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中国开发利用湄公河水资源的国际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21:39

  本文关键词:中国开发利用湄公河水资源的国际法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河流 法律合作机制 湄公河协议


【摘要】:湄公河是南亚地区一条非常重要的跨境河流,流经六个国家,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与生物、旅游资源。在水资源与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湄公河的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关系到沿岸国家的能源安全与国家安全。但在实践上,系统和有效的的法律机制对湄公河的保护,还没有形成和确立。通过研究湄公河现实层面的法律矛盾和问题的分析,我认为研究建立一种法律合作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在湄公河问题上,1995年的《湄公河协议》是沿岸四国现有的可参考适用的法律文件,这个协议初始形成了一个各国开发利用湄公河的国际法的法律文件。湄公河流域国家在近些年形成了自身的合作法律机制,中国逐渐参与进来。研究这一问题的理论意义是提升我国跨境河流水资源利用开发的法律体系,从国际法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法律建议。实践意义是解决区域争端矛盾,我国与周边国家跨境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国际法是调整规范各国水资源保护的有力武器。通过国际法的方式解决争端,给我国政府提供解决湄公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依据。 基于对中国参与湄公河开发法律机制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国在开发利用国际河流中存在诸多法律问题,如在立法层面上的缺失,,保障措施上的缺位,以及相应管理部门的缺乏等。通过分析可得出,中国在面对与处理国际河流开发上面,应当遵循国际法的原则,如维护尊重国家主权的原则。论文对中国开发利用湄公河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方面存在着矛盾与冲突,中国应当在国内立法层面以及国际立法层面加以完善。同时也应当与湄公河流域就法律问题进行磋商与合作,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关键词】:国际河流 法律合作机制 湄公河协议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6.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3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8-9
  • 1.1.1 课题来源8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9-11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1
  • 1.3 主要研究内容11-12
  • 1.4 研究方法12-13
  • 第2章 中国开发利用湄公河的现状与问题13-22
  • 2.1 引言13
  • 2.2 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13-19
  • 2.2.1 非传统安全与水资源安全13-15
  • 2.2.2 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5-19
  • 2.3 湄公河的水资源冲突19-21
  • 2.3.1 湄公河的水资源概况19-20
  • 2.3.2 中国对湄公河水资源的利用20-21
  • 2.4 本章小结21-22
  • 第3章 中国与湄公河法律合作机制22-32
  • 3.1 引言22
  • 3.2 不同时期湄公河流域的合作机制22-27
  • 3.2.1 湄公河合作初始阶段22-23
  • 3.2.2 湄公河调查委员会的形成23-25
  • 3.2.3 湄公河临时委员会的发展25-27
  • 3.3 后冷战时期湄公河水资源合作27-28
  • 3.3.1 四国谈判与协议的签订27-28
  • 3.3.2 中国参与湄公河法律合作28
  • 3.4 建立湄公河合作法律机制的构想28-31
  • 3.4.1 合作法律机制的模式29
  • 3.4.2 合作法律机制的框架29-31
  • 3.5 本章小结31-32
  • 第4章 中国参与湄公河开发的法律建议32-38
  • 4.1 引言32
  • 4.2 中国参与湄公河开发的法律问题32-34
  • 4.2.1 开发利用的立法缺失32-33
  • 4.2.2 相关法律保障措施缺位33-34
  • 4.3 中国开发湄公河的法律建议34-37
  • 4.3.1 立法中应遵循的原则35
  • 4.3.2 完善开发湄公河的立法35-36
  • 4.3.3 加强流域国国家法律合作36-37
  • 4.4 本章小结37-38
  •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3
  • 致谢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贾琳;;国际河流开发的区域合作法律机制[J];北方法学;2008年05期

2 蔡守秋;;国外水资源保护立法研究[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3年00期

3 陈丽晖,曾尊固,何大明;国际河流流域开发中的利益冲突及其关系协调——以澜沧江-湄公河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01期

4 胡文俊;张捷斌;;国际河流利用权益的几种学说及其影响述评[J];水利经济;2007年06期

5 柴方营;;国际河流概况及开发利用模式[J];水利天地;2007年05期

6 周中坚;澜沧江──湄公河开发述论[J];云南社会科学;1996年03期



本文编号:822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822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2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