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或引渡或起诉”义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02:13

  本文关键词:“或引渡或起诉”义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或引渡 或起诉 适用 相关法律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摘要】:“或引渡或起诉”义务起源于格劳秀斯时代,,具体是指国家在收到他国的引渡请求时,必须做出选择:或者将被请求引渡人转交给请求引渡一方,或者在本国对其进行起诉。这一义务以国家间的合作为基础,以消除“有罪不罚”的现象为目标。发展到现在,在打击越来越严重威胁国际社会重要利益的犯罪方面,“或引渡或起诉”义务已发展成为非常有效的工具。 “或引渡或起诉”义务在适用时需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这一义务适用的前提——条约前置主义或者互惠原则、以国际成文法规为唯一渊源、仅适用于“可引渡罪行”并且引渡请求的提出必须满足被请求方法律的基本要求;“或引渡”与“或起诉”的关系——两者没有绝对的优先性,被请求引渡方可以自由选择;这一义务的承担主体由主权国家扩大到国际刑事机构。 “或引渡或起诉”义务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其与许多的其他国际法问题都有不可忽视的联系,要想更好的适用这一义务,就必须对这些联系进行一一考究。具体说来,包括引渡制度、国家的刑事起诉制度、与普遍管辖权的关系以及与刑事管辖权的关系等。另外,在“引渡或起诉的义务问题”案(比利时诉塞内加尔案)中也有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本文一并做了探讨。 本文对我国有关“或引渡或起诉”义务的法规进行了总结概述与分析,并提出建议,作为我国引渡制度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应将“或引渡或起诉”义务纳入其中,这也是基于国际刑事合作的现状与国内法制统一性的考虑。
【关键词】:或引渡 或起诉 适用 相关法律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7.9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引言5-7
  • 第一章 “或引渡或起诉”义务的概述7-11
  • 一、 “或引渡或起诉”义务的产生7
  • 二、 “或引渡或起诉”义务的发展7-11
  • (一) 《防止伪造货币国际公约》及相关公约中的规定及分析8
  • (二) 海牙公约及禁止酷刑公约中的相关规定及分析8-9
  • (三)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相关规定及分析9-11
  • 第二章 “或引渡或起诉”义务的适用11-18
  • 一、 “或引渡或起诉”义务适用的前提11-13
  • (一) 前提之一——条约性义务11-12
  • (二) 前提之二——存在“可引渡罪行”12-13
  • (三) 前提之三——引渡的适格性13
  • 二、 “或引渡或起诉”义务中“或引渡”与“或起诉”的关系13-16
  • (一) “引渡”与“起诉”各自的内涵分析13-15
  • (二) “或引渡”与“或起诉”的关系15-16
  • 三、 “或引渡或起诉”义务适用的新发展16-18
  • 第三章 “或引渡或起诉”义务的相关法律问题18-35
  • 一、 引渡制度18-25
  • (一) 引渡的实质性条件18-23
  • (二) 引渡的主要程序23-25
  • 二、 国家的刑事起诉制度25-26
  • 三、 “或引渡或起诉”义务与普遍管辖原则的关系26-30
  • (一) 普遍管辖原则概述26-29
  • (二) “或引渡或起诉”义务与普遍管辖原则的关系29-30
  • 四、 “或引渡或起诉”义务与国家刑事管辖权的关系30-31
  • (一) 刑事管辖权概述30-31
  • (二) “或引渡或起诉”义务与国家刑事管辖权的关系31
  • 五、 “引渡或起诉的义务问题”案(比利时诉塞内加尔案)中的法律问题回顾31-35
  • (一) 案件由来及发展31-33
  • (二) 案例中相关的法律问题分析33-35
  • 第四章 “引渡或起诉”义务在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中的实施35-38
  • 一、 我国的相关法律文件35
  • 二、 对我国双边引渡条约中的“或引渡或起诉”义务的分析35-36
  • 三、 将“或引渡或起诉”义务纳入我国《引渡法》的必要性36-38
  • 结论38-40
  • 参考文献40-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涧秋;;论国际刑法中的“或引渡或起诉”原则[J];当代法学;2008年01期

2 马德才;;政治犯不引渡原则的发展趋势探析——兼论我国《引渡法》的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3 王秀梅;;论国际法院“关于或起诉或引渡的义务问题案”及其意义[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866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866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b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