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气候法律中的矫正正义及其制度构建

发布时间:2017-09-10 21:34

  本文关键词:国际气候法律中的矫正正义及其制度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矫正正义 侵权法 合法行为责任 违法责任


【摘要】: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法律体系中的矫正正义主要关注以矫正违法行为后果为目的的法律责任制度。当前的国际气候法律体系中的矫正正义制度存在独立性弱化、矫正手段缺失以及缺乏强制性等问题。在国际气候法律中引入侵权法,强化矫正正义功能从而克服上述问题的思路,还需要在违法性、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以及过错等方面进一步寻求法理上的证成和事实支撑。鉴于侵权法引入尚面临一系列障碍,矫正正义制度的构建只有在国际气候法律的既有框架内以单一的国家违法责任为基础进行。矫正正义制度有效设置的前提是减排义务的法定化和全面化,其主要可以借鉴的形式有停止违法行为、确保不得恶化和保证不再犯、限期治理或代为履行制度以及履约基金制度等。国际气候法律制度中的矫正正义制度构建,是不断调适自身与分配正义、交换正义环节关系的过程。
【作者单位】: 中国法学杂志社;
【关键词】矫正正义 侵权法 合法行为责任 违法责任
【分类号】:D996.9
【正文快照】: 引言气候变化是迄今为止人类面临的最大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挑战之一。尽管气候变化的事实及其后果的影响还有待科学研究做出更精确的解答,但国际社会已经基于风险预防原则构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整套国际法律体系。这一体系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灿发;傅学良;;论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修改[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王芳;葛全胜;陈泮勤;;IPCC评估报告气温变化观测数据的不确定性分析[J];地理学报;2009年07期

3 余民才;;国家责任法的性质[J];法学家;2005年04期

4 王曦;国际法未加禁止之行为引起有害后果之国际责任条款草案[J];法学评论;1999年06期

5 杜群;;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发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述评[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3年00期

6 韩燕煦;;“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所产生的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的最新发展及几个问题[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1期

7 蔡博峰;杨姝影;;气候变化:质疑与挑战[J];环境经济;2010年05期

8 秦大河;罗勇;陈振林;任贾文;沈永平;;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进展:IPCC第四次评估综合报告解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年06期

9 万霞;国际法中的“软法”现象探析[J];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徐以祥;;气候保护和环境正义——气候保护的国际法律框架和发展中国家的参与模式[J];现代法学;200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婧;《京都议定书》遵约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若瑜;沈阳;马青荣;;小麦冬前异常旺长对秋冬气候变暖的响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2 李建忠;赵海江;郭金河;;怀来近55年气温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3 王位泰;王润元;张天峰;蒲金涌;黄斌;;黄土高原中部植被毁坏后的干暖化生态气候效应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4 郑皎;;近55年来云南蒙自气温变化的R/S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5 王敬敏;朱益平;;河北省碳排放及其趋势预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6 吴国琳;林然;林志华;吴国梁;吴国斌;刘洋;刘露洋;;气候变暖背景下云的趋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8期

7 刘树峰;苏轶;赵玉翠;;济南地区近30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1期

8 李剑泉;刘世荣;李智勇;易浩若;;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森林火灾防控策略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0期

9 赵长明;高贤良;马仁义;陈立同;陈拓;任贾文;;祁连圆柏和青海云杉幼苗生理生态特征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J];冰川冻土;2012年01期

10 曾文革;许恩信;;论我国国际河流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问题与法律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剑飞;刘黎萍;孙立军;;纳米二氧化钛对汽车尾气中含碳化合物分解研究初探[A];二氧化碳减排控制技术与资源化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窦玉珍;余洁;;完善我国水资源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几点思考[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曾文革;许恩信;;论我国国际河流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问题与法律对策[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苏苗罕;;美国气候变化立法进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水涛;;古今气候论[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6 丛雪莲;;论国际法未加禁止之行为引起有害后果之国际责任[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7 姜明安;;完善软法机制,推进社会公共治理创新[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史得道;孙即霖;;中国近海(渤、黄、东海)热含量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第二届研究生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郝立生;闵锦忠;;气候变暖对河北省冬小麦产量的影响[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马青荣;方文松;成林;李树岩;刘荣花;;基于分期播种试验的小麦冬前适宜指标探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瑾;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监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梁睿;美国清洁空气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晏水平;膜吸收和化学吸收分离CO_2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张伯松;中国风电产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李慧明;生态现代化与气候谈判[D];山东大学;2011年

7 韩缨;气候变化国际法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刘丹;海洋生物资源国际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杨海龙;库姆塔格沙漠地区野骆驼栖息地分析及气候变化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10 朵海瑞;气候变化压力下青藏高原系统保护规划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程红丹;国际环境法中的差别待遇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侯成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参与·创新·推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海博;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法律地位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俞琳;影响环境议题设置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吴伟生;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吉中会;城市化对长江下游沿江城市气候影响的对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邹兵;化学固定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9 赵梅;多边环境协定与多边贸易规则的冲突与协调[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赵鹏;《京都议定书》中清洁发展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灿铃;论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所产生的损害性后果的国家责任[J];比较法研究;2000年03期

2 万劲波;陈赛;;论《环境保护法》的修改与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4期

3 李挚萍;;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的实施效果与历史局限性[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郑景云,葛全胜,方修琦;从中国过去2000年温度变化看20世纪增暖[J];地理学报;2002年06期

5 曹明德;排污权交易制度探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龚道溢,王绍武;全球气候变暖研究中的不确定性[J];地学前缘;2002年02期

7 岳莹,蒋扬帆;论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造成损害后果的国际责任[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王曦;国际法未加禁止之行为引起有害后果之国际责任条款草案[J];法学评论;1999年06期

9 慕亚平,郑艳;国际损害责任的性质和法理基础[J];法学评论;1998年02期

10 王晓丽;;论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J];法制与社会;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熊昌义;[N];人民日报;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才锐;试析TRIPS对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法的影响[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朱强;;船舶污染侵权法的遏制效果分析[J];武大国际法评论;2007年02期

3 贺琼琼;;论意思自治在侵权冲突法中的现代发展——兼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之相关规定[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洪丽莎;;涉外侵权法之立法启示——从双重可诉规则谈起[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11期

5 邓瑞平;船舶侵权法的国际统一化与实质性发展趋势[J];现代法学;1997年06期

6 杨春然;胡乾坤;;论灾后经济救助法律制度[J];学术论坛;2008年10期

7 叶乃锋;;国际航空侵权责任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兰州学刊;2009年10期

8 克里斯蒂安·冯·巴尔;赵文杰;;对他人损害的合同外责任——欧洲私法共同示范框架草案(DCFR)的第六编[J];清华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9 克里斯蒂安·冯巴尔;朱岩;;欧洲《共同参考框架草案》及其第六编“合同外责任”——作为欧洲私法的“工具箱”[J];法学家;2009年04期

10 李扬勇;;印度尼西亚部族理事会首领诉美国矿业公司滥用环境案[J];中国审判;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荣华;;“赔偿与补偿基金”之理论基础探悉[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言浩;欧洲私法统一新动向[N];法制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叶乃锋;国际航空侵权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2 蔡先凤;核损害民事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郝秀辉;航空器致第三人损害的侵权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王彦志;侵权法律选择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5 骆东升;缺陷产品侵权的比较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师帅;国际矫正正义之衡平略论[D];北京大学;2007年

2 郭文杰;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3 侯平原;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范围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4 冯纯良;论侵权行为适当法[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杨晶丝;国际产品责任损害赔偿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6 侯勇;涉外违约与侵权责任竞合的国际私法调整[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李芊;国际多式联运下货方对第三方索赔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8 王振清;TRIPS协议与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慧婷;海上侵权行为法主体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10 程乐文;WTO《反倾销协定》中的因果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26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826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2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