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同法中的严格责任
[Abstract]:Strict liability is a kind of no-fault liability, but it is not equal to absolute liability. It absorbs certain fault factors and is consistent with special fault presumption liability in extension. Its main function is to effectively share the risk loss and facilitate the adjudication.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multiple imputation system in contract law, there are exceptions to strict liability in concrete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分类号】:D923.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小红;论私法的强行性规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张缨;中国转型期企业间经济活动“低信任”违约现象的社会学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陈玉萍,石春玲;民事责任原则重构——补偿性责任价值质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张宏峰;浅析合同履行中的效率违约现象——兼论《合同法》之强制实际履行的责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戚枝淬;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和法律后果[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孔东菊;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比较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宋汉林;略论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J];安阳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8 张安毅,郑志军;信赖利益及其保护价值分析[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李腾宇;论缔约过失责任法律制度[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李敬从;论不真正连带债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振中;美国证券法上的民事责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邢颖;禁止证券欺诈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杨汉平;政府采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周昀;反垄断法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龚赛红;医疗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黄晖;商标权利范围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孙笑侠;程序的法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郭怀英;行为金融学分析与证券市场风险控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新华;小额电子资金划拨中的消费者保护——英美法的借鉴与中国相关法制的完善[D];暨南大学;2000年
2 朱斌;国际货运统一立法的若干问题的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3 柯敏;违约责任归责原则之比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何应伟;信用证欺诈犯罪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江丽娜;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薄燕娜;论空间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黄玉清;行政追偿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亓述伟;论课予民事责任的主观根据[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武之歌;违约归责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尹诚;论我国违约损害赔偿法律规定的适用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江洪;;风险负担规则与合同解除[J];法学研究;2010年01期
2 金琳;;试论我国合同法中不安抗辩权制度在实践中的滥用及防范[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3 侯鹏;;浅议合同法的不足及其完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7期
4 刘玲;;《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与《合同法》的比较分析——以其适用为研究对象[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5 张跻智;寇建柱;;再谈情事变更原则的法律适用[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6 段来;;情势变更原则与商业风险的界限[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解瑞;;CISG的根本违约与我国合同法的完善[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8 马荣真;;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完善——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为视角[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4期
9 初言恺;尹永慧;;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对我国合同法的借鉴意义[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10 蓝海;;合同法鼓励交易立法宗旨适用分析[J];柳州师专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长浩;马贝艺;孙贤程;;建设工程承包款的优先受偿权——对《合同法》第286条立法原义的思考[A];200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0年
2 张志国;;试论合同法的实施对于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影响[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麦昌;;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及其实现——兼谈《合同法》第286条的理解与适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吴清旺;;论我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侯国跃;;关于合同概念与《合同法》适用对象的思考[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6 黄洪俊;黄立虎;;析合同法建立不安抗辩权制度的法律效益[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7 朱树英;;从司法实践中的执行情况看需要对《合同法》第286条的操作性予以规范的若干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郑成思;;合同法与知识产权法的相互作用[A];专利法研究(1999)[C];1999年
9 舒e,
本文编号:2446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446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