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买卖合同中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太盛;;合约必守,谁能例外!——对“情势变更”制度不可寄于过高期望[J];中国工程咨询;2011年04期
2 赵金军;对情势变更原则的法律思考[J];法律适用;1996年12期
3 丁宁;情势变更原则浅析[J];学术交流;1999年04期
4 高波,韩秀丽;情势变更原则及其适用初探[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5 魏济民;;《合同法》不该一刀切取消情势变更原则——从一起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纠纷谈起[J];法治论坛;2009年01期
6 王铁玲;陆而启;;引入情势变更原则之障碍分析与对策思考[J];福建法学;2002年01期
7 王新平;情势变更原则探微[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8 阳映红,杨琳琳;论合同之情势变更原则之产生及演变[J];社会科学家;2000年01期
9 宁烨;情势变更原则的借鉴与适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葛永彬;;情势变更原则与商业风险[J];上海国资;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浩;;情势变更原则及其法律适用——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2 钱锦宇;赵海怡;;情势变更原则的理论反思及经济学视角的分析[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五辑[C];2004年
3 梁兰芝;;合同解除制度的完善——《合同法解释二》第二十六条情势变更原则的确立[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4 伦海波;;农地调整制度研究——以“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为中心[A];2011年第二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张照东;郭小东;;我国民法典情事变更立法选择分析[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6 周富森;张天力;;试论房地产“参、联、合建”及/或房屋联建的法律性质及/或纠纷代理[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7 雷士国;孟山;;工程价款认定及建材大幅涨价对策刍议[A];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杨小五;;试论利用房地产买卖合同虚假备案进行逃债的防范[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吴少华;吴宏忠;;不可抗力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向荣;孟超;;规范行业合同 为改善社会诚信环境提供保障[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国民;情势变更原则之分析[N];江苏法制报;2010年
2 四川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龙争;情势变更原则在建设施工合同中的合理运用[N];经理日报;2010年
3 樊明;审慎适用情势变更原则[N];江苏经济报;2010年
4 案例编写人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晓海;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适用情势变更原则[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许浩;忧心示范效应 退房违约纠纷难断[N];中国经营报;2010年
6 袁顺章;情势变更原则刍议[N];人民法院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张金萍;规避矿业合同纠纷及风险的法律分析[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8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 冯晓磊;情势变更原则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9年
9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代贞奎;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审核程序与诉讼程序的衔接[N];人民法院报;2010年
10 浙江省律师协会建筑与房地产业务委员会主任、浙江沪鑫律师事务所主任 林镥海;怎样运用《合同法司法解释二》为建筑施工企业预防风险、创造效益[N];建筑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嫐烨;行政诉讼之适时审判[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杜晨妍;合同解除权行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陈永强;美国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袁国际;期权合同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张梦s
本文编号:2539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539792.html