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逮捕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本文关键词:论国际逮捕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摘要】:国际逮捕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正当性与合法性两个方面。国际逮捕的正当性主要指国际逮捕权权源的正当性和国际逮捕制度的正当性。国际逮捕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际刑事法庭对犯有严重国际罪行的人,是否有权逮捕的问题,它是和案件的管辖权和可受理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法庭对案件具有管辖权和可受理性,也就说明国际刑事法庭具有逮捕权。
【作者单位】: 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国际逮捕 正当性 合法性
【分类号】:D997.9
【正文快照】: 国际逮捕是国际刑事诉讼中逮捕制度的简称,而国际刑事诉讼是指国际刑事司法机构①对犯有严重国际罪行的个人,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诉讼程序。一、国际逮捕的性质国际逮捕的性质如何?几乎无学者对此做过解释。在谈到国际逮捕的时候,其笔墨的着力点往往是逮捕的程序和执行,而对于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宇冠;;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探究——以利比亚情势为视角[J];北方法学;2012年02期
2 孙培福;黄春燕;;法律方法中的逻辑真谛[J];齐鲁学刊;2012年01期
3 杨力军;;安理会向国际刑事法院移交达尔富尔情势的法律问题[J];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尚;;罗马公法述略[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程乃胜;;何谓法理学——读庞德的《法理学》(第一卷)[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程乃胜;;庞德的法律目的思想及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蒋志如;;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的“50岁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毕金平;;我国税收立宪之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吕明;;现代律师制度功能新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曹晓东;张清;;浅议侦查阶段的司法审查制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韦志明;;桂东南农村农民法律意识状况的社会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9 曾兆晖;;公平正义的内涵、价值选择及实现困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10 张海凤;衣志成;;农村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探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璐璐;;“路径依赖”话语下涉诉信访的变革逻辑[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袁国生;;民事发回重审制度改造论——以当事人审级利益的保护为分析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占云发;叶蕾;;从董必武司法权威思想谈司法如何应对民意[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4 刘莘;陶攀;;公共利益的意义初探[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成栋;;治理与服务:当代西方警察职能的另一主题[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王旭军;;论涉诉信访应对中法官的能动性——以行政案件为样本的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马进保;黄瑞栋;;刑事和解不捕: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途径——以检察业务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范一丁;;司法自由裁量权公正的程序保证[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9 项延永;;“迁就”向“固守”的转变——基层法院解决乡村社会民事纠纷司法策略新思考[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10 王纳新;;论法律监督的逻辑悖论与法治困境——以诉审关系为分析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3 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冯翔;商事登记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周玉芝;凯尔森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蔡文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张文香;蒙古族习惯法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柯联民;让·博丹政治、法律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张强;商法强制性规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赵小娟;企业环境责任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卫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辛帅;习惯权利视角的生态补偿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周伟;审判委员会议案机制中证据规则的适用[D];湘潭大学;2010年
9 俞世春;我国现行巡回审判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湘潭大学;2009年
10 梁晨曦;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传承与运用[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源渊;;法官在法律适用中的地位——法律思维与司法权限[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07年00期
2 孙培福;;变元间的相关性是人类逻辑的本质属性——由关于“实质蕴涵”的“相关蕴涵”引发的深层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阮松;西方的非形式逻辑运动与我国逻辑学的走向[J];南开学报;1996年06期
4 孙培福;逻辑现代化:从天然渐变为人造[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5 平;联合国安理会435号决议[J];西亚非洲;1982年04期
6 武宏志;刘春杰;;“非形式逻辑”诠释[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李永成;;第三类推理是什么?——沃尔顿假设性推理研究述评[J];政法论丛;2009年05期
8 王洪;;法律逻辑:回顾与展望[J];政法论丛;2009年06期
9 张晓芒;余奎;;法律论证中的逻辑理性[J];政法论丛;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宏开,谭岳奇;前南刑庭视角下的国际刑事法院[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邱冬梅;;论国际刑事法院与联合国安理会的关系[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刘健;论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与国家主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朱玉璋;;论国际刑法的正义价值[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李寿平;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与国家主权原则[J];河北法学;2000年04期
6 王秀梅,杜澎;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属性[J];现代法学;2003年03期
7 刘正;中国在“后国际刑事法院时代”的应对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10期
8 吴勇锋;;国际法视角下对“世纪审判”合法性之浅析[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9 侯继男;;中国与国际刑事法院法律机制接轨的应对性思考[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10 Pierre-Gilles Belanger,赵秉志,王秀梅;国际刑事法院的批准与执行——《国际刑事法院规约》中规定的执行义务:加拿大的实践[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红星;;论区域贸易协定WTO合法性之审查权归属——基于WTO机构平衡和分权的理论[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2 余剑;;论国际刑事法院对非成员国公民管辖权的合法性[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陈利强;屠新泉;;WTO体制下美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之合法性探析[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4 陈喜峰;;世贸组织宪法化与欧盟宪政:基于宪法合法性的比较[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5 易艳;;个人参与WTO争端解决程序的基础理论初探[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6 余敏友;陈喜峰;;欧美WTO研究动态——以制度挑战滋生的理论问题为核心[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7 钟筱红;;WTO环保例外条款解读[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8 左海聪;;从印度进口数量限制案看GATT第18条B节的适用[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9 周勇;;土著人民行使内部自决权的个案研究——挪威萨米议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10 左海聪;;WTO有关环境保护的判例法及其启示[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谁在操控国际刑事法院[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9年
2 徐军;国际刑事法院终于“开张”了[N];法制日报;2004年
3 李昌盛;国际刑事法院的强制管辖权[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宋杰;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影响几何[N];法制日报;2011年
5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黄峗琴;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制度述评[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赵雯;五问国际刑事法院[N];检察日报;2003年
7 刘仁文;中国与国际刑事法院[N];检察日报;2005年
8 秉 直 秀 梅 黄 芳;国际刑事法院相关问题探索[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记者宋建;国际刑事法院获准成立[N];人民日报;2002年
10 路易斯·莫雷诺·奥坎波 刘仁文 王yN;国际刑事法院———正义的网络[N];检察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南;国际刑事法院法官裁量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秦倩;国际法与宗教非政府组织[D];复旦大学;2007年
3 苏敏华;“罗马规约”程序与证据规则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陆静;国际检察官裁量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5 黄俊平;普遍管辖原则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6 张磊;中国与国际刑事法院:现状与展望[D];吉林大学;2007年
7 王燕;WTO下非政府组织参与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卢建祥;WTO裁决的强制执行机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张贵玲;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肖铃;国际刑事证据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美连;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吴峰;论WTO争端解决中的“司法积极主义”[D];苏州大学;2005年
3 于文超;WTO下环境例外措施正当性标准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迟成强;论国家航空器在公海上拦截民用航空器的合法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李琳;国际贸易中劳工标准的国际法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肖江柳;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调查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桂s,
本文编号:799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799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