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气候变化的损害赔偿与国家责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10:25

  本文关键词:气候变化的损害赔偿与国家责任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气候变化 跨界损害 国家责任 因果关系


【摘要】:气候变化引发气候灾害,给人类已经或必将造成巨大威胁。气候变化的损害具有传统跨界环境损害所不具备的特征,由此引起的国家责任问题也具有其特殊性。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国家行为的不法性、谨慎行事的注意义务标准、损害的可预见性及其对责任的限制功能、因果关系及其证明责任分配在气候变化的损害赔偿问题均需要被重新审视,甚至重构。国家责任的承担方式——金钱补偿和精神安慰在气候变化的损害赔偿语境下仍有其可适用性,但恢复原状的责任形式则无法适用。特别对纯粹的生态损害的赔偿更是如此。由于气候变化的损害赔偿领域国家实践和国际判例至为罕见,因而对传统国家责任法的理论改造与制度创新刻不容缓。
【作者单位】: 广东海洋大学法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气候变化 跨界损害 国家责任 因果关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海洋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的法律问题研究”(09YJC820018) 湖南省重点学科国际法学建设项目
【分类号】:D996.9
【正文快照】: 一、气候变化损害后果引发国家责任问题为了推进研究气候变化及其已经或未来可能对人类社会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与冲击,联合国早在1988年就成立了“气候变化政府间工作组”,委托它定期发表年度报告。据最近的报告显示:在非洲大陆,预计到2020年将有7 500万人到2.5亿人会因气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萌;;跨界损害的国际法律责任[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万静;申超;;未来气候变化国际立法谈判中的中国立场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年19期

3 宇行;;地球的气候变化与人类进化的关系[J];北京工人;2000年06期

4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成立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J];甘肃政报;2007年18期

5 张若宁;;“欧盟气候变化展览”开幕[J];友声;2008年04期

6 董云牧;;跨文化交流对抗全球变暖[J];世界博览;2009年03期

7 俞天颖;;当世界面临双重危机[J];世界知识;2009年01期

8 何乐;;中国和美国:谨慎伙伴关系[J];中国市场;2009年50期

9 陶克图;李靖;;关于气候变化与发展的关系——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马忠玉[J];宁夏画报(时政版);2010年05期

10 李春林;;气候变化与气候正义[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兰;白虎志;张俊国;许爱琴;;河西走廊中部近50a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2 胡菊芳;;气候变化对江西水稻生产的影响[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3 李艳兰;何如;覃卫坚;;气候变化对广西干旱灾害的影响[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4 李茜;张绍恢;陈敏;;廊坊的气候变化与冬小麦播期变化的关系[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孙即霖;丛明;吴德星;高山红;;中国东部海区经向热力差异对夏季南京气候变化的影响[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6 黎清才;杨洪昌;谢考宪;;气候变化的全息统一观[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7 唐湘玲;吕新;;石河子地区近48年来气候变化对棉花产量影响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王淑香;;气候变化对河南粮食安全影响及防御策略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梁树献;罗泽旺;王式成;杨亚群;程兴无;徐胜;;浅析气候变化对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赵秀兰;;近50年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A];2012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昌平(作者系州气象局局长);以科学发展观应对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5年

2 本报记者 朱隽;气候变化牵动经济脉搏[N];人民日报;2005年

3 美国国际政策研究中心前高级研究员 郭久亦;地球正接近气候变化的转折点[N];光明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华凌;金融危机:减缓气候变化的机遇[N];科技日报;2008年

5 记者 刘向 魏建华 马世骏;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分歧依旧[N];人民日报;2008年

6 记者 刘向 马世骏;二00八年联合国气候大会闭幕[N];人民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菡娟;“风云”太空遨游 关注气候变化[N];人民政协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吴红梅 整理;气候变化的危局与中国对策[N];新华日报;2008年

9 记者 李韶辉;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将在京举行[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本期嘉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林而达 采访人 王丽 单丽静;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提高农业适应能力[N];中国气象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连春;西北干旱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2 王伟男;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3 胡良温;近100年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与气候演变趋势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4 宋俊荣;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冲突与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姚凤梅;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5年

6 马丽娟;近50年青藏高原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因子的关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7 郭冬梅;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邬光剑;祁连山东段0.8Ma以来的构造隆升与气候变化[D];兰州大学;2001年

9 何云玲;纵向岭谷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6年

10 郭井学;基于电磁感应理论的极地海冰厚度探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娜;气候变化对中小流域径流过程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杨慧;低碳时代的区域发展博弈与中国对策[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纪道柱;江汉平原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影响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杰;天水地区气候变化及对林果生长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5 张鹏飞;应对节能减排政府间博弈行为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爽;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风险源时空特征及综合聚类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7 孟丹丹;渭北旱塬地区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及突变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苏坤慧;河南省小麦生产对气候变化响应及适应度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婧辉;高山林线树种太白红杉年轮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熊伟;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影响的模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本文编号:8624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8624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a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