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国与东盟能源安全合作的国际法思考
本文关键词:加强中国与东盟能源安全合作的国际法思考
【摘要】:中国与东盟的能源安全合作已从现实和制度层面展开,但是仍然存在能源产品出口受到限制、能源运输通道安全受到威胁、南海问题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等问题,应当注重国际法规范在保障中国与东盟能源安全合作中的作用,利用联合国条约体系、WTO协议和CAFTA协议,充分认识ECT和NAFTA协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东盟 能源安全 国际合作 国际法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发达国家新能源法律政策研究及中国的战略选择”(09&ZD048)子课题“中国与东盟能源安全合作法律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大湄公河次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合作机制研究”(A-09001)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能源安全合作法律问题研究”(2010Y368)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96;F416.2
【正文快照】: 中国能源安全当前遭受重大挑战,确保能源安全已成为中国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安全合作,寻求外部支持,是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有效手段。其中,与东盟(ASEAN)开展能源安全合作,对于中国而言,意义重大。不仅能增加中国的能源供应量,也可减轻中国能源运输的安全风险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毛欣娟;;跨界民族问题与新疆社会稳定[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徐亚清;秦伟江;;中国西北地缘战略的发展演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晓光;明朝与朝鲜围绕女真问题的交涉研究(1368年—1619年)[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菲菲;黑龙江近代边防法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2 倪志杰;近代以来东海疆域问题的演变[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王丽楠;中国石油进口三个主要来源地的风险比较[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4 彭东辉;论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D];河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大山;孙峻岩;罗洪波;;中国石油海运通道安全评价与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孙峻岩,贾大山;我国石油海上运输安全体系及评价(下)[J];水运管理;2005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泽伟;;国际能源机构法律制度初探——兼论国际能源机构对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作用[J];法学评论;2006年06期
2 陈妙英;;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关系的法律协调研究[J];学术论坛;2008年12期
3 白中红;潘远征;;中国加入《能源宪章条约》的利弊论[J];生态经济;2010年10期
4 郑红娜;李俊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建议[J];河北企业;2010年04期
5 蒋德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法律问题研究——兼论广西的应对策略[J];东南亚纵横;2010年07期
6 吕江;;欧盟能源安全的困境及其出路[J];武大国际法评论;2010年01期
7 潘小玉;杜承秀;;中国涉东盟经贸争端解决机制构建之我见[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简介[J];当代广西;2009年21期
9 慕亚平,林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模式之探讨[J];中国法学;2002年05期
10 杨泽伟;;欧盟能源法律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民;广西需要体现法律的“区位优势”[N];广西日报;2007年
2 记者 蒋秋邋实习生 覃永静 冯健;第四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论坛在邕举行[N];广西日报;2007年
3 莫小松邋王斌;从“坐而论道”走向“边说边干”[N];法制日报;2007年
4 程维;中国东盟在渝探寻法律合作路径[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刘大洪;中国与东盟:民间投资机遇与法律保护[N];广西日报;2006年
6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唐旗;WTO体制与能源贸易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黎品玉;陈普生:立法打击跨国犯罪[N];法治快报;2006年
8 王慧卿;默克尔陈词:推进欧宪对欧盟至关重要[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清华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 马俊驹;确立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N];中国石油报;2006年
10 潘革平 陈贽;推动立宪欧盟蓄势待发[N];国际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杜玉琼;CEPA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岳树梅;国际能源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文斌;东盟自然人流动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朱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调整模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黄晓晴;国际能源合作机制的法律原则探析[D];厦门大学;2009年
4 张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罗林英;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劳工标准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邢蓉;国际法视角下的中国能源安全问题[D];新疆大学;2007年
7 刘秋芷;CAFTA框架下广西对外贸易的法律与政策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海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自由化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胡焕武;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机构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露;北美自由贸易区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48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948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