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昆明海关缉私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1 19:39
本文关键词:当前昆明海关缉私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摘要】:走私是国际上普遍存在的犯罪现象,是一种逃避国家对国际贸易的管理,非法谋取暴利的严重经济犯罪,只要存在国内外市场差价和贸易管制,走私活动就会在长时间内广泛存在。面对当时严峻的走私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在1998年召开了全国打击走私工作会议,会议确立了“联合缉私、统一处理、综合治理”的缉私工作新体制,并决定组建成立海关缉私警察。缉私新体制运作以来,海关及各相关执法部门通过保持打私的高压态势,大规模的走私现象受到了极大震慑和有效遏制,迅速有效地维护了国内正常的经济秩序。这一重大举措对后来的缉私工作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协调快速发展,进出口规模不断的扩大,缉私工作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十多年的具体实践,“联合缉私、统一处理、综合治理”缉私工作体制在管理职责划分、相关权力机关的协作配合等方面已经显现出滞后性,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缉私形势的需要。本文以当前缉私工作体制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昆明海关作为切入点,从一个内陆沿边直属海关的具体缉私工作入手,从现行缉私工作的具体细节对缉私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视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海关 走私 缉私体制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6.1;D997.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导论8-11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8-9
- (一) 选题背景8
- (二) 研究问题8
- (三) 研究意义8-9
- 二、相关研究综述9-10
- (一) 国内外对于缉私工作体制的研究9-10
- (二) 创新之处10
- 三、研究方法与难点10-11
- (一) 研究方法10
- (二) 难点10-11
- 第一章 海关缉私工作概述11-16
- 一、海关缉私工作的性质11
- 二、海关缉私工作的内涵11
- 三、海关缉私工作体制的历史沿革11-16
- (一) 近代我国缉私制度的状况12
- (二) 改革开放初期的缉私体制12-13
- (三)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缉私体制13
- (四) 当前实施的缉私体制13-16
- 第二章 走私行为及其危害16-21
- 一、产生走私的原因16-18
- (一) 从经济学视角分析16-17
- (二) 市场原因分析17
- (三) 法律制度缺陷17-18
- 二、走私产生的危害18-21
- (一) 损害国家主权,危害国家安全18
- (二) 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18-19
- (三) 败坏政府形象,影响社会风气19-21
- 第三章 昆明海关开展缉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21-27
- 一、昆明海关缉私工作简介21-22
- 二、海关独自作战,“联合缉私”的合力没有形成22-23
- (一) 各部门各自为政,单兵作战22
- (二) 缺乏联系沟通,尚未形成合力22-23
- 三、法律法规滞后,,“统一处理”的实施缺乏基础23-24
- (一) 缺乏明细规定,案件移交缺乏制度保障23-24
- (二) 缺乏奖励机制,案件移交缺乏激励因素24
- 四、执法环境复杂,“综合治理”的目标难以实现24-25
- (一) 地方政府的特殊利益与国家利益相冲突24-25
- (二) 普通民众对于走私行为的错误理解和认识25
- 五、客观条件限制,昆明海关开展缉私工作面对诸多困难25-27
- (一) 客观的地理条件为实施走私提供了便利25-26
- (二) 独特的边疆人文环境为实施走私提供了便利26
- (三) 海关人力资源严重不足,面对漫长的国境线力不从心26-27
- 第四章 加强昆明海关缉私工作的主要对策27-34
- 一、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相关法律27-28
- 二、推动部门联动,形成“联合缉私”的整体合力28-29
- (一) 在现有体制框架内,明确组成部门的职责分工28
- (二) 开展绩效评估,对组成部门的权利义务量化考核28-29
- 三、细化法规制度,强化“统一处理”的实施基础29-30
- (一) 明确海关作为主管部门在处理走私案件中的唯一性29
- (二) 明确奖励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打私积极性29-30
- (三) 细化移交程序,理顺走私案件移交渠道30
- 四、明确相关责任,实现“综合治理”的目标30-31
- (一) 厘清分配关系,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利益格局30-31
- (二) 加强宣传教育,争取民众对打击走私的理解与支持31
- (三) 发挥主导优势,畅通各部门联系配合机制31
- 五、积极争取支持,克服制约缉私工作开展的各种困难31-34
- (一) 争取中央支持,继续增加昆明海关人员编制31-32
- (二) 争取武警支持,引入武警官兵协助海关缉私32
- (三) 整治边境私开通道,整治口岸通关秩序32-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7
- 致谢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建立现代海关缉私体系的若干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孙宝根;论近代中国海关缉私制度的确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彭泽益;;清初四榷关地点和贸易量的考察[J];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03期
4 孙宝根;晚清海关缉私体制述论[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文舫;加入WTO后中国海关反走私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2 郑海燕;走私现象解读与中国缉私体制的实践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55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955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