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IMF的主权债务重组法律机制
本文关键词:论IMF的主权债务重组法律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主权债务重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主权债务重组机制
【摘要】:自90年代以来,频繁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使得国际社会对于主权债务违约问题予以了特别的关注。而且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私人资本大量进入新兴市场国家,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结构性的转变——私人直接投资取代银行贷款和官方资本成为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外部资金来源,债券发行取代银行贷款成为最主要的融资方式。这些因素增强了主权债务中债券持有人分散和多样化的特点,使得主权债务重组的过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无序性和不可预见性。一般来说,传统的主权债务重组方法通过个案处理的方式来解决主权债务违约问题,但这种方式在上述时代背景中已无法有效应对主权债务危机。与此同时,重组程序中的集体行动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严重阻碍了主权债务重组的有效进行,从而导致主权债务重组的过程缓慢且成本高昂,对债务国和债权人的利益都产生了损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应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权债务重组机制方案,因为该方案的立法性,所以又被称之为主权债务重组法律机制。虽然该机制尚未得以实现,但设计上的优势使其成为未来主权债务违约问题解决的必然发展方向。 本文从主权债务违约的概念、特点以及重组时的相关问题出发,通过对主权债务重组法律机制的相关条款设计进行研究,结合主权债务重组契约方法加以比较、分析、评述,从中总结出法律方法的相关优势以及相对不足。同时,对于主权债务重组法律机制改良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相关联系以及必要性、放向提出自身意见。本文除了导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三个部分。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对主权债务和主权债务重组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在回顾传统主权债务重组制度的基础上,阐述了现有主权债务重组框架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在最后介绍了IMF提出的主权债务重组新方法。 紧接着,在本文的第二部分详细分析了IMF主导的主权债务重组法律方法中的各项制度设计,并通过与运用集体行动条款促进主权债务重组的契约方法的比较来论证法律方法的相关优势以及必要性。 本文在第三部分分析了国家主权债务重组当前局限与实现困局,并在此基础之上,设想IMF与主权债务重组法律方法进行协同改革,使该方法更具有可行性并改善IMF的现有职能作用。
【关键词】:主权债务重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主权债务重组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96.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导言9-12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9-10
- 二、 文献综述10-12
- 三、 研究方法12
- 第一章 IMF 主权债务重组法律机制概述12-21
- 第一节 主权债务违约及传统解决办法12-18
- 一、 主权债务的涵义12-13
- 二、 主权债务违约产生的原因及影响13-15
- 三、 主权债务违约的传统解决方法15-16
- 四、 主权债务重组需要解决的问题16-18
- 第二节 IMF 主权债务重组法律机制的创设18-21
- 一、 IMF 主权债务重组法律机制含义及特点18-19
- 二、 IMF 主权债务重组法律机制产生的背景19-20
- 三、 IMF 主权债务重组法律机制的作用20-21
- 第二章 IMF 主权债务重组法律机制的主要内容21-35
- 第一节 SDRM 机制中的集体行动条款21-26
- 一、 SDRM 机制中对于集体行动问题的解决方法21-24
- 二、 SDRM 机制的集体行动条款针对其他重组方式的比较优势24-26
- 第二节 SDRM 机制中的诉讼中止条款26-31
- 一、 SDRM 机制中对于不合作者的解决方法26-28
- 二、 SDRM 机制中的诉讼中止条款相对其他重组方式的比较优势28-31
- 第三节 SDRM 机制中的其他关键设计31-35
- 一、 SDRM 机制的启动条件及影响31-33
- 二、 主权债务争端解决论坛的设立与运行机制33-35
- 第三章 IMF 主权债务重组法律机制的局限性及其改革路径35-42
- 第一节 IMF 主权债务重组法律机制的设计局限与实现困局35-39
- 一、 IMF 主权债务重组法律机制局限35-37
- 二、 IMF 主权债务重组法律机制实现困局37-39
- 第二节 具体的改革路径39-42
- 一、 IMF 的融资政策与 SDRM 机制39-40
- 二、 IMF 表决机制的改革及其对 SDRM 机制的影响40-41
- 三、 主权债务争端解决机构职能完善与 IMF 的功能深化41-42
- 结语42-44
- 参考文献44-46
- 后记46-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新;;从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到欧洲经济治理风暴[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06期
2 刘明礼;;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的德国[J];领导之友;2010年04期
3 朱邦宁;杨军成;;希腊主权债务危机评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俞仪方;;欧盟在成员国主权债务危机救援行动中的给力[J];德国研究;2010年04期
5 王东;;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增大及其影响[J];当代世界;2011年06期
6 徐泰玲;;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缘由、影响及警示[J];群众;2011年11期
7 张敏;;欧债危机杂谈[J];世界知识;2011年24期
8 罗湘衡;;改革经济结构 力推“德国模式”——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的德国[J];当代世界;2011年12期
9 王天龙;;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前景分析[J];理论参考;2011年10期
10 王黎明;刘宁悦;;爱尔兰主权债务危机成因探析[J];理论参考;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锋;;希腊主权债务危机观察[A];二0一0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2期)[C];2010年
2 刘爱文;;西方主权债务危机定性问题研究述评[A];中国《资本论》年刊(第十一卷)[C];2014年
3 刘新华;白玫;;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谷源洋;;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与前景考量的差异[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5 梁云凤;;全球主权债务状况及其启示[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C];2010年
6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前景[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7 谢地;孟勐;;吸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教训有效防范中国公共债务风险[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2):——稳中求进的中国经济[C];2012年
8 王天龙;;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的欧元区经济——2010年形势及2011年展望[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9 新川陆一;;日本发生主权债务危机可能性较小[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1~2012)[C];2012年
10 尚军;;欧洲学者:亚欧力量天平在倾斜[A];中国经济年会(2010-2011)会刊[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总体可控[N];上海金融报;2010年
2 昱华;在主权债务风暴中趋利避害[N];中国证券报;2010年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 范建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进程和应对之策(中)[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4 记者 陆媛;亲历主权债务危机下的欧洲[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长策智库首席国际政经政策专家 何帆 恒基投资特约分析师 陈晓慧;下一个主权债务危机在哪里[N];中国财经报;2010年
6 戴正宗 编译;全球主权债务冲击2011[N];中国财经报;2010年
7 记者 莫莉;欧洲央行: 主权债务“旧患”未去 通胀风险“新忧”又来[N];金融时报;2011年
8 记者 孙建耘;关注日本灾后重建:主权债务风险不容小觑[N];金融时报;2011年
9 南方日报记者 黄倩蔚;日本主权债务信用悬红灯下一个可能轮到美国[N];南方日报;2011年
10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王天龙;美欧日三巨头主权债务风险危害大[N];上海证券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国武;主权债务重组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2 邓郁凡;主权债务危机[D];南开大学;2013年
3 邵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的政府经济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宋学红;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演进、影响与应对措施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e,
本文编号:863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863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