解决的前景[J];当代亚太;2005年07期
2 金永明;;中日东海问题原则共识内涵与发展趋势[J];东方法学;2009年02期
3 郭春风;试论船舶碰撞法律适用中的“最密切联系原则”[J];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4 袁斌;试论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程爱勤;;菲律宾南海政策的“民间探险”与“政府介入”互动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J];东南亚纵横;2009年04期
6 郭渊;;国际海洋法会议与中国对海洋权益的维护[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01期
7 张辉;;国际海底区域法律制度基本框架及其发展[J];法学杂志;2011年04期
8 周永生;;日本国内关于东海问题的争论[J];国际政治科学;2008年01期
9 冯学智;发展中国家对现代海洋法发展的贡献[J];甘肃理论学刊;2003年05期
10 李红云;中国与国际海底开发制度[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倩;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庄炜;大陆架划界的国际法原则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陈威;论专属经济区的剩余权利[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王岩;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宋云霞;国家海上管辖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6 白嵘;中国参与国际环境机制的理论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姜延迪;国际海洋秩序与中国海洋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张杰;成本规避与印尼和马来西亚在打击马六甲海峡武装抢劫犯罪上合作形式的选择(1998-2008)[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燕芳;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孔祥雷;论索马里海盗问题的国际法困境[D];山东大学;2010年
3 吴秋玲;解决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争议之原则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彦男;国际海底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机制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5 张锋茹;专属经济区非沿海国军事活动的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周瑶;国际海底区域生物遗传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王玉玮;论难民不推回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禹湘;试析岛屿在海洋划界中的效力[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张永庆;群岛国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10 顾勇;岸线分形性质在海洋划界中的应用前景[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欣欣;;浅析船源污染的沿海国管辖权[J];法制与社会;2008年08期
2 张磊;;“春晓油田”事件的国际法解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段廷志;冯梁;;日本海洋安全战略:历史演变与现实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年01期
4 朱建庚;;《加拿大海洋法》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海洋信息;2010年04期
5 李军;王传剑;;中韩相邻海洋权益问题研究[J];太平洋学报;2010年12期
6 张丽华;姜鹏;;东北亚海权争端与中国的新思维[J];东北亚论坛;2011年05期
7 徐晓林,王亚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20年来的回顾与新世纪的展望[J];政治学研究;2000年04期
8 侯远长;东西方理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03期
9 韩炜;保安处分是否适用于现阶段的中国[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10 周健;《阳光下的政府法》与政府会议的公开[J];情报资料工作;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维彬;;文化视角下的中国[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潘伟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空间分布发展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朱雅群;田野;季永领;李先明;刘景杰;余德;;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手术乳腺癌治疗模式:1999年和2006年的抽样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李幼铭;吴永刚;;我国油储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现状及思考[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5 李焱荣;刘中平;王东;何万强;;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信息人才建设[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6 钟书华;;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研究[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朱蓓;肖军;;生态工业园发展综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8 刘新卫;;中国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耕地保护[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甄橙;;中国的西方医学史研究[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1届3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邵瑶春;;论中国市场营销伦理建设[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晴川邋王薇;加紧争夺北极资源,美国拟有“约”在先[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2 于 含;海岛立法是构建海洋制度的必要环节[N];中国海洋报;2005年
3 记者 何洪泽、邹德浩;我代表呼吁维护国际海洋秩序[N];人民日报;2005年
4 王润宇;IUU捕捞的原因、法律规制及解决之道[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赵颖;维护海权重在行动[N];中国国防报;2007年
6 胡学东;论海洋新制度下的国际渔业资源争夺[N];中国渔业报;2006年
7 记者 胡士祥;针对海峡所采取的任何行动都应[N];中国交通报;2005年
8 张慎思;胸怀公义 不辱使命[N];法制日报;2008年
9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王志远;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任重道远[N];中国海洋报;2005年
10 徐世杰;外大陆架争夺的战火会烧到南极吗?[N];中国海洋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琛;中国水产品市场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2 盖艳梅;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D];四川大学;2005年
4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心宇;中国控股公司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巫晓燕;审美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当代都市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齐德利;中国丹霞地貌多尺度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宋玉成;中日吸收西方写实油画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9 陈明晖;庞加莱在中国[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6年
10 王文华;加拿大与中国经济诈欺犯罪比较[D];北京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峰;南海问题与中国能源安全[D];暨南大学;2006年
2 朱建博;FDI在中国的区域分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王存彪;中国多层次直销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付娟;转型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重塑[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李范一;试论中国基金会的企业化运作[D];东北大学;2005年
6 吴涛;“刘翔效应”对我国田径运动影响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7 刘佳;中国电信业关系营销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赵成;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孙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浅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刘一;民国时期女子财产继承权的肇端[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7847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784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