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独立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独立性研究
【摘要】:自2002年7月1日《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正式生效以来,国际刑事法院对维护世界和平,惩治国际犯罪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具有独立地位的检察官,在法院的运作机制中发挥着重要和特殊的功能。然而,国际社会认为检察官行使职权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对其独立性存有严重质疑。据此,笔者通过对国际刑事法院各项法律文件的分析,结合法院十几年来的司法实践,系统研究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独立性的相关问题。全文共分四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独立性的内容及其保障机制。本文从内部独立和外部独立阐述检察官的独立性,并分析了检察官独立性在整个国际刑事法院运行机制中的具体体现。然后从人身保障制度、人事任免制度及财务保障制度这三部分内容来介绍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独立性的保障机制。这些保障机制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检察官的独立地位。第二章为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独立性的监督制约机制。在这一部分提到了检察官办公室的内部监督,以及预审分庭、缔约国大会、主权国家、安理会对检察官独立性的监督制约。通过对检察官的权力制约,可以有效防止权力滥用、保证其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第三章为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独立性所面临的挑战。基于对前两部分内容的研究,可以发现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的独立性存在很多问题,如:国际和平与正义相矛盾、联合国安理会对国际刑事法院的控制与干预、受到非洲偏见论的攻击、缔约国大会独立监督机制的不成熟、被害人参与制度对检察官独立性的影响、调查取证与执行逮捕令的艰难性等。第四章为完善部分,针对第三章提出的各项挑战,笔者提出几点建议,如:以国际法治理念构建和谐世界、政治因素的考量不得突破法律底线、合理协调法院与安理会的关系、进一步完善独立监督机制、被害人应在适当的诉讼阶段合理地参与诉讼、完善国家与国际刑事法院之间的司法合作等。
【关键词】:国际刑事法院 检察官 独立性 挑战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97.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4
- 第一章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独立性的内容及其保障机制14-23
- 一、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独立性的内容14-17
- (一) 内部独立14-15
- (二) 外部独立15-16
- (三) 检察官独立性在法院具体诉讼程序中的体现16-17
- 二、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独立性的保障机制17-23
- (一) 人身保障制度17-18
- (二) 人事任免制度18-20
- (三) 财务保障制度20-23
- 第二章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独立性的监督制约机制23-31
- 一、检察官办公室的内部监督23-25
- 二、预审分庭对检察官的监督制约25-26
- (一) 授权检察官进行调查25
- (二) 强制调查、起诉权25
- (三) 签发逮捕证、出庭传票25-26
- (四) 举行审判前确认指控听讯26
- 三、缔约国大会对检察官的监督制约26-27
- 四、主权国家对检察官的监督制约27-28
- (一) 国内刑事管辖权之优先性28
- (二) 案件可受理性与法院管辖权异议28
- (三) 被请求国推迟执行合作请求28
- 五、联合国安理会对检察官的监督制约28-31
- (一) 安理会提交情势权29
- (二) 安理会享有推迟调查或起诉权29
- (三) 侵略罪的认定权29-31
- 第三章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独立性面临的挑战31-42
- 一、理论层面面临的挑战——和平与正义的冲突31-32
- 二、制度层面面临的挑战32-37
- (一) 联合国安理会对国际刑事法院的控制与干预32-34
- (二) 独立监督机制的不成熟34-36
- (三) 被害人参与制度对检察官独立性的影响36-37
- 三、实践层面面临的挑战37-42
- (一) 非洲偏见论的攻击37-39
- (二) 调查取证与执行逮捕令的艰难性39-42
- 第四章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独立性的完善42-50
- 一、理论层面的完善42-44
- (一) 以国际法治理念构建和谐世界42-43
- (二) 政治的考量因素不得突破法律的底线43-44
- 二、制度层面的完善44-47
- (一) 合理协调国际刑事法院与安理会的关系44-45
- (二) 完善独立监督机制45-46
- (三) 被害人参与制度的完善46-47
- 三、实践层面的完善47-50
- (一) 完善主权国家与国际刑事法院的司法合作47-48
- (二) 对于不履行合作义务的国家采取制裁措施48-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泽宪;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性质[J];法学研究;2003年06期
2 盛红生;国际刑事法院在实现国际正义和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03期
3 王秀梅,杜澎;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属性[J];现代法学;2003年03期
4 彭文华,郭文东;论国际刑事法院之管辖权[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廖敏文;国家与国际刑事法院的国际合作与司法协助义务述评[J];现代法学;2003年06期
6 许楚敬;国际刑事法院行使管辖权与国家的同意[J];时代法学;2004年01期
7 许楚敬;论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与联合国安理会职权的关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王烨;评国际刑事法院的强制性管辖权[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萨海斌,熊海燕;论《罗马规约》与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10期
10 刘正;中国在“后国际刑事法院时代”的应对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余剑;;论国际刑事法院对非成员国公民管辖权的合法性[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2 黄文旭;;论国际刑事法院对恐怖主义犯罪的管辖权[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谢焱;;试论国际刑事法院引渡国际犯罪人的基本法律问题——卡拉季奇引渡案若干法律问题的分析[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仁文;中国与国际刑事法院[N];检察日报;2005年
2 秉 直 秀 梅 黄 芳;国际刑事法院相关问题探索[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黄风;国际刑事法院:能否一碗水端平[N];法制日报;2009年
4 宋杰;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影响几何[N];法制日报;2011年
5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黄峗琴;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制度述评[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记者 孙天仁;荷兰国际刑事法院作出首例判决[N];人民日报;2012年
7 刘仁文;再访国际刑事法院[N];法制日报;2012年
8 新华社记者 冯坚;国际刑事法院:欧美争执难休[N];检察日报;2002年
9 赵雯;五问国际刑事法院[N];检察日报;2003年
10 刘仁文;国际刑事法院就要独立、公正、有效[N];检察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健;论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D];湘潭大学;2007年
2 张磊;中国与国际刑事法院:现状与展望[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贵玲;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4 于南;国际刑事法院法官裁量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5 肖铃;国际刑事证据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苏敏华;“罗马规约”程序与证据规则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陆静;国际检察官裁量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劲松;论国际刑事法院与安理会的关系[D];贵州大学;2008年
2 范涛;论国际刑事法院的独立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闫洁琼;论安理会与国际刑事法院的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俞蕾;国际刑事法院被害人参与诉讼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蒋凌云;国际刑事法院被判刑人移管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罗黎莉;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及其在审判实践的体现[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7 嵇建国;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8 姜斓;论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凌梅红;从《罗马规约》看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荣玫;国际刑事法院逮捕并移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79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979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