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空犯罪之威胁罪研究——兼论与我国刑法的衔接
本文关键词:国际航空犯罪之威胁罪研究——兼论与我国刑法的衔接
【摘要】:2010年在北京签订的《北京公约》和《北京议定书》两个国际航空安保公约,分别对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及其补充议定书和1970年《海牙公约》进行了全面修订,新增了威胁犯罪行为类型。公约中的威胁罪是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的抽象危险犯,其将对国际航空安全的保护前置化,以有效应对恐怖主义犯罪对国际航空安全的威胁。我国《刑法》没有规定一般的威胁罪,只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将威胁行为规定为一般违法行为。根据我国刑法与国际公约相衔接的要求以及从我国国际国内治安环境考虑,应在我国刑法中设立一般性的威胁罪。
【作者单位】: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法律与政策研究基地;
【关键词】: 国际航空犯罪 威胁罪 刑法
【基金】:天津市社科基金项目《海峡两岸航空直航法律问题研究》(TJFX10-194) 中国民航大学科研项目《航空事故责任研究》(2011kyh06)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D993.4;D924.3
【正文快照】: 2012年6月29日新疆和田机场飞往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的天津航空GS7554航班上发生劫机事件再次表明,恐怖分子利用航空器实施犯罪、危害航空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打击防范威胁航空安全的犯罪行为一时一刻也不可松懈。“9·11”以后,国际民航组织也认识到现行国际航空安保公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亚刚;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阴谋犯[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文治,陈洪兵;对重婚罪的重新解读——兼对妨害婚姻、家庭罪整体搬迁之利弊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邱威,杨书立;论片面共同正犯[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5期
3 刘彦辉;单位犯罪若干问题思考[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4 储槐植,杨书文;英国刑法中的“轻率”[J];比较法研究;2000年04期
5 戚仁广;英美刑法的谋杀罪与我国故意杀人罪辨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赵嵬,冯英;刑事古典学派的意志自由学说与刑罚本质理论[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5期
7 王明辉,唐煜枫;刑法中正当行为的体系性地位研究——以犯罪构成体系的特点为视角[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5期
8 蹇洁,石胜勇;对正当防卫主观条件的反思——从一则案例谈起[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宋玲;;论无限防卫的有限性[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史玉琴;论特殊防卫权的适用条件[J];当代法学;2003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淑君;刑罚的要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张明;量刑基准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于国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黄华生;论刑罚轻缓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方金刚;案件事实认定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卢勤忠;中国金融刑法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王洪伟;证券犯罪论[D];吉林大学;2004年
8 郑军男;不能未遂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金星;论诱惑侦查[D];吉林大学;2004年
10 谭志君;证据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我国单位犯罪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XIE JING;[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1年
3 戴新时;有组织犯罪刑事立法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4 于前军;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5 丁天球;罪刑相适应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李健;论刑法上的严格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李金明;防卫限度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刘晓燕;试论刑罚的补偿功能[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苏毅;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谭劲松;我国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亚刚;共谋共同正犯问题研究[J];法学评论;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宏伟;论刑法中的威胁行为[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981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981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