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研究
本文关键词: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投资 环境条款 NAFTA 美国BIT范本 立法不足和建议
【摘要】:国际投资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可以有效地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一系列东道国短缺的生产要素。但是,国际投资在带给东道国诸多好处的同时,往往伴生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随着像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厄瓜多尔石油开发污染案等一系列的由跨国投资引发的环境事故的不断发生,跨国投资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和联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2005年《京都议定书》的强制生效,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又一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发展”这一名词的丰富含义,更加注重本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对环境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各式各样的投资协定中加入环境条款也就成为了新式投资协定的一个重要特点,并且产生了解决投资自由化和环境保护冲突的法律实践。1与此同时,在国内法方面,各国环境立法有进一步收紧的趋势,在立法保护上也趋向于更加的严格,甚至出现了为了保护本国环境利益而暂时背离国民待遇原则、征收条款等的现实案例,这就使东道国为保护国内环境而采取的措施可能与国际投资条约的保护义务相冲突,从而受到外国投资者的挑战。如何平衡东道国和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成为投资协定中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NAFTA作为第一个把环境保护条款纳入到其立法中的自由贸易协定,被誉为“最绿的自由贸易协定”,其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体现出了其先进性,其确立的东道国享有采取环境措施的权利以及不降低环境标准的义务的规定,为之后的投资协定中环境条款的规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实践作用。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立法缺陷加之外部的各种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使东道国想要在NAFTA语境下实现保护本国环境利益等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而采取环境措施变得十分的困难。在经历和总结了NAFTA语境下环境保护的尴尬之后,晚近的投资协定中环境条款的规制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提升,最新的发展就要算是美国2012年BIT范本了。美国的BIT范本前后已经经历了四次修改,其体系和架构也已经相对完整。当前世界上很多国际投资协定和多边或双边投资协定都是以美国的BIT范本为基础演化而来的,其中有些条款直接采取了吸收借鉴的手法直接引入,因此有必要对美国的BIT范本中的环境保护条款做一个专门的分析和研究,给我国形成自己的BIT范本或者是国际投资协定中的完备的环境条款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随着中国海外投资的迅猛发展,中国海外投资产生的环境外部性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国在国际投资市场上的地位已不仅仅是仅次于美国的引资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的资本输出国。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因此我国的海外投资资源导向性也十分明显。就地区来讲,投资的区域多是资源比较丰富的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就行业来讲,所投资的行业也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征,主要是采掘业等与资源相关的高污染的行业。但与此同时,这些投资的东道国家或地区的法制又相对不是十分的健全,国内环境保护水平不高,投资者所面临的可能的东道国环境保护水平提高,政府采取环境措施的政治风险比较大,给投资者的投资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同时,作为东道国,由于我国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起步比较晚,已经签订的很多多边或是双边的投资协定中对环境保护都没有提及,这将使我国面临极大的诉讼风险和经济风险,也不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我国自身在环境立法和执法方面存在的不足也使我国在平衡国际投资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道路上举步维艰。本文试图通过对现有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做一个简单的整理,并结合比较有代表性的NAFTA和美国BIT范本以及相关案例,对国际投资协定中环境条款的现状与发展做一下梳理和分析。最终联系到我国现阶段投资协定中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我国当前的不足,希望借此为我国的相关立法和投资协定的谈判提供一些经验和有益的思考。除引言部分外,文章共分为四部分来进行探讨。以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的产生——现状——新发展——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为主线,分别进行讨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主要研究方法等问题,提出环境条款的研究价值。在环境条款的产生部分,主要介绍了国际投资协定中环境条款产生的背景。二战之后新兴国家大量的建立,其资源主权需求与原宗主国公司已经取得的特许经营权或是开采权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新兴国家的政府希望取得自己国家资源的主权而不支付任何费用,而原宗主国又想保住其既有投资,同时刺激对外投资。但是大量的征收或是国有化的案例还是不断的发生,这就促使英美等主要的资本输出国开始计划建立一套国际投资新秩序,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国际投资协定的发展,以法律条文的方式约束东道国的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并通过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的建立,完成了将投资引发的争端提交中立的国际仲裁机构解决的目标。但是早期的很多案件中,仲裁庭的最终裁定大部分更加偏袒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东道国的环境利益等社会利益往往被忽视,文章中举了两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来说明这一点。随着国际投资所伴生的环境问题的不断发生,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限制仲裁庭的自由裁量权,规范国际投资中东道国保护环境利益采取环境措施的权利的呼声越来越高,环境条款也应运而生。在现状的部分,文章首先利用OECD的一份统计报告做了一下数据上的统计,得出了一个统计学上的结果,对现有的国际投资协定中涉及到环境条款的总体情况做了一下总结,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归纳出现有的国际协定中环境条款的一些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接下来以NAFTA为例详细介绍国际投资协定中环境条款的几种主要模式,即(1)在序言中以宣誓性的语句,确认缔约方共同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可用竭的自然资源的共同认识。(2)以专门立法的方式在投资专章中对东道国因保护环境等社会公共利益而采取环境措施的权利予以肯定。(3)在一般例外中规定环境例外及其适用的方式和限制条件。(4)规定东道国有不降低环境标准的义务。紧接着结合NAFTA语境下的三大经典案例,具体分析缔约国保护环境的目标在NAFTA语境下难以实现的尴尬局面,并通过对案例的剖析,结合自身的理解,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接下来的部分主要介绍了晚近国际投资协定中环境条款的新发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加上一系列投资引发的环境灾难的不断发生,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传统的类似NAFTA的国际投资协定已经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也做了许多的努力,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成功的当属美国2012年BIT范本。本文以美国BIT范本为例,详细介绍了其在2004年范本之上的修改及其体现出的进步意义。最后,简要分析了一下此次修改依旧存留的不足之处。最后一部分介绍了国际投资协定中环境条款与中国之间的联系。首先,介绍了我国在国际投资协定中加入环境条款的必要性:(1)作为投资母国,我国目前的海外直接投资还具有严重的资源导向性,主要集中在采掘业等高污染的资源型行业,投资的地区也主要集中在非洲、拉丁美洲等环境管制相对不完善的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东道国采取环境措施的风险很大。(2)作为东道国,我国目前所签订的多边或是双边投资协定之中,对环境保护问题少有提及,即便是提及了也仅仅是一些原则性的表述,用语模糊,不利于我国保护自身的环境利益。因此,有必要在国际投资协定中规范东道国实施环境措施的行为,促使其履行不降低环境标准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的义务;同时也要明确我国作为投资东道国所具有的相关权利。其次,介绍了一下我国目前在国内法层面上立法以及执法上的一些不足。最终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针对我国目前情况的建议和对策。结语部分旨在对文章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强调中国目前所具有的引资大国和资本输出大国的双重身份,应及时调整好自身在国际投资中的角色的转换,尽早做打算,加强对国外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学习,保护好本国环境利益的同时,加强对我国对外投资利益的保护。
【关键词】:国际投资 环境条款 NAFTA 美国BIT范本 立法不足和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96.4
【目录】:
- 摘要2-6
- abstract6-13
- 导言13-18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13-14
- 二、文献综述14-16
- 三、主要研究方法16-17
- 四、论文特点17-18
- 第一章 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之产生18-23
- 第一节 国际投资协定的产生18-19
- 第二节ICSID的产生及其对环境条款的催生意义19-23
- 一、哥斯达黎加山地雨林保护案20-21
- 二、麦塔克勒德案21-23
- 第二章 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之现状——以NAFTA为例23-34
- 第一节 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概况23-25
- 一、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的特点23-25
- 二、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的不足25
- 第二节NAFTA中的环境条款分析25-34
- 一、NAFTA中涉及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26-27
- 二、环境目标在国际投资规则中难以实现——以NAFTA语境下的三大经典案例为例27-30
- 三、NAFTA模式难以实现投资与环境之间平衡的原因分析30-34
- 第三章 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之新发展——以2012年美国BIT范本为视角34-38
- 第一节 修订内容34-37
- 一、明确将环境法律和政策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34-35
- 二、强调国内外资监管机构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制权35
- 三、拓展和强化环境保护要求35-36
- 四、确立公众参与原则36-37
- 第二节 美国BIT范本依旧存留的缺陷37-38
- 第四章 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与中国38-55
- 第一节 中国目前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现状38-42
- 一、总量大,,但行业相对集中38-40
- 二、产业地区分布不均,资源导向性明显40-42
- 第二节 中国现阶段对外投资协定的签订情况42-46
- 一、目前所签订的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42-43
- 二、存在的问题43-46
- 第三节 国内环境立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46-49
- 一、国内环境立法现状46-47
- 二、我国与国际投资有关的环境法律及其不足47-49
- 第四节 我国的应对49-55
- 一、国内法层面的建议50-51
- 二、国际条约方面的建议51-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60
- 后记60-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正;;中国国际投资协定的环境条款评析与完善思考[J];法学杂志;2011年12期
2 石俭平;;我国外资间接征收危机之审视与控制——以双边投资协定为视角[J];求索;2012年04期
3 漆彤;;论国际投资协定中的利益拒绝条款[J];政治与法律;2012年09期
4 曾华群;试析“港荷投资协定”的特征[J];比较法研究;1995年03期
5 周宇;世贸组织多边投资协定谈判与我国的战略选择[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6 魏卿,魏逊;美国双边投资协定的最新发展——对2004年范本(草案)的内容分析[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魏卿;WTO和多边投资立法[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余劲松;詹晓宁;;国际投资协定的近期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J];法学家;2006年03期
9 彭双五;;多边投资协定谈判未来之出路[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苏如飞;;中外双边投资协定中的公正公平待遇条款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艳冰;;《能源宪章条约》关于能源投资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规定及其缺陷——与晚近投资协定比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凤琴;;双边投资协定中的TRIPS-plus标准研究[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国际投资协定室主任 詹晓宁;国际投资协定近期发展动向分析[N];国际商报;2005年
2 东东;过去十年双边投资协定数量激增[N];国际商报;2001年
3 陈晓;过去十年双边投资协定数量激增[N];国际商报;2001年
4 驻越南使馆经商参处;越日年内签署“鼓励和保护投资协定”[N];国际商报;2003年
5 吴万虹;中日韩将签署三边投资协定[N];国际商报;2011年
6 记者 崔鹏;中日韩三国正式签署投资协定[N];人民日报;2012年
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教授 蓝庆新;中日韩投资协定具里程碑式意义[N];国际商报;2012年
8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教授 蓝庆新;中日韩投资协定贵在落实[N];国际商报;2012年
9 记者 孙韶华;中日韩正式签署投资协定[N];经济参考报;2012年
10 贾峰;李群会见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双方代表团[N];青岛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爱民;国际投资协定争议仲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黄志瑾;中国国有投资者境外投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倩雯;《中国加拿大促进保护投资协定》若干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2 郭兆昕;美国2012年双边投资协定范本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崔健;双边投资协定浅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4 邱煜;双边投资协定(BIT)中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5 陆启勇;论金砖国家双边投资协定中国民待遇条款[D];复旦大学;2014年
6 姜皓;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7 王伟;保护伞条款的适用范围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8 许丽丽;中外双边投资协定之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9 高玉芳;双边投资协定的发展及中国的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汪W
本文编号:859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859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